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是什麼英雄

  屠洪剛曾經唱過一首歌,名字叫《精忠報國》,而我們看到這個四個字卻會想起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抗金英雄岳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岳飛少年時,北方的金人南犯我大宋疆土,然朝廷無能,當權者無能,致使戰事節節敗退,使大宋的大片疆土被侵佔,百姓被屠殺,當時的岳飛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毅然投身從軍,參軍沒有多長時間,因父親病逝不得不退伍還鄉守孝,可是他依然心繫戰場,心繫國家安危,待到守孝期滿,正值金兵侵犯中原大地,岳飛脫去孝服,再次從軍。

  在他投身軍隊的前夜,他的母親與他秉燭夜談,並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希望岳飛時時刻刻謹記國仇家恨,為國報效,這便是著名的“岳母刺字”的故事。

  岳飛一生都將這四個字奉為自己的信念,並且毫不退縮,他所帶領的軍隊紀律嚴明、作戰英勇,在戰場上屢立奇功,那時候宋朝主要的強敵便是北方的大金,然幾次戰役打下來,金兵對一聽到岳飛的名號就望風而逃,岳家軍的名聲由此名揚天下,並且連同著岳飛的名字名留青史。

  在與金兵對抗的期間,當時的南宋朝廷以皇帝為首,秦檜等奸臣的一干黨羽為了穩固自己的皇權主張與金兵議和,岳飛堅決抵抗,置個人生死榮辱與度外,三次拒接皇帝的詔書,帶領岳家軍毅然抗敵,並且回書痛斥秦檜一干奸臣和表達自己收復宋朝江山的決心,遭到了秦檜等奸臣的懷恨在心,由此也為岳飛後來的結局埋下了禍根。

  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想必是家喻戶曉的。岳飛從小就是一名充滿熱血的男兒,他希望自己能夠報效祖國,果然在少年時期,其他異族人侵略大宋,岳飛這個時候馬上要求投身於軍中,她的母親和父親也明白他的心思,並沒有說什麼話,只是他的母親在岳飛投身軍中臨走的時候在岳飛的背上刻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字是直接刻在肉裡的,這樣一輩子都無法消失了。於是就這樣岳飛來到了軍中。

  岳飛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來幹什麼的,所以他就在軍中勤奮好學並且一心報國,最終在戰場上他終於獲得了賞識被提升為小隊長,慢慢的他的官職越來越大,成為了一名統軍的將領,而這個時候朝廷開始出現了向敵人求和的意向,然而這個時候岳飛正在前線殺敵,勝利在望,奸臣秦檜利用手中的職權召回岳飛。

  岳飛看著目前大好的形勢,他向朝廷上書,立下了軍令狀,希望朝廷再給他時間,他可以把敵人趕出國土,可是朝廷一心求和,岳飛無奈至極,其實朝廷已經和敵人談好了,只要大宋殺掉岳飛,那麼談和的事宜就可以談了。朝廷竟然幫著外人殺害自己的將領。

  岳飛思考一番,最終還是聽朝廷的命令。“班師回朝”。身邊的人勸他,事到如今,不如自己反了,聽從朝廷的命令就是死,可是岳飛深知自己背上的幾個字的含義,最終還是放棄了勝利在握的戰場回到了朝廷。

  到了朝廷,岳飛把自己的想法和朝廷說了,然而換來的卻是莫須有的罪名,最終被朝廷殺害。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流傳至今,仍是大家學習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