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教育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範文

  安全,是化工廠生產永恆而重要的話題,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化工安全教育心得體會吧。

  化工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1

  以“增強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強力推行各種安全制度,加強各種安全檢查,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為指導思想,從各部門安全員著手逐級抓好安全教育,以以往出現的如次鈉分解、高壓崗位著火等典型事故為治理重點抓好安全生產,做好安全檢查,重點治理、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以確保安全生產。我結合計劃認真進行了實施,通過切實貫徹落實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方針,經過安全科全體人員的踏實工作和各車間、各部門領導及廣大員工的積極配合、努力,在產量、效益均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的情況下,事故率卻比上年同期明顯下降,實現了上半年安全生產目標。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安全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

  1、利用每週四下午時間集中各車間、工段安全員進行安全培訓、學習、討論,學習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知識,下發學習材料,及時傳達、貫徹上級檔案精神及要求,分析討論近期國內外各類事故案例,舉一反三,結合公司實際查詢問題並制定防範措施,提高了安全員綜合素質和安全管理能力。並要求各部門安全員及時將會議內容、精神對車間全體職工進行貫徹落實。另外根據季節性特點,並結合公司實際生產情況及上週存在問題等,對下週須注意事項進行全面分析和部署,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了安全管理網路的作用。

  2、去年針對公司具體生產情況編制了一本包括各種安全制度、安全知識等內容全面、實用的《常用安全知識彙編》,並下發到每個職工。今年又補充了一些新內容並下發給近一年來的新進員工,利用各種形式組織了學習,普及了安全知識和提高了職工自我防護意識。我也利用日常檢查、值班等機會與職工深入探討,及時掌握職工安全心理,隨時結合實際進行安全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開展了事故警示教育。

  ***1***、組織全體職工觀《反“三違”事故篇》安全警示教育光碟。採用案例再現的表現形式,通過對企業典型真實案例的生動再現,使廣大幹部職工認識到違章就是走向事故、靠近傷害,甚至斷送生命。使廣大幹部職工真正從思想深處懂得安全,重視安全,時時刻刻想著安全。

  ***2***、組織全體職工進行了安全事故警示展板教育。我結合近年來發生在公司內部的一些事故案例,並收集一些外部有代表性的習慣性違章的案例,採取圖文結合的形式製作了一套安全事故警示展板,並將一些安全知識方面的宣教掛圖也製成了展板。各車間、工段也按此模式參與制作了一些展板共同展出。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及真實案例的生動再現,增強了職工安全意識,強化了安全理念,獲得了廣大幹部職工一致好評,提高了職工的安全素質。

  4、對公司重點崗位員工及新進人員進行了廠級安全培訓教育。我重新編制了一本公司級安全培訓教材,主要內容包括有關的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作業場所存在的風險、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通過對新員工認真進行教育,使他們對公司安全生產形勢有了初步認識,並獲得了上崗前必需的基本安全技能和自我防護知識。

  5、對外來施工人員加強監管,及時教育,跟蹤檢查,經常在現場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規範了他們的很多不安全行為,如違章用火、用電、登高作業等,避免了一些安全事故發生。

  二、深入細緻的開展安全檢查工作,做到預防為主

  安全檢查是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務就是:發現和查明各種危險和隱患,督促整改;監督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實施;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對於安全檢查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1***加強日常安全檢查

  每天進行日常巡檢,風雨無阻。著重檢視生產現場的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及特殊作業現場。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物的問題,即要求相關單位整改,對較大問題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進行整改;發現人的問題,立即批評、教育,必要時進行處罰和處理。利用這種“走動式”管理,親臨現場、親自觀察,得到的資訊便很及時、真實、全面而且詳盡,使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2***開展專項安全檢查

