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練習帶答案

  散文閱讀在中考語文中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難度也是逐年增加,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各位考生閱讀練習。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練習原文

  ①伍銅匠是皖北人,剛到我們這裡時還不滿十八歲。那時我們這裡四面環水,交通很是不便。鄉親們要想買個物品,非得坐船渡過盤龍河,再走上十多裡的土路,才能在鄰近的集鎮採購到想要的東西。因此,當伍銅匠搖著銅串子走進我們村時,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②“小銅匠,給換個臉盆吧。”

  ③“小銅匠,給做個銅勺吧。”

  ④“好咧。”伍銅匠笑眯眯地應答著,隨即在主人家的門前穩穩地放下擔子,生起炭火忙碌起來。

  ⑤伍銅匠從小師從名匠,學得一手絕妙的手藝,祭器、文具、日用品幾乎是無所不能。再加上他愛動腦筋,能夠根據主人的喜好設計出各種形狀和紋飾,所以很快贏得鄉人的賞識,後來還贏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⑥相中伍銅匠的那位姑娘是盤龍鄉的美人,年紀輕輕的,家中的門檻就快被媒人踏破。但姑娘不為所動,卻對伍銅匠情有獨鍾。

  ⑦伍銅匠沒有辜負姑娘的厚愛,入贅①不久就被推舉參加縣裡的技術比武活動,並以一座創意獨特、做工精巧、玲瓏剔透的銅擺件《耕牛鬧春》,捧回“能工巧匠”金色獎牌。

  ⑧***期間,大隊幹部找到伍銅匠,請他幫宣傳隊打製一面銅鑼。伍銅匠從未打製過響器,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他特地到縣劇團考察,回來後潛心研究,反覆試驗,終於打製出一面音質清純、音域寬廣的銅鑼。送到宣傳隊一試,聲音渾厚似虎嘯,立時傾倒現場所有的人。後來這事不知怎麼傳了出去,附近市縣的一些劇團和宣傳隊紛紛慕名前來訂貨。一時間伍銅匠家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很有點“盤龍銅貴”的意思。

  ⑨自從伍銅匠頂起門戶,無論是三年自然災害,還是十年動盪歲月,一家人從來沒有餓過肚皮。不僅如此,伍銅匠還創造了第一個購買家電,第一個建造樓房,第一個裝上電話,兒子第一個考上大學的盤龍紀錄。

  ⑩好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彈指間伍銅匠已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這時,包括銅匠在內的許多古老行當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伍銅匠望著閒置已久的銅匠擔子,想著曾經享譽八方的快樂時光,心中常常有說不出的落寞。不過平心而論,伍銅匠還是很滿足如今的小康生活的。如果不是“菩薩”事件,伍銅匠的晚年也許不會有太多的漣漪。

  ***11***那日,伍銅匠下海經商的大兒子突然帶回一個陌生人。陌生人見到伍銅匠供奉的觀音菩薩.兩眼立刻發起光來。大兒子就對伍銅匠說:“爸,您知道嗎?這個菩薩可是個寶貝呢。您看這造型、這包裝,少說也有幾百年。尤其難得的是它還有個款識。這位朋友說了,

  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起碼要值三十萬!爸,您這房子也該翻翻新了,我也想買輛新車,咱們不如把這菩薩賣了,讓它發揮發揮作用。”

  ***12***“什麼話?你竟然想拿菩薩發財?虧你想得出!”大兒子的話讓伍銅匠很生氣。伍銅匠做生意時曾收到不少的古錢幣和古玩意,那些東西已被識貨的大兒子陸續淘走,如今陪伴在身邊的只剩下這尊菩薩。銅菩薩是伍家的祖傳之物,也是父母留給伍銅匠的唯一念想。大兒子竟然連傳家之寶都不放過,伍銅匠豈有不惱之理!2

  ***13***不料沒過幾天,二兒子也趕回家來。說是公司要提拔一些管理人員,不少人都在找關係鑽門道。自己當了十幾年業務員,這次如果再上不去,“仕”途算是完了。幸好頭兒愛好收藏,咱就來個投其所好,把那尊菩薩送給他。3

  ***14***“什麼?用菩薩換帽子?虧你想得出!”二兒子話還沒說完,伍銅匠又一次翻了臉。

  ***15***老伴見了伍銅匠把兩個兒子都得罪了,就嘀咕道:“你也真是的,什麼事都認死理,這些東西將來還都是他們的,你犯得著這麼頂真?”

  ***16***伍銅匠說:“我就看不慣他們這德行,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不能讓人家看我的笑話。”

  ***17***菩薩***過去沒幾天,汶川發生了大地震。那些日子,伍銅匠天天心裡發緊,有時還盯著電視掉眼淚。一日,伍銅匠的兩個兒子同時回了家,說四川遭了大災,黨中央號召我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咱們是不是把那個菩薩轉讓出去,讓它更好地普渡眾生。伍銅匠正苦於想不出辦法援助災區,兒子的話讓他心裡一動,躊躕了一夜後,大清早就向兒子鬆了口。

