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印象隨筆

  ,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人家的春節印象與你有沒有不謀而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春節雖已隨風逝去,但卻永遠的留在我的心中。

  除夕的晚上,我還不知道要守歲,便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倒頭便睡,等到東方吐白之時,我該回老家過年了。

  在沿途中,風景一片勝似一片,簡直美不勝收啊!到了村口了,村口全掛的清一色的紗燈,在凌晨中發出點點火光,彷彿有仙子在為你引路。一下車,我便如離弦之箭一樣直奔老家。之只見門上的春聯的字寫的像龍躍,像鷹搏,又像蒼石,更像一股清流,從石縫中流過。到了奶奶家,我高興的說了聲:”過年好。”奶奶立刻高興起來,連忙說:”好,你也過年好。“

  過年了,要去拜年,要說拜年,我可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因為只前有點懶,所以沒去,而這次,我毫不猶豫的加入了拜年的大軍。

  上了幾家去拜年,我終於明白了拜年的好處—不但有五彩繽紛糖果吃,還可以拿那紅彤彤的“毛爺爺”。

  早上,拜完年在回家的途中,震耳欲聾的炮仗有增添了幾分年味。

  回到家中,又吃到了那熱氣騰騰的餃子,街上有人表演太極拳了,那拳打的太好了,拳似流星,眼似電,身如蛇行腿似鑽,動則雷霆萬發,靜則穩如泰山……

  春節過得飛快,一轉眼太陽已經親吻著西山的額頭了,這是時間易逝啊!我依依不捨的告別了奶奶家的小院。

  於是,新年噼裡啪啦的笑著走來,又噼裡啪啦的笑著歸去。

  篇二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關於春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動聽的傳說呢!

  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到村子裡危害人類,吃牛和羊。所以,人們一心想除掉它。可是,無論人們用什麼辦法,都無法趕走“年”。最後,一個小孩無意之中點燃了竹子,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年”被嚇跑了。人們都很高興。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高興的日子,就在每年的這一天放鞭炮,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以後,又逐漸演變成了“春節”這個節日。

  春節前,大家忙得不亦樂乎。打掃衛生,買菜,買禮物,買食品等,到處熱鬧極了!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貼上了“福”字。有的人心靈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貼在窗戶上,像降落的雪花。還有的人把燈籠掛在大門上,張燈結綵,非常美麗。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和爺爺在貼春聯,舅舅在掛燈籠。我在貼“倒福”。不一會兒,家裡就煥然一新,顯得喜氣洋洋。

  除夕晚上,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吃著團年飯。吃完飯後,當然不能錯過那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我最喜歡的是風趣幽默的小品和相聲,常常使我笑得前俯後仰。“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大人忙著放鞭炮,響聲震耳欲聾;我們小孩子忙著放花炮,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們穿著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給長輩們拜年。回來時,我口袋裡的紅包都裝不下啦!

  春節真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我期待下一個春節趕快來臨!

  篇三

  過年的味道,那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那鞭炮的聲音,點響了春節的熱鬧。那餃子的味道,深深的吸引著我。

  煙花燦燦,原來是朋友們捧來了大大小小的煙花爆竹,邀我來點放,我從小就害怕這種美麗而又會傷人的鞭炮,便膽小的躲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起來。一陣陣“噼哩啪啦”的聲音響徹雲霄。隨之,五彩斑斕,絢麗多姿,奇形怪狀的煙花絡繹不絕地在天空綻放,讓父母親朋看得眼花繚亂。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黑夜把煙花襯托的更加奇幻美妙。從隔壁的窗戶裡,也探出了幾個看熱鬧的小腦袋。

  咦?怎麼有香味?哦,廚房中傳來一陣陣泌人心脾的食物香氣,讓人垂涎欲滴。餐桌上的招牌食物,自然少不了餃子春捲。餃子的皮是透明的,一下子就能夠看到裡面碧綠的青菜,就像白玉里面鑲著一塊翡翠,漂亮極了。真不明白這是藝術品還是美食!春捲外皮炸的金黃的,上面還泛著亮晶晶的油光。輕輕咬一口,裡酥外嫩,鮮美至極,吃了一口還想再吃一口。

  有美食,有鞭炮,自然少不了春晚的身影。一位位明星在上面油腔滑調的說著小品,臺下的觀眾捧腹大笑。歌手們唱著動人的歌曲,觀眾們感動的淚流滿面……這樣的節目還有很多,數不勝數,重要的是,它能夠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心情。

  凌晨1點的鐘聲已經敲響,在這鐘聲中,包含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福與希望。在這鐘聲中,我們又長大了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