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動我的三篇文章

  你是否有讓你感動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感動我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最感動我的文章:一封來自媽媽的家

  在這個通訊便利的時代,電話或者網路遠比書信快捷。儘管我和家人通過無數次電話,在網路視訊聊天了不知多少次,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一封來自媽媽的家書。

  那時候我離開家鄉到外地上大學,一年最多回家兩次。因為忙於適應新環境,安排自己的生活,還有其他繁瑣的小事,我只能一個星期打一個電話回家,而且每次報喜不報憂,讓家人知道我過得還不錯就結束通話電話繼續熬著,期盼著回家的日子。

  有一天,班裡輪到我到班級信箱取信。看著其他同學都有親友從各個地方寄來的明信片,我非常羨慕,因為以我家人的性格,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爸爸工作忙碌得連休息都沒有時間了,媽媽忙著照顧家裡的老老小小,根本沒有閒情逸致給我寄明信片。所以,當一個樸素的信封從一疊五彩繽紛的明信片中露出來,信封上還寫著我的名字,而且信上的地址是家裡時,我驚訝得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我迫不及待地拆了信,想看看家人想對我說什麼。展開信紙,只見紙上的字跡不太端正,每個字的結構都有些奇怪,顯然是一個不經常寫字的人的筆跡,我知道寫這封信的人是媽媽。也許是覺得自己學歷不高,字也寫得不好看,媽媽很少提筆寫字,也就更顯現出這封信的珍貴了。

  我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著,雖然信上寫的都是一些家裡的小事,還有一些嘮叨我注意身體的話,而且幾乎每句話都有幾個錯別字,但是這並沒有減少一分一毫我閱讀時得到的感動和溫暖,反而令我更加思念遠方的家人,特別是為我提筆寫家書的媽媽。媽媽是個愛面子的人,即使是面對我,也不會輕易表現出自己比較薄弱的方面,例如寫字。以前我還在家鄉上學的時候,每逢要寫一些東西的時候,媽媽都會叫我幫她寫。就連要家長簽字的試卷,都是我給媽媽看過之後,我模仿大人的字跡自己簽上去的。我把這封不到三百字的家書好幾遍,才小心翼翼地把信紙放回信封,懷著幾分激動,幾分心酸,幾分思念的複雜心情繼續做未完成的事情。

  我畢業之後留在了大學所在的城市,沒有回家鄉。我一直期盼媽媽能再給我寫幾封家書,可是迄今為止,我只有收到了一封,或許是這輩子唯一的一封。既然媽媽不寫,那就換我寫給父母吧。我每個月除了定期給父母打電話,還會給父母寄家書。雖然父母從來不會信,甚至在電話裡跟我說好好工作,不要浪費休息的時間給他們寫信,打那麼多次電話了,但是我反而覺得在寫家書的時候自己是最輕鬆的。把信投進郵筒的那一刻,我覺得全身充滿了力量,可以繼續努力工作。

  那一封來自媽媽的家書已經有些破損了,我用透明膠紙小心地黏好,常常拿出來看一看。我覺得這封家書會是我這輩子最珍惜的禮物,因為它承載著親情、母愛、思念,還有我寄託在上面的濃濃鄉愁,陪伴我度過每一個想家的時刻。

  最感動我的文章:時光裡的母愛勳章

  媽媽並不是一個愛惜自己的人,因為在她身上有很多難看的傷疤。可是在我眼裡,那些傷疤都是時光裡的母愛勳章,見證著媽媽對我無私的愛,從未改變。

  小時候,我有一次淘氣,拿著熱水瓶玩。沒想到瓶蓋沒有擰緊,瓶裡的熱水瞬間灑了出來。結果熱水沒有灑到我身上,而是在媽媽的右手臂上。大概是因為當時年紀很小,我對這件事並沒有太多的印象,以致於後來有一次看到媽媽手臂上那塊可怕的傷疤時,我口直心快地說了一句“真難看”,就被爸爸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告訴我如果不是媽媽替我擋著,這道傷疤就在我身上了。我嚇了一跳,連忙向媽媽道歉,媽媽笑了笑說:“沒關係,這是媽媽的勳章,別人想要還沒有呢。”