  ***18***暑假期間,在縣城上初中的孫子回家看望爺爺媽媽。飯桌上,孫子很驚奇地告訴爺爺,他的同學家裡顧忌有個和咱家一模一樣的銅菩薩,而且那個同學的爸爸還是爸爸的領導。

  ***19***伍銅匠聞言愣住了,聯想到大兒子的新車,二兒子的晉升,立刻明白了一切。

  ***20***伍銅匠蹣跚著走到門外,扒下門楣上“模範家庭”的牌牌,運足力氣使勁一扔。那個牌牌在空中劃了個弧線,然後一頭栽進路旁的河溝裡……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練習試題:

  18.本文前半部分主要寫了伍銅匠“享譽八方的快樂時光”,請結合文章內容完成填空。***6分***

  來到盤龍鄉—— ① ——贏得芳心併入贅女家—— ② —— ③ ——創造多個盤龍記錄

  19.下面對文中“銅菩薩”這一物件主要作用的分析,你認為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始終。 B.補充交代了伍銅匠的身世背景。

  C.說明伍銅匠有一定程度的迷信思想。 D.折射出文中主要人物品行的高下。

  20.根據要求解答下列兩小題。***6分***

  ***1***說說你對第⑧段中“盤龍銅貴”的理解。***2分***

  ***2***簡要分析第***20***段的深層意蘊。***4分***

  閱讀下面的連結材料並回答問題。***S分***

  【連結材料】“可是他什麼也沒有穿呀!”一個小孩子最後叫了出來。

  ——安徒生《皇帝的新裝》

  本文第***18***段中的劃線句子與連結材料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請分析其設計及用意的異同。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練習答案:

  1.①贏得鄉人的賞識 ②以《耕牛鬧春》捧回“能工巧匠”獎牌 ③打製銅鑼的影響***大意正確即可***

  解析:分別從②—⑤、⑦、⑧段中概括,能指出主要事件即可。

  2.D

  解析:不把“銅菩薩”給兩個兒子,表現了伍銅匠對“發財”“升官”行為的鄙視;把“銅菩薩”轉讓給災區,體現了伍銅匠的一片愛心。“銅菩薩”這一物件反映出文中主要人物的高深高尚風格。

  3.***1***“盤龍銅貴”形容伍銅匠的名聲遠播,業務繁忙,表現了伍銅匠的手藝不凡。***2***扒下牌牌扔進河裡,表明了伍銅匠認為兩個兒子的所作所為玷汙了“模範家庭”的名聲,也表明了伍銅匠對不擇手段“升官發財”之類社會醜惡現象的深惡痛絕。

  解析:***1***有一成語“洛陽紙貴”,它比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可聯絡這一成語來理解“盤龍銅貴”的含義。***2***這一段,既是小說情節發展的高潮,也是結局,通過對人物動作行為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深刻表現了文章主題。

  4.相似處:從情節上看,都是在故事尾部***結局***通過小孩子的話來揭開真相。

  設計和用意的不同處:本文以小孩子的話來交代銅菩薩的最終去向,推動故事的發展,引出伍銅匠扒下牌牌扔進河裡的舉動,最終完成了人物的塑造任務,表達出對不擇手段“升官發財”的社會醜惡現象的深惡痛絕。這樣寫,可使故事情節曲折引人。

  《皇帝的新裝》中寫小孩子話點出皇帝沒穿衣服的真相,戳穿***,可皇帝卻仍然堅持遊行,以此來揭露、諷刺封建王朝的腐朽,皇帝及貴族統治階級的愚蠢、虛偽和卑鄙,告訴人們應該保持天真純潔的童心,無私無畏,敢講真話。同時,這樣寫顯得詼諧,增強了童話的藝術感染力。

  解析:本題所說的“寫法”,主要指的是故事情節的安排。可比較兩篇文章在情節安排上有何異同並分析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