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原軍人的散文

  高原的山高峻,邊疆的風凜冽,都阻擋不了我們戍邊衛疆的堅強決心。下面是有關於高原的散文,歡迎參閱。

  關於高原的散文:高原江南的春天

  代表希望和新生,以及一個亙古不變祝福。只是這高原的冬季遲遲不願離開,難怪春天總不肯來。

  恰巧風躡手躡腳柔柔吹來,終於窺出了些端倪,春竟然躲在了高原犄角旮旯裡的“江南”。這裡的山山水水怎麼看都透著一股敦實質樸的氣勢,不只如此生活在這裡的人也處處著張揚著豪放不羈,倒也的確獨特。這裡真是個有趣的地方,春尋思著停下了徘徊的腳步。

  凌晨天空連帶著大地一起醒了。這時你可以感覺到每時每分一種別樣的氣氛逐漸滲透土地,於是綠茸茸的葉子,纖細的葉子和紅的瓣、黃的蕊以及纖巧的萼彷彿一夜之間就地鋪開,歡天喜地的神情像極了劉姥姥進大觀園時滿頭戴花的憨樣還有些則趁你剛好不注意立馬纏上了斜斜刺出的高枝和陰暗斑駁的灰牆。快到所有人還沒準備好,她就已經大大咧咧地來了。才不管你喜不喜歡,反正就是要證明自己的存在。就算你後悔了想趕走她也已經來不及了。於是那些花花草草侵佔了幾乎所有目所能及之處,結果連你的心都被染得碧綠了。春天總是會帶來驚喜。就像顏料瓶不小心打翻了,來不及阻止畫布上早已色彩斑斕,仔細一看竟是出奇的好看。可她也是個瘋狂的性子,所有的生命都在這個靈動的季節渴望成長,所有永恆的希望都被相信其實近在咫尺。

  吃過飯後也就一會兒功夫,那頑皮的細雨偷偷潛入這片土地玩耍結果被風扯下來好幾根然後黏在一起織成了網,春就利用這網把許多鳥兒、雀兒都網來了。於是各種嘰嘰喳喳的叫聲化作各色珠寶鑲滿了春的夢境。或許絲絲纏亂的雨應該是風那即將出閣的女兒,灰暗的天氣裡母親的玉手握著梳子輕輕梳過女兒的頭髮。別離在即,幾許惆悵無處訴也無法說。

  可是春的惆悵沒有維持多長,雲收雨駐之後,天地便馬上換了個模樣。只見許多的細草頂著點點的亮,非常惹人憐愛。你會覺得應該是昨夜滿天星斗被春偷到凡塵再串成了項鍊,可是一不小心那細線被扯斷,那些美麗的珠子就這樣散落到人間。經過雨的洗禮所有一切煥然一新,泥土清新潮溼的氣息伴著天地萬物同夕陽相互暉映的光輝以及鳥雀啼鳴竟混成了一種奇妙的東西,這種東西漸漸充盈了我們的身體,使我們感覺像凌空飛起來一樣,每個人忍不住從心底溢位笑意。

  可是春去哪了?長長的小溪流得歡暢忙著追逐前面悠遠禮拜喚聲不理會我;蜻蜓雙翼微顫、閒閒飛過說剛剛有群戴白帽去寺裡的人,裡面沒看到春;一些粉色、水藍色向這裡飄來,原來是幾個美麗的阿娜,單看她們步態輕捷、笑語連連想來心情極好。可是春也不在當中,這裡尋不見她。太陽溜到了西山頭還不忘在溼漉漉的馬路上倒了一地火焰似的金砂。我說春呢?這傢伙朝我這邊擠眉弄眼,我回頭一看。山嵐最深處霧靄茫茫,烏雲出岫,原來那春就在那裡,一直都在。

  入夜時分,花園裡馨香浮動。蒼穹至高處一個黑影慢慢出現,額頭上花冠明妍璀璨,瞳孔裡有花的紅、葉的綠和水的藍。原來是春。驀地一連串天籟之音侵染了月華邊緣,我在這歌聲中沉入睡眠。

  等醒來的時候夜空也是滿面倦容,我向一旁的陌生女子詢問,春在哪裡?她望著我說,走了。走了?我想了想也就釋然。此時天邊月牙尖尖如鉤也恰如我曾經彎彎的小腳丫不經意間遛過青蔥歲月,等到回頭看的時候早已隔了難以觸及的遠。

  關於高原的散文:黃土高原上的綠洲

  北方夏末秋至的季節,下雨是最頻繁的,位於黃土高原的寧夏,一天的氣溫也是變化之快,坐落於六盤山腳下的李莊更是奇特,似風情萬種的少女,萬般的變化,早晨起來,推開房門,大霧瀰漫於外面的每一個角落,小鳥在樹枝上喳喳作響,甚是悅耳,張眼細細地看,著耳靜靜地聽去,別是一番美妙的境界,

  這裡的人們起來的很早,已經給牛割草回來,準備去田間幹活,這裡的田地位於李莊東南方向,一片四五百畝的平川,中央是一條筆直的大路,直通李莊,站在路邊,放眼望去,有的人已經在田間幹活,有的人拉著牛、扛著犁正往地裡走。七八點過後,大霧開始冉冉升起,如嫋嫋青煙,微風一吹,又似無際雲海,不一會兒,消散在空中。朝陽從遠方的山丘上開始漸漸升起,泛金色的光芒鋪滿了整片大地,慢慢的開始溫暖了起來,人們都沐浴在陽光中。一幅美景就這樣的呈現出來了。

