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學期物理組教學工作計劃

  想要提高高三學生的物理成績,僅僅靠老師一人是有難度的,整個物理組討論的話,會更加全面分析學生的情況,能做出更合理的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指導思想

  為了加強高三物理複習備考工作,使複習備考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備課組教師的聰明才智,真正做到夯實基礎,提高能力,素質提高,應考自如,做到:

  ***1***幫助學生構建並形成知識和能力網路體系;

  ***2***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和實驗能力得到提高,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形成科學的價值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學情分析及教學現狀

  ***一***學情分析

  1、基礎知識不紮實、遺忘快、似是而非、模稜兩可。

  2、學生的遷移能力缺乏,靈活地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

  3、解題的規範性較差,學生還沒有建立規範解題意識,或者說平時的要求鬆了點。

  4、對實驗重視程度不高,基本技能過關率不高,實驗的遷移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5、女生畏懼物理的心理嚴重。遇到計算題不認真分析、不結合平常所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選擇題解答往往落入圈套而錯選,實驗題在沒有搞清原理的情況下去解題往往得不出正確答案。

  因而我們需花大力氣培養學生探求物理規律,解題方法,提高物理複習效率。

  ***二***教情分析

  我校高三物理複習教師做到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路,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知識之間內在聯絡的把握。同時幫助學生形成知識記憶,查補知識缺漏的能力。

  複習採用單元結構教學法,並初步構建了“單元結構複習”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單元→梳理→辨析→運用→深化

  在匯入複習課內容後,通過梳理建立單元知識網路,並通過辨析、運用,進而達到深化提高,梳理是單元結構複習的重要環節,辨析是在梳理的基礎上對重點和難點的再加工,而通過運用和深化,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在深化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提高上我們做的還不是很好,不能將分析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實驗能力和科學技術素質等五個方面的培養,在課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實。

  三、複習目標

  第一輪複習要幫助學生“精確、完備”地理解每一個物理概念和規律,構建所有高中階段的物理模型,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表達,從而正確地運用它們解決物理問題。加強“主幹”和“核心”知識的複習,熟練地掌

  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通過滾動複習達到“查漏補缺”、“整體把握”、“能力提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科教育讓全體學生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訓練,以及德育的滲透,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必要基礎。

  在江夏區教研室以及武漢市教科院組織的各次統一考試中,各批次有效分上線人數超額完成目標數,特別是一批上線人數達到目標數的200~300%,高考成績更上檔次。

  四.教學標高

  1、 實驗班標高

  總的原則是:在最主幹的力,電及力、電綜合上適當地“深挖”一點,但範圍應控制在中等生以上,就日常教學而言,應避免“三高”:高起點、高難度,高密度,應摒棄“三做”:陳題死做,活題呆做,難題大做;提倡“三解”:陳題新解、難題精解、活題巧解。

  2、 重點班標高

  立足基礎,著眼能力,做好選擇題,實驗題和高考第一個解答題的訓練,精講精練。

  3、 普通班標高

  立足基礎,知道知識的聯絡。做好單選題,多選題選好確定的選項。做好實驗題,儘量做好這個3—5選修題。

  五、看高考試題,明確高考方向

  我省2015高考理綜物理試題是新課標高考第四年,在試題中逐步地加大了估算、應用和讀圖等型別的試題,這就要求同學們在解題過程中有目的地訓練這些能力,教師在複習中要善於將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轉化為同學們的熟悉的物理模型的能力,之後在簡化的物理模型的基礎上進行計算。同時可以看出新課標高考不尋求熱點,很多經典模型在考試中出現,但對思維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通過對高考物理試卷的評價,特別是對高考物理試卷的分數結構、記憶體結構、難度、區分度等進行量化評價和建立在統計資料基礎上的質性,總體說來,試題注重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考查。在注重對主幹知識的考查的同時,通過生活、生產和科技相聯絡,巧設問題情景,迴歸經典模型,降低試題難度。在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綜合、應用數學、實驗等五大能力的基礎上,加大了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力度,突出了新課程的引領作用。在不同題型設定中體現不同要求。總之這套理綜試卷物理題特點:保持穩定,適度創新;立足主幹,突出能力;貼近生活,關注科技;探究有度,開放可控;科學選拔,彰顯公平。

  六、複習要求

  1、立足課本,面向全體學生,著眼基礎,循序漸進。全面、系統、完整地複習所有必考的知識點,重視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及其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等基礎知識的複習,要做到重點突出、覆蓋面廣。

  2、認真學習和理解考綱,仔細研究近幾年來的高考題,準確把握知識標高,控制好教學的難度和坡度。

  3、鑽研教材,狠抓常規教學,落實好備、教、批、輔、改、考、評等各個教學環節,做到精選、精練、精講、精評。

  4、加強方法教學和規範教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我探究,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使之能夠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夠進行實驗設計,提高實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加強集體備課和集體研究,利用校本教研活動積極參加說課、聽課和評課,互幫互學,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共同提高,以研促教。

  6、要關注各地高考資訊,隨時瞭解最新動態,適當調整教學計劃。

  7、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學生多溝通,及時進行反饋,讓學生學得開心,學有所成。

  8、加強督查的力度,狠抓教學的過程管理,課內課外的訓練要充足紮實,要定期督促,單元測驗、講評和訂正要嚴格把關,落實到位,提高教學的績效。

  9、物理實驗在物理學科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試卷中也佔有比

  較大的份量。在實驗、複習中依託課本,認真複習好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分力學、電磁學兩部分做一做,引導學生重視基本實驗,常規實驗,變形實驗,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素質,注重實驗的拓展和遷移。 七、複習模式

