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詩與楚辭體閱讀答案

  楚辭體不能自然演變出七言詩的主要原因,是新增的詞語大多不出現在“兮”字的位置上。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七言詩與楚辭體》閱讀材料

  趙敏俐教授認為:從音樂上講,《山鬼》是楚歌,《今有人》則屬於相和歌;從節奏上講,楚辭體是二分節奏的詩歌,七言詩是三分節奏的詩歌;因而後者不可能是從前者演變而成。此觀點極具代表性。

  其實論證楚歌與相和歌的傳承,只能說明兩者在音樂上的關聯,並不能證明七言詩源於楚辭,最核心的問題是楚辭與七言詩的音樂節奏問題。勿庸諱言,楚辭體的主要句式是二分節奏,七言詩乃三分節奏,但在與音樂配合的實際運用中,二分節奏的楚辭體通過調節,其節拍與三分節奏的七言詩是可能相一致的。節奏和節拍雖有聯絡,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不妨仍以《山鬼》中的兩個句子為例:“被薜荔兮/帶女羅”、“辛夷車兮/結桂旗”,雖是二分節奏,如果按演唱誦讀的節拍,則可分為“被/薜荔兮/帶女羅”、“辛夷/車兮/結桂旗”,它們與《今有人》中改寫的相應七言詩句“被服/薜荔/帶女羅”、“辛夷/車駕/結桂旗”,在節拍上完全一樣。

  趙敏俐教授認為,要把楚辭體的句式變成七言詩句,就必須把原詩中前面那個三字結構變成兩個二字結構,從而達到把原來的二分節奏結構變成三分節奏結構的目的,亦即由二分節奏的“○○○兮○○○”變成三分節奏的“○○/○○/○○○”,這是非常正確的;但如果僅僅因為在楚辭體句式轉變為七言詩句時,新增的詞語大多不會出現在原來兮字的位置上,而要更換位置,便斷定“從楚辭體中是不可能自然演變出七言詩來”,那就很難令人信服了。

  二分節奏的“九歌”句型向三分節奏的七言詩句的轉化,有如下幾種情況:其一如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樑父艱",《山鬼》“辛夷車兮結桂旗”在《今有人》中置換為“辛夷車駕結桂旗”。其二如漢武帝時唐山夫人所作《房中樂》為楚聲,第六章中的“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乃由楚辭體“大海蕩兮水所歸,高賢愉兮民所懷”改造而成:《山鬼》中的“東風飄兮神靈雨”在《今有人》中改換為“東風飄搖神靈雨”。其三如阮籍《大人先生傳》中的一首“楚歌”:“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隕兮日月頹,我騰而何懷!”《山鬼》中的“子慕予兮善窈窕”,在《今有人》中變為“子戀慕予善窈窕”,“雲容容兮而在下”變為“云何容容而在下”。

  顯然,“欲往從之樑父艱”與“欲往從兮樑父艱”、“東風飄搖神靈雨”與“東風飄兮神靈雨”,語言組構方式相類,在誦讀或演唱的節拍上也完全一樣,因此可以說,楚辭體的“九歌”句型,通過前兩種途徑轉變成三分節奏的七言詩句,是在中國古代韻文發展過程中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演變,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那麼,為什麼會有第三種情況出現,而且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呢?我認為,這主要是“兮”字去掉後,適應句式結構改變之內在需求而形成的張力所致。這種張力要求作者充分地運用靈活的修辭策略,在最適合的位置增添一個語言要素,以方便地改造並構築一個三分節奏的七言結構。——選自《光明日報》2008、12、2有刪節

  小題1:下列不屬於趙敏俐教授觀點的一項是*** ***

  ***節選自《新華文摘》2010年第21期,有刪改***

  《七言詩與楚辭體》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不屬於趙敏俐教授觀點的一項是*** ***

  A.《山鬼》是二分節奏的詩歌,而《今有人》則是三分節奏的詩歌。

  B.楚辭體句式變成七言詩句關鍵是把“兮”和前面的三字結構變成兩個二字結構。

  C.即使楚歌與相和歌有傳承關係,也不能證明七言詩與楚辭有淵源關係。

  D.楚辭體不能自然演變出七言詩的主要原因,是新增的詞語大多不出現在“兮”字的位置上。

  小題2:對楚辭體句式向七言詩句轉化情形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直接將句中的“兮”字置換成有實際意義的詞。

  B.去掉“兮”字,將“兮”前的實詞重疊。

  C.去掉“兮”字後,在原詩“兮”字之前的某個位置增添一個字。

  D.為了改造並構築一個三分節奏的七言結構,新增詞語往往需要很大的張力。

  小題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要證明七言詩源於楚辭,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證明二者在音樂節奏上有聯絡。

  B.二分節奏的楚辭體在與音樂配合的實際運用中,也可能會出現與七言詩一樣的節拍。

  C.認為相和歌不是從楚歌演變而成的人很多,但其理由卻很難令人信服。

  D.楚辭體句型在轉變成三分節奏的七言詩句時,新增詞不出現在“兮”字位置是為了修辭的需要。

  《七言詩與楚辭體》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