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運動應該怎麼做好

  撮穀道:即提肛運動,像忍大便一樣,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接著再往上提,一提一鬆,反覆進行。

  1.平躺、雙膝彎曲。

  2.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緊閉尿道、陰道及肛門***它們同時受到骨盆底肌肉撐***,此感覺如尿急,但是無法到廁所去需須閉尿的動作。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縮五秒鐘,然後慢慢的放鬆,五到十秒後,重複再收縮。運動的過程中照常呼吸,保持身體其它部份的放鬆。用手觸控腹部,如果腹部有緊縮的現象,表示運動錯誤。

  5.提肛運動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需要的是我們持之以恆的堅持,提肛運動的目的是鍛鍊和強化支撐膀胱、大腸的肌肉、伸張和收縮防止肛門失禁。正確和定期的鍛鍊能達到防治肛腸疾病、停止漏尿的效果。這項運動對促進性生活也有一定的幫助。

  屈髖提肛運動的效果更好,方法是:

  仰臥床上,兩腿交叉上提屈曲髖部***使大腿儘量於腹部貼近***,連做20-30次。屈髖時呼氣,放鬆肛門,每天早晚各一次。

  有如對前列腺進行按摩,可促進會陰部的靜脈血液迴流,使前列腺充血減輕、炎症消退。

  提肛運動是預防和治療肛門疾病,以及促進肛門手術後患者傷口和肛門功能恢復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運動過程中,肌肉的間接性收縮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迴圈,緩解肛門括約肌,增強其收縮能力。患肛裂的病人主要由於肛門括約肌痙攣引起的劇烈疼痛,使裂口難以癒合。相反,如果肛門括約肌過於鬆弛,對痔核和直腸黏膜的支援力不夠,就會導致痔核脫出和脫肛。肛門疾病術後的人,因肛門括約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此時有效的肛門功能鍛鍊,可以改善區域性的血液迴圈,減少痔靜脈的淤血擴張,增強肛門直腸區域性的抗病力,促進傷口癒合,以避免和減少肛門疾病的復發。

  鍛鍊方法

  肛門運動包括肛門會陰部活動及以提肛為主配合軀幹和肢體活動。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1、括約肌收縮法:採取坐位,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直腸括約肌,然後放鬆。如此反覆50 -100 次,每日2 ~ 3 遍。

  2、排尿止尿法:在排尿過程中,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中止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如此反覆,直至將尿排空,每日2-3 次。

  3、床上訓練法:仰臥床上,以頭部和兩足跟作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會陰部肌肉,然後放下臀部,放鬆會陰部肌肉。如此反覆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運動可以增強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這些部位的肌肉及會陰部括約肌的功能。

  4、放鬆呼吸:採取仰臥位,全身儘量放鬆,雙手重疊於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如此反覆10 -20 次,每日2 ~ 3 遍。

  5、夾腿提肛:仰臥,雙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持續5秒鐘左右,還原,可逐漸延長提肛的時間。重複10- 20 次,每日2-3 遍。

  6、深呼吸與提肚配合進行。

  7、仰臥屈腿挺身:仰臥屈膝,兩足跟儘量靠近臀部,兩臂平放體側,以腳掌和肩部作支點,骨盆抬高,同時收縮肛門,持續 5 秒鐘左右,還原。重複5-10 次,每日2 -3 遍。

  8、坐立提肛:先坐在床邊,雙足交叉,然後雙手叉腰並起立,同時肛門收縮上提,持續5 秒鐘,再放鬆坐下。重複10-15 次,每日2-3 遍。

  9、踞足收肛:採取站立位,雙手叉腰,兩腳交叉,踞起足尖,同時肛門上提,持續5秒鐘,還原。重複10 -15 次,每日2~3 遍。

  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做1-2 種或2 -3 種即可,不必都做,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一定會收到預防痔的效果。

  此外,還有一般的全身運動及肛門區域性物理療法,也能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全身運動如跑步或游泳,促使呼吸加快,吸氣時肛門上升,呼氣時肛門下降,一升一降必然帶動肛門肌肉運動。利用一些物理療法,如冷水、熱水坐浴,通過冷或熱的刺激,促使肛門直腸部肌肉收縮,可達到肛門運動的目的;如再加上坐浴時在肛周及骼尾下方長強穴做按摩,更能加強肛門括約肌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