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結膜炎治療

  病毒性結膜炎約經5~12天的潛伏期後出現症狀,包括結膜充血,水樣分泌物,眼部刺激和睡醒時上下眼瞼粘住。常雙眼出現症狀,而通常一眼先開始。那麼有什麼呢?小編帶您去看看吧!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

  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洗後可點用0.1%泡疹淨、4%嗎啉胍***病毒靈***或新黴素、0.1%無環鳥苷眼藥水;亦可口服嗎啉胍,每次0.2g,每日3次。在角膜未發生病變時,可同時滴用0.5%醋酸可的鬆眼藥水,能減輕症狀,但在炎症期不宜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中藥清熱解毒如金銀花、黃連等煎服或洗眼,有一定療效。

  治療措施

  病毒性結膜炎是高度接觸傳染的和由飛沫,汙染物傳播以及由手接種到眼。為避免交叉感染,檢查病人後醫師必須徹底洗手和消毒所用的器械。囑咐病人在接觸其眼或鼻分泌物後必須徹底洗手,要避免接觸感染眼後去接觸非感染眼。並要避免合用毛巾和枕頭。須去除眼部分泌物且不宜包封患眼。病毒性結膜炎是自限的,輕症病例持續1周,重症病例達3周。如果結膜炎確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則無需治療或治療也是無效的。

  如果任一臨床特徵與細菌性結膜炎一致,則病人須區域性應用抗生素治療,例如10%磺胺醋醯鈉眼藥水或甲氧苄啶/多粘菌素B,每日4次,共7~10日。嚴重的結膜炎伴有假膜,影響視力的角膜炎症或瘢痕形成則可能需要區域性應用皮質類固醇,然而區域性應用皮質類固醇可加重眼部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角膜潰瘍形成甚或穿孔。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可致青光眼和可能引起白內障,故須由眼科醫師啟用和監控皮質類固醇的應用。

  病毒性結膜炎臨床表現

  嚴重的病毒性結膜炎病人可訴有明顯畏光和異物感,病人的結膜表面可有纖維蛋白的假膜和炎性細胞和/或病灶性角膜炎症.甚至結膜炎消退後,用裂隙燈檢查可見殘留的角膜瘢痕形成***0.5~1.0mm***達2年或2年以上。此角膜瘢痕形成偶可引起視力減退和顯著的眩光。

  雖然病毒性結膜炎可採用培養方法,但需應用特殊的組織培養裝置以使病毒生長。繼發性細菌感染極少見。如果出現的任何成分例如膿性分泌物與細菌性結膜炎相一致,則須作細菌培養。可用顯微鏡檢查塗片且用革蘭氏染色以辨認細菌和用吉姆薩***Giemsa***染色以確定白細胞反應。

  措施

  病毒性結膜炎是高度接觸傳染的和由飛沫,汙染物傳播以及由手接種到眼。為避免交叉感染,檢查病人後醫師必須徹底洗手和消毒所用的器械。囑咐病人在接觸其眼或鼻分泌物後必須徹底洗手,要避免接觸感染眼後去接觸非感染眼。並要避免合用毛巾和枕頭。須去除眼部分泌物且不宜包封患眼。病毒性結膜炎是自限的,輕症病例持續1周,重症病例達3周.如果結膜炎確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則無需治療或治療也是無效的。

  如果任一臨床特徵與細菌性結膜炎一致,則病人須區域性應用抗生素治療,例如10%磺胺醋醯鈉眼藥水或甲氧苄啶/多粘菌素B,每日4次,共7~10日。嚴重的結膜炎伴有假膜,影響視力的角膜炎症或瘢痕形成則可能需要區域性應用皮質類固醇,然而區域性應用皮質類固醇可加重眼部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角膜潰瘍形成甚或穿孔。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可致青光眼和可能引起白內障,故須由眼科醫師啟用和監控皮質類固醇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