  李莊後面八九公里處,就是六盤山主峰米岡山,高達三千米。從李莊開始走,一路上就是一卷長畫,萬般景象盡在其中,一條蜿蜒盤旋的長路,兩旁是偌大的森林,樹木茂密,葉草叢生,聽見的只有小鳥的叫聲、時不時飛過來的蜜蜂,於這種景色融為一起,靜靜的聆聽,就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那麼溫暖,那麼美麗。

  一段路程過後,引入眼簾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兩條小溪從兩個方向過來融為一條小河於路旁流過,繼續向前走,路成坡度了,也沒有前面的路那麼平坦了,這是以及接近正前方的山了,也就是六盤山主峰,向上走,大多數是自然形成的青石板成階梯形一層層砌起,五米多寬。峽谷對面是諾長的一壁懸崖,和路平行呈半圓形,如刀切一般,順路而行幾裡,見一片平地,綠草鋪地,好像專門為人民造出的休息場地,瞬時,我歎服了自然,鬼斧神工都無法來說明、描述。休息片刻,又開始走了,這次改變了方向,因為路拐彎了,這一小段如無洞石橋橫穿峽谷,方向是懸崖之上,慢慢的走來,到了懸崖上面,深吸一口空氣,舒展一下筋骨,片刻之後,微俯身軀看向遠方,我終於體驗到了山高人為峰的感覺了,此時,天已漸黑,原路返回,到此結束

  每到最高點就已經讓人賞析悅目,剩下的路程,剩下的美景,我還會去欣賞的。

  關於高原的散文:麒麟山,高原之上

  把自己放置於高原之上,把風緊緊握於手掌,穿越,流逝,重複。陽光溫和地穿透臉頰,古銅色的人兒,立於荒野之上,輕輕哼著歌,傳向四方。

  天色微藍。高原微綠。大片的草向遠處延伸。草場還未曾蔥綠。讓前來的我微感失落。想象中立於高野,俯望的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青綠,開闊、壯觀、清麗美好,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景緻總令人嚮往。而此時,只有荒山、黃土、碎石,以及一些長得不高的草,我知道,高原的土地貧瘠,長不出莊稼,甚至,連有些草也營養不良。而杜鵑花卻開得滿山遍野,零星地佈散於草叢間,嬌小的身軀卻又顯得傲然、在陽光下火熱地燃燒。完全不同於公園裡頭的那一大簇一大簇的杜鵑。公園的杜鵑,有火紅的,粉白的,嬌豔而且長勢繁茂,嫣然了春天,栩栩而來。卻總讓人感覺缺了點什麼。此時,望著滿山散佈的小花,那麼嬌小而零散,突然蹦出一個詞,頑強,對,就是頑強。頑強是高原上的杜鵑最真實概括。而這也是杜鵑原本的寫照。

  黃土高坡,連綿於長天之下,一座座,遙遠,荒蕪。而麒麟山在視線對面遙遙招手。這個位於古田縣杉洋鎮東北角,海拔1429米,古田境內第二高峰的山,是橫跨寧德、古田、屏南三縣邊界的二萬畝高山草場,也是閩東最大的東南地區天然牧場。只是很可惜,五月的麒麟山,依然未能綠草如茵。也許,來的季節不對,或者,也許是因為高原黃土碎石的貧瘠,連草也需要長久的滋養,才能夠盛開那樣一世紀的繽紛繁茂。

  最終的目標,是站在麒麟山頂,遙望這個世界。早上八點半,大部分人已經坐車下山了。由於前日在平溪峽谷溯溪到晚上十一點才到達目的地,許多人已經疲憊。剩下八個人,由星天外領隊,趕往麒麟山。

  踏上土路的第一步,就明白,又是一個漫長堅忍的行程。一路的黃土綿延於遠方,走過的步伐,發出遁重的沉響,塵土飛揚於腳邊,跳著旋轉舞。而步伐匆匆,沒有心思去欣賞它們的舞姿,更無人去傾聽,塵土的心事。麒麟山,依然在另一頭,遙遙的山頂,平整的一片,與天空親吻。走過白溪村,一個很小的村子,零散的幾戶農舍,佈於大山之腳。走過大片的農田,長滿著五月的野草,茵茵如毯,星星點點的藍色小花點綴其間,生意盎然。一條小河靜靜流淌,唱著四季的歌,綠了草木,謝了紅花。而荒蕪的田野上,開滿純白花朵的金英子遍地都是,紅色杜鵑與白色金英子交錯,燃燒出夏日的氣息。

  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平路,到達麒麟山山脈之腳,開始翻山越嶺的過程。因為草未能繁茂,上山便沒有了固定的路,只要能夠一路向前向上,便可直步跨越前行。那些剛沒過腳背的草讓偌大的山脈展現著茵茵的綠,隱沒其間的杜鵑,在陽光下,火熱燃燒,被開墾出很多細小的羊腸小道,在自然的風貌裡突兀橙黃,讓視覺產生一種難以接受的衝擊。

  陽光熾烈。汗水無聲。走過茵茵綠草,掠過荊棘灌木,翻過一座座山脊,終於直衝麒麟山頂峰。大片的雲漫過山頂,渺小的身軀與天相接,那一刻,世界彷彿沉寂。只有風聲,輕輕彈過臉龐,藍天也肅穆。陽光無言,雲朵無聲。彷彿站在世界最頂端,壯闊,巍峨,巨集大,磅礴。

  此時,我該是這高原之上的一顆樹,隨風而來,曝於陽光之下,靜默著,俯瞰這個世界。無語,內心自豪。

看過關於高原的散文的人還:

1.高原的茶花敘事散文朗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