  積極參加安全科每月3—4次以“查現場、查隱患、查違章”為主的安全專項檢查。對查出的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等及時下發通報進行處理,並納入安全工資考核。對存在的問題要求車間、工段限期進行整改,發現安全管理工作較突出的部門、人員進行獎勵。 XX年上半年累計檢查出300多項安全隱患或不安全因素,對這些問題分類進行了處罰和整改,有效的保證了生產安全。

  ***3***持續組織開展車間安全自查

  安全工作如果光靠安全科進行而沒有車間安全管理人員的參與將會落空。一些隱患和事故苗頭,不管多麼細小、隱蔽,往往逃不掉車間安全管理人員的眼睛,所以必須規範組織車間開展安全自查活動。這些檢查分三類進行,將查出的問題、隱患、整改情況每週二報安全科彙總,有效的促進了車間安全管理:

  ①.生產線檢查:由安全員每週定期或不定期嚴格按照生產線檢查表逐項進行一次檢查,重點為工藝執行情況,並將檢查結果進行獎懲考核。

  ②.一週日常檢查彙總:由安全員每天進行多次檢查並及時做好記錄,檢查內容包括現場環境、裝置衛生,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等。對需要整改項必須落實具體整改人和完工具體時間,使檢查取得實效,不致流於形式。

  ③.車間級安全文明清潔生產檢查通報,即車間級定期或不定期綜合安全檢查。此檢查應包括車間主任、安全員、工藝員、裝置員、帶班長等參加,按照公司週五安全文明清潔生產檢查模式進行,並及時進行考核和通報。

  ***4***組織、參加公司級安全文明清潔生產檢查活動

  積極參與組織公司每週五的安全文明清潔生產聯合執法檢查活動,這也是我們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大特色,我製作了專門的檢查表,內容包括現場衛生、工器具、定置化,記錄、工藝執行情況,安全設施、裝置完好情況等,對設施的不安全狀態及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行了重點檢查,及時下發通報並定期進行整改驗收。通過檢查發現和消除了很多安全隱患,對實現安全生產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貫徹落實安全標準化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只有充分認識到安全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才能真正做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防患於未然”。 通過安全標準化工作,可以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將傳統的事後處理轉變為事前預防。通過省二級標準化驗收後,堅持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化的要求開展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重新得到修訂、補充和完善,各種安全記錄、臺帳和檔案資料得到進一步完善;崗位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得到及時修訂;

  2、安全警示標語、標識隨處可見;生產、儲存、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有了較大的改進及完善,現場的安全、消防和防護器材得到進一步完善;

  3、職工將標準轉化為習慣,能按標準化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並持之以恆堅決執行,減少了違章操作和不安全行為,職工的安全標準化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職工的綜合安全素質得到提高。

  今後仍將嚴格按照規範工作,不走過場,不留死角,真正做到預防為主,實現安全生產。

  四、加強安全工資考核,規範日常生產行為

  年初我參與修訂、完善了“車間經濟承包責任制” 中安全工資考核辦法,並加以認真落實。通過安全科日常檢查、綜合檢查和值班記錄反映問題,分類納入安全工資考核項,將部門安全管理情況與經濟收入直接掛鉤,出現問題較多的車間扣除當月工資多則幾千元,少則幾百元,極大地促進了車間安全管理,使職工認識到由於自己的違章行為可使整個車間、全體職工都受到損失,增強了自我監督和互相監督意識,提高了職工對安全的關注程度和遵章守紀的意識,使公司的安全管理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五、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

  我們生產上所用的原材料絕大部分屬於危險化學品,所以加強對其管理也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都要到各車間危險化學品罐區及危險化學品卸料現場進行檢查,檢視罐區防晒、降溫等安全防護及安全警示標誌完好情況,對裝置、容器等定期檢查、檢測,做到無洩漏。規範原料安全使用,對各崗的使用操作人員進行隨時安全操作培訓,做到無違規操作。檢視危化品車輛運輸安全狀況、卸料時防護到位情況、車間人員監管情況等,及時解決一些不安全狀態,糾正一些不安全行為,減少和避免了一些事故發生。

