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從哪裡來閱讀答案

  禽流感是從哪裡來的?禽流感就是流感的一種,由一個個體傳染給另一個個體,形成一個完整的傳染鏈,在這一過程中,病毒得以儲存。當人類接觸到病毒時,有可能被感染而發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禽流感是從哪裡來》閱讀材料

  有人在網上感嘆說:“看電視上關於禽流感的節目,我感覺就是:人類為了利益,用殘忍的方法養雞。密集飼養,不讓雞睡覺,給雞拼命吃抗生素。雞就瘟疫了,產生新的病毒。然後把病毒傳給人類進行報復。”我不知道此人看的是什麼樣的禽流感節目,會讓他以為禽流感病毒是因為給雞拼命吃抗生素產生的。濫用抗生素會讓抗藥性病菌流行,卻不會產生新病毒。事實上,現代化養雞場並不容易出現禽流感,反倒是傳統散養的家禽容易出現禽流感。這是為什麼呢?

  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是“寄生蟲”,它們不能獨立生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如果找不到寄生的宿主,病毒就會逐漸失活,如果所有的生物體內都沒有了某種病毒,這種病毒就滅絕了——天花病毒就是這樣滅絕的***只有一些標本被人為地儲存在實驗室裡***。有的病毒一直在某種生物群體裡傳來傳去,我們把這種生物稱為病毒的天然宿主。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某些鳥類,特別是水禽。換句話說,禽流感病毒已在水禽裡傳來傳去傳了很長時間了。病毒有個特性,傳播的時間長了,其毒性就會慢慢地減弱,如果病毒毒性很強,快速地把宿主殺死了,宿主體內的病毒也就跟著死去,傳播不開。如果毒性很弱,宿主就可以攜帶著病毒到處傳播。所以根據自然選擇,“舊”病毒的毒性會很弱,和宿主形成了共生關係。禽流感病毒與水禽的關係就是這樣的,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並沒有生病的症狀。

  但是這些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雖然看上去很正常,而其實它們的分泌物、排洩物中含有大量的禽流感病毒,這些水禽飛到哪,拉到哪,也就把禽流感病毒傳播到哪。禽流感病毒離開了水禽身體後,並不會馬上就失活,在環境中還可以存活一段時間,環境溫度越低,則存活時間越長。在28攝氏度的淡水中,禽流感病毒可存活一個月;17攝氏度的淡水中,可存活100天;如果冰凍起來,則可以無限地儲存活性。在鳥糞中,禽流感病毒也可存活幾十天。

  設想一下,一群攜帶著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從遠方飛來,在田間、池塘、湖泊、江河中覓食,排洩出病毒到水中。有人到同一片水域放養鴨,鴨喝了水,就可能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不一樣,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是禽類的腸道***。這些鴨回窩後,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混養的雞。另一種可能的傳播途徑是,攜帶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在飛過散養家禽的地方時,停下來覓食,留下含有病毒的糞便,再由糞便傳染給家禽。北京現在要求散養的雞場拉防鳥網,但這隻能防止鳥和雞接觸,卻防止不了鳥糞與雞接觸。

  家禽不是禽流感的天然宿主,它們感染了禽流感後,有可能出現嚴重症狀,得“雞瘟”而死,但也可能沒有什麼症狀。這些家禽拿到了農貿市場賣掉,由顧客買回家宰殺,或者是在市場現場宰殺,在這個過程中,養的、賣的、買的、殺的,圍觀的,都有可能被傳染了禽流感。如果是現代封閉式的養雞、養鴨場,水禽與雞、鴨沒有接觸的機會,就不會從水禽那裡感染禽流感。如果是從超市購買已宰殺包裝好的雞肉、鴨肉,也幾乎不可能感染禽流感。

  可見,禽流感之所以在中國南方,東南亞各國肆虐,與這些地方盛行放養家禽有關。在這些地區的農村,無數的家禽被放養在田間、池塘、河流和農場,使得它們有與攜帶病毒的野鳥及其糞便親密接觸、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機會。更要命的是,這些地區不僅各種家禽混合飼養,而且家禽還與豬、牛、魚混養。有的農場雞舍就設在豬圈之上,雞糞直接掉進豬槽中,這種混養方式為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種群之間的傳播和變異創造了條件。

  因此,從野鳥、家禽、家畜到人,中國南方、東南亞各國完整地存在著禽流感的傳播鏈,而且,流感病毒能在家禽、家畜和人之間來回傳播,基因發生重組,容易產生能在人群中傳播的新型流感病毒。如果要借禽流感出現之機反思、譴責的話,也應該是針對迷信散養家禽、現殺現煮的“美食”追求,而不是又順手把現代化養殖拿來當替罪羊。

  《禽流感是從哪裡來》閱讀題目

  6.根據第1自然段的介紹,下列關於“禽流感”現象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禽流感是由於雞生瘟疫,產生了新的病毒而引起的。

  B.禽流感是由於人類拼命給雞吃抗生素而促生的。

  C.禽流感是某些人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造成的惡果。

  D.禽流感主要是由傳統散養的家禽,而非現代化養雞場傳播的。

  7.下列各項關於禽流感病毒與宿主的關係,理解和分析恰當的一項是

  A.鳥類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它們傳播病毒的歷史已經相當悠久了。

  B.家禽不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但是也會在感染病毒後成為宿主,如不及時殺掉,將會繼續傳播開來。

  C.禽流感病毒離開天然宿主後就會很快失活,但是如果被冰凍起來,禽流感病毒就不會死去。

  D.因為混合飼養家禽更容易形成禽流感病毒的傳播鏈,所以為避免新型病毒滋生,應禁止混合飼養家禽。

  8.下列有關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理論上講,禽流感病毒只能寄生在相關生物體內,滅絕這種病毒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消滅病毒的天然宿主。

  B.禽流感病毒受外在環境的溫度影響很大,在10攝氏度的淡水中,比在20攝氏度的淡水中存活時間會更長。

  C.由於超市貨源來自現代封閉式圈養場,所以從超市購買已宰殺包裝好的雞肉、鴨肉,人便不會感染病毒。

  D.相比之下,現代化養殖家禽更為安全可靠,崇奉傳統散養家禽,追求現殺現煮的“美食”,其實是一種無知。

  《禽流感是從哪裡來》閱讀答案

  6.D***A項理解偏誤,不僅僅限於雞;B項這完全是一些人的誤解;C項無中生有,不合乎文意。***

  7.B***A項以偏概全,文中指“某些鳥類”,主要指家禽;C項理解偏誤,禽流感病毒離開宿主並不會馬上死去;D項強加因果,而且新型病毒並非通過這種方式產生。***

  8.C***該項說法絕對,忽略了其他傳播途徑,推論過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