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穿井得人》屬於初中必學文言文,對今後高中文言文的學習也很有幫助,其中涉及到多個重要方面,要求讀者們必須認真閱讀,積極理解,透徹的理解文中意思。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穿井得人文言文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穿井得人文言文註釋

  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裡沒有水井而出門到遠處打水澆灌,經常派一個人去外面打水。等到丁家打了水井的時候,告訴別人說:“我家打井得到了一個人。”有人聽說了這件事,並傳給其他人,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國都中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使這件事傳到了宋國國君那裡。宋國國君派人向丁家詢問,丁家回答:“家裡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約了一個勞動力,等於得到一個人。並非在井中得到了一個人。”尋到的訊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譯

  1:溉汲:打水澆田。溉,澆灌、灌溉。汲,從井裡取水。

  2:居:居住

  3:及:待,等到

  4:國人道之:居住在國都中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國:國都。道,議論

  5:聞之於宋君:有人向宋君報告。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聞”的賓語。於:向、對。宋君:宋國國君。

  6:問之於丁氏:向丁氏問這件事。於:介詞;向、對。

  7:使:勞動力

  8:吾:我家

  9:於:在

  10:對:回答

  11:不若:不如

  12:穿井:打井。穿,有“鑿通”的意思。

  13:聞:聽到,後一句中的“聞”是“使聽見”的意思,就是向宋君報告。

  14:令:派

  15:常一人居外:常常有一個人住在外面

  穿井得人啟示

  不要輕信流言蜚語,不要傳播未經自己思考的話,切忌道聽途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以有聞而傳之者的角度來看:不要聽到什麼傳聞之後就外傳,要動腦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聽到風就是雨,以致於以訛傳訛。

  以丁氏的角度來講:在交際中,語言的表達很重要,必須做到表達準確、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歧義。

  以宋君的角度來講:無論什麼事情一定要眼見為實,親自打聽才可以下結論。以免造成更大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