現代文閱讀要讀好關鍵詞和中心思想

  同學們在複習時對現代文閱讀感到困難。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內容多,抓不住重點;二是考題的變化大,找不到一條切實可行的規律。其實,現代文閱讀的內容在相關的高考說明中寫得很清楚,即主要考查認讀、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鑑賞、評價能力。

  具體到考查的題目,可以簡要概括為“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三大問題。這些問題既從文字的內容、思想考查,又從作者的寫作動機、手法、表達效果以及讀者的感受和感悟來考查。所以,基本的題類是存在的。抓住基本題類理順思路,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複習方法。

  含義理解題類

  這類題目,主要考查詞句或句子的理解,是命題的起點層次,難度較低。

  [例]長期以來,人們對人與人、一對一的爭鋒對抗一直津津樂道,如古羅馬的角鬥士,拳王阿里的三次衛冕戰。如果這種對抗發生在兩位英雄之間,帶有某種“巔峰之戰”的意味,觀眾們一定更會為之如痴如醉。***上海春考卷***

  考題:“巔峰之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分析]這道題是考查詞語在段落中的意思。回答時,要考慮語境的特點,而不能孤零零地解釋詞語。“巔峰之戰”含義的答案是“最高級別的對手之間的較量”。

  [解題思路]將段落語境特點和詞語字面含義有機組合。

  原因篩選、組合題類

  這類題目主要考查“原因”的篩選、組合,也包括條件、意圖等內容的篩選、組合。文字中的有關詞句,是進行篩選、組合的依據。難度中等。

  [例]戰勝電腦,其實就是戰勝人腦。實際上,任何人工智慧技術都是如此。即使電腦戰勝了人腦,也是人類創造力的新標杆,這於“人類的尊嚴”毫無損害。

  當F1的傳奇冠軍舒馬赫以200多公里的速度衝線時,沒有人會覺得,這部F1賽車損害了同樣以速度和技巧稱冠的劉翔的威名。我們已經看透了汽車,看透了這背後其實是置身於駕駛艙中車手之間的對抗,進而為之歡呼。那麼,即使***世界冠軍棋手***克拉姆尼克可能再也無法戰勝電腦,我們同樣也應該為之歡呼。***上海春考卷***

  考題:文中說“即使克拉姆尼克可能再也無法戰勝電腦”但“我們同樣也應該為之歡呼”。說說“為之歡呼”的理由。

  [分析]設計的題目從結果或結論生髮而來,答案都藏在前文的“因”之中。

  [解題思路]由結果部分反溯上文,尋找原因;剔除不屬於原因的內容;將不隱含的語言明確化、清晰化。
  開放式題類

  所謂開放式題,是從題目與文字的關係來看的。可分為延伸式和遷移式兩大類。延伸開放題與文字的關係較緊密,遷移開放題與文字的關係較遠。因為“開放”,解答時變化較多,難度也因此而較大。

  1.與文字關係較緊密的延伸式開放題。

  ●舉例印證型如:請聯絡生活,舉兩個具體的例子說明目光還有不同的“溫度”***上海高考卷第4題***。此類題是表達形式、結構與例子的延伸。

  [解題思路]仿照原文表述形式與結構,將自己的例子調整至與原文觀點一致;對例子作簡要分析、說明。

  ●濃縮歸納型如:請對文章主要內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上海高考卷第5題***。

  [解題思路]刪去匯入與例子;概括方法與過程;突出主旨與中心;講清目的與內容。

  ●設想補充型如:假如讓你來回答文末“又該說些什麼呢”,你會這樣說_______***上海高考卷第12題***。這類題補充的內容與原文的主要思想應該是一致的,感受不能脫離原文。

  [解題思路]把握原文思想與觀點,生髮自己感悟,對原觀點進行適當引申。

  2.與文字內容聯絡寬鬆的遷移式開放題。

  ●實用寫作型如:你將受邀參加全國民間工藝研討會,請就如何振興剪紙藝術準備一份發言提綱***2005年上海高考卷第5題***。此類題從文字中遷移出來,與文字沒有太多的必然關係。偏重實用性寫作的運用。

  [解題思路]選擇合適的實用文體格式,分條敘述,從合理性、可行性、創意性三點展開。

  ●問題分析型如:現實生活中經常看見“樂在騎中”、“默默無蚊”、“食全食美”等廣告語。請你從成語運用的角度,對這種語言現象作具體分析***2002年上海高考第9題***。此類題目的具體問題是從原文中遷移出來的,解答時與原文的觀點不必一致。關鍵是選擇好分析角度,與題目要求相符。

  [解題思路]選擇具體問題,對性質、特點等進行判斷或分類,展開正反兩方面的分析。

  ●聯想推測型如:作者提到歐洲城市的商業區時用了“安靜”一詞。請推斷“安靜”的原因***上海高考第4題***。此類題目的聯想或推測,都是個體的感悟,要強調個體對問題的認識。

  [解題思路]從文中尋找邏輯上推理的依據,從原因、目的、條件等方面進行分析,突出“理性”的認知。

  以上是近年的開放題。這類考題每年都有變化,不必刻意仿照老題型,應著眼於“新”,立足於“變”。比如“賞析評價型”的考題,在文言文閱讀中出現過,在現代文閱讀中比較少見。我們可以藉助文言文試題進行訓練,從中找到規律性的認識與解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