  針對高考所有考點進行第一輪複習,做到1.每堂課都應有明確的計劃性和目的性,達到精講多思、重點突出、強弱得當。2.做到6講6不講,即講規律、講方法、講思路、講易錯點、講易混點、講易忘點。學生會的不講、學生現在不會但經過思考探究能夠弄會的不講、與高考內容無關的不講,講也講不會的不講,講也聽不明白的不講,講不透的不講。3.留下足夠的時間回顧總結,授課時間最多35分鐘,剩餘5分鐘給學生討論、歸納,回顧所講過的內容。

  八、複習安排



  篇二

  本學期高三物理備課組工作重點是高三一輪複習。一輪複習是整個複習中最關鍵的環節,它對知識的理解深化和夯實,對能力的培養提高起著重要作用。為增強複習的計劃性、目的性和實效性,高三物理備課組在學習研討基礎上,結合本級學生實際特點,特制定高三第一輪物理複習工作計劃如下

  一、 工作目標:

  加強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同時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同時狠抓高三學生學習質量,對複習過程精益求精,提高應試成績。

  二、指導思想:

  一輪複習的指導思想是:立足課本,抓綱靠本,夯實基礎,聯絡實際,關注資訊。

  一輪複習要抓好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以新大綱為依據,以教材為線索,以考試說明中的知識點作為重點,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複習,理解含義,掌握產生背景、適用條件、與相關知識的聯絡,弄清它們的本質,會運用他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複習中要突出知識的梳理,構建知識結構,把學科知識和學科能力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科內部的綜合能力。複習中強化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增強學生接受資訊、處理資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要完成選修3-5的18,19兩章新課教學,並完成必修1,必修2,選修3-1,3-2的一輪複習任務。在教學中完成知識的完整性、準確性及單元範圍內的系統性。加強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實驗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培養,並突出學科內綜合能力的培養。

  四、學情分析:

  通過高一高二的物理學習,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基本結構,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掌握的物理知識是比較淺顯,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較差。

  五、學期目標:

  1.引導學生獲得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等基本知識。

  2.引導學生如何建構物理模型來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

  3.引導學生掌握公式法、圖象法、數學法、等物理解題方法。

  六、具體措施:

  1、抓好主要環節:“讀、講、練、考、評、補”。

  第一輪複習各單元按“讀、講、練、考、評、補”順序進行,各環節要目的明確,確保實效,實施中層層推進,環環相扣。

  “讀”是在學生對“考綱”要求、知識結構掌握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研究教材,通過學生精讀,使學生全面系統地複習所有的知識點,達到知識在頭腦中的“再現”,並把“考綱”中要求識記的內容記憶於腦。

  “講”是教師在學生對基礎知識已初步掌握的基礎上,瞭解摸透學生對本單元知識存在的疑點、難點。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題精講,重在強化對知識的理解,不可過深過難。講解要突出思維過程,注重思想、方法的歸納提煉,克服重結論輕過程的不良習慣,引導學生注意知識點間的聯絡,注意對思想、方法、物理模型等進行歸類,逐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練”分為專題練習和綜合練習兩種。專題練習要有針對性,講什麼練什麼,並進行改變情景、改變條件、改變設問角度的變式練習,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綜合練習要全面覆蓋單元所有知識點,“全面練,重點講”。練習題要有所篩選,增強其針對性、應用性,要以低、中檔題為主,以掌握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物理學科能力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目的,避免訓練盲目拔高,與學生實際水平脫節。

  “考”是教師瞭解學生複習效果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鍛鍊學生應試能力所必須的。該環節要注意題量、題型、背景,儘量接近高考,全面考查高考要求的知識點,每單元至少要進行一次檢測。

  “評”是高三複習中重要的教學環節。講評課要以學生出錯多的知識點為突破口,要分析錯因,講評要重點講、歸類講、變式講,不要面面俱到。

  “補”就是通過考試發現複習中漏掉的重要知識和出現錯誤較多、掌握不牢的知識點,及時點撥、講解,進行補償性測試。

  2、加強對目標學生的培養***尖子生、邊緣生***: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目標學生培養的重要性,樹立全域性觀念,確保真正把目標學生培養落到實處。

  ***2***、對目標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學習方法是非常關鍵的因素,特別是對物理學科而言。學無定法,要認真全面分析每個目標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個性差異,幫助目標學生確立自己最適宜的學習方法,並不斷調整、改進,提高目標學生的學習效率。

  ***3***、對目標學生的成績與能力提出明確要求,使目標學生複習物理有明確的奮鬥目標,逐步提高物理學科能力。

  ***4***、個別輔導,因材施教,發現目標學生在複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分析解決,通過個別輔導瞭解學生複習中遇到的難點、疑點,並幫助他們解決。

  ***5***、建立目標學生物理成績檔案,對成績不理想、波動大的同學,幫助其找出原因,促其穩步提高。

  3、防止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複習無計劃,複習程式亂。一般表現為:

  ***1***時間安排不當,或前緊後鬆、或前鬆後緊、或過快、或過慢。

  ***2***複習無穩定的程式,學生無所適從。

  2、講課無新意,詳略不得當,重結論輕過程。其表現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