  化工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篇2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就是習慣,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將這句格言放進安全與習慣的關係論述中,在一連串的惡性事故統計前,不良習慣的可怕之處一覽無餘,避免了這些事故,好習慣何嘗不是最好的財富? 所謂“習慣”,在字典上的解釋就是由於重複的練習而固定下來的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比如開車系安全帶,定期進行體檢等。有調查表明,人們日常活動的90%源自習慣和慣性。在安全方面,這種影響會強烈得多,有時甚至是致命的或毀滅性的。

  企業員工安全培訓,有個積累的過程,有個迴旋的餘地,做不到十全十美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總不像二進位制那樣殘酷,除了1便是0。然而企業員工培訓恰恰就是二進位制。我們願意樹起“1”這塊安全的豐碑,卻萬萬不敢挖出“0”這口奪命的陷阱。除了時刻準備著,處處踐行“安全第一”的理念和意識,我們沒有第二種選擇!沒有企業員工培訓,怎麼能實現安全生產呢!在企業員工培訓的養成方面,也要重視獎勵和懲罰,這如同火車的雙軌,要平行開展。懲罰要使受罰者得到教育,變壓力為動力,並影響其他人員更加規範作業;獎勵要使人在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得到發展,促進自我防範能力的提高。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尤其要對基層班組工作成績突出、辦法新穎有效、態度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進行及時表揚和獎勵。

  在生產過程中,人們往往有這樣的意識,一但生產現場有人違章作業,又沒有得到及時制止和處罰,周圍其他的人員就有可能盲目隨從,並出現“大家都是這麼幹的,都沒出什麼事,我也這樣幹,應該也不會出事”的心理意識。如果這種意識和心理長時間得不到糾正,就有可能發生群體違章或群體傷害。從大量的事故分析看,不但違章者本人的安全技術和心理狀態、行為習慣存在麻痺思想,抱著僥倖心理,自認為不會發生什麼問題。而違章者身邊的人員也對違章行為不以為然,見怪不怪,更有甚者,盲目跟從。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意識上的“從眾心理”佔了主導地位,其根源還是在於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和自我防護意識。

  “亡羊補牢”的故事大家一定很清楚,牧民在丟失了羊以後對羊舍加以修補,從而避免了羊再被狼偷走。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來看,“亡羊補牢”是一種危機處理的手段,今天我們探討企業員工培訓的養成,“亡羊補牢”仍然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和借鑑意義。 企業員工培訓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未亡羊而先補牢”。影響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方說裝置、環境、技術甚至運氣等,但萬變不離其宗,套用“存在主義”哲學的一句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麼:能發生的也一定是有其原因!建設安全文化的關鍵就是處平安之境而思危險之害。每當一起事故發生時,我們或為之深感震撼,或為之扼腕痛惜,但是更重要是我們仔細分析導致事故發生的癥結,不可否認,因為很多時候事故並不是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印象往往就不會很深。

  從事故中吸取教訓也是很有學問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於同一個事故,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結論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建設安全文化就應該倡導一種從實際出發,既要找出共性問題,更應該針對個性特質發掘能產生共鳴的因素。這種共鳴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從事故中吸取的,否則,僅僅膚淺的就事論事,泛泛而談,那就難免陷入“一邊批他人違章,一邊重複他人的違章”的怪圈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只有將一些血的教訓同自己的工作實際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多問問自己會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多想想自己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多思考思考自己的防範是否到位,多想想自己的企業員工培訓濃不濃,只有這樣的“他山之石”,我們才能真正的“攻玉”。同時,培養企業員工培訓要啟發員工的自覺意識。真正樹立“安全第一”、“安全無小事”的企業員工培訓,做到自覺把“安全心願講出來,把安全陋習寫下來,把違章行為找出來,把隱患缺陷改過來”,實現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