  有一次,我們一家人自駕遊。爸爸開車,我和媽媽坐在後座。突然,我們的車子搖晃了一下之後便失控地衝向了路邊的欄杆。雖然爸爸極力控制著方向盤和剎車,但是車子還是撞到了欄杆。後座的車窗被撞碎了,玻璃都掉了下來,砸到了媽媽身上。我一點事也沒有,因為媽媽緊緊地把我護在懷裡,沒有讓一片玻璃碎片落在我身上。當一切都靜止之後,媽媽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有沒有受傷,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臉上、身上都有被玻璃劃到的傷口。那一次,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媽媽對我的愛。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媽媽身上的傷疤也在增加當中,遠不止上述的兩次意外留下的疤痕。幾乎每一道傷疤都是因為我,所以每次看到媽媽的傷痕,我都會很難過,有時忍不住就會流淚。可是媽媽從來沒有責怪過我,只會笑著叫我“小討債鬼”,然後告訴我這些傷都不疼了,是她勇敢的勳章,告訴我以後要像她一樣勇敢,不能輕易掉眼淚。

  我有一個勇敢的媽媽,她為了我承受了許多傷痛,卻從來不會因為痛楚流淚,不會在我面前不會流露出軟弱的一面。已經造成的傷害我無法改變,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讓媽媽開心,讓媽媽驕傲。我不能讓媽媽白受傷,她身上的傷疤既是時光裡的母愛勳章,也是激勵我前進的力量來源。

  媽媽很少刻意遮掩傷痕,即使別人看到了露出各種奇怪的眼神,她也毫不在意。往往是我為她抱不平,她反過來安慰我不要生氣。在媽媽看來,她受這些傷是值得的,真的就像是榮耀的勳章一樣,證明她一次又一次保護了她的女兒,沒有讓她的女兒受傷,是值得驕傲的。聽了媽媽的話,我一陣心酸,除了緊緊地抱住媽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表達內心的感謝和歉意。

  我希望接下來的時光裡媽媽不要再為我受傷了,她在時光裡的母愛勳章已經足夠了,多到我窮盡一生都無法報答。如今,我已長大了,該輪到我保護媽媽,回報她為我付出的一切了。

  最感動我的文章:有這樣一棵大樹

  一般而言大樹都是可依賴,可信任的代名詞。枝葉繁茂、大如遮天,站在它的樹底下,彷彿墜入了一個無人之地,心裡的清爽與安寧是無可比擬的。而在我們的身邊就一直佇立著一棵參天大樹,我們卻一直都把它給忽略了,那就是我們的父母。從小我們便依靠著父母的呵護平安健康的成長,長大了也還是成為父母心中那個永遠需要操心的人,可以說父母是我們心裡面永遠都屹立不倒的大樹。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我們從小便耳熟能詳的,常常掛在嘴邊,也以此為標準盡力去做。但小時候的我們可能還懵懂無知,不知道這麼做的緣由所在,直至我們都不斷長大了,懂事了,才瞭解它真正的原因所在。小時候的我,在眾人的心目中大多是乖巧懂事、溫順聽話的,但也會有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在父母面前犯倔的時候,那時候不懂父母的艱辛,常常責怪他們沒有提供更好的物質環境,現在的我才終於明白了,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其他的便是可以忽略不計了的。

  父母總是會在我們遇到困難、險阻時給予我們安慰、支援,不計報酬的給予我們溫暖,父母以他大大的手掌將我們包裹住,把溫暖留給了兒女,把孤單寂寞留給了自己。長大後的我們,一心只是想著脫離父母的懷抱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即使被現實碰得頭破血流也一往直前;長大後的我們常常會把父母放在了工作甚至是戀人之後,問候父母彷彿變成一種任務般的,匆匆幾句便結束通話,徒留父母在電話那端久久哀嘆:孩子大了,便由不得父母管咯······長大後的我們常常會處在一種盲目的境況中,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不知道怎麼去做,空有滿腔的理想抱負,卻總是會被現實給打壓的漸臨滅亡。這時候的我們總是會特別想念父母那溫暖的懷抱、貼心的話語。我想我們都應該給父母多一點關愛了,別再把自己當做小孩子般的去盼望父母來照顧我們,是時候該我們挑起擔子,分擔父母肩上的擔子,我們都長大了,肩膀已經足夠寬大了,足以讓父母依偎我們了,即使我們的羽翼還未豐滿,但我們總要相信有一天我們將會是父母的依靠,人生的前半段是父母扶持著我們慢慢走過,那麼人生的後半段將是我們攙扶著他們一步一步的走過。不要放棄努力,不要拋棄信仰,我們的任務還很繁重,在人生的道路中我們都應該不斷地奮鬥,堅持到底,相信自己的能力,永遠都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如果你不去挑戰自己的能力底線,你永遠都不可能知道自己究竟有多麼的抗打壓。

  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夠長成一棵參天避日的大樹,父母也能夠靠著我們遮陰避涼,我們還必須擁有更強大的心理,以便去迎接隨時而來的挑戰。將漸漸年衰的父母護在我們的羽翼之下,給予他們***平靜的生活,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必須要做到的,我相信也是一定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