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蝴蝶蘭蝴蝶蘭的習性

  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們的青睞,而蝴蝶蘭要怎麼養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蝴蝶蘭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蝴蝶蘭的養殖方法

  光度

  剛購買瓶苗的光照緩慢上升到5000 Lx,出瓶後由3000~5000 Lx,進入正常管理的5000~7000 Lx,Φ8.4cm的中苗要求光強10000~3000 Lx,Φ10.6cm的大苗要求15000~18000 Lx,促花時光強要求7000~8000 Lx,花芽萌發至花梗10~15cm時,光照由10000 Lx緩慢上升至14000 Lx,各暑期管理緩慢過渡。根據不同苗期光的需求,結合天氣狀況,通過內外遮光網的收縮來控制光強。

  溫度

  蝴蝶蘭大、中、小白天溫度要求基本相同,以不超過30℃為宜,夜間中小苗要求23℃,大苗要求20℃。促花時白天要求20~24℃,夜間17~20℃,第一朵花後白天25~28℃,夜溫20~22℃。溫度低時用加溫機加熱,溫度高時可用風機-水簾降溫。

  溼度

  營養生長階段溼度要求90%以上最佳,促花處理階段溼度要求70~80%,開花後溼度要求50%即可。用水簾通風及地面空間噴溼等措施可調控溼度。

  灌溉

  蝴蝶蘭的氣根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能吸收氧氣、養分、水分等,水分過多會造成窒息死根,因此蝴蝶蘭澆水應在見干時用細水灌淋,操作時儘量不讓水滯留在葉片凹處或生長點上,以防引起黴變或感染,灌到軟盆底孔有水溢位即可。蝴蝶蘭對水質的要求很重要,特別是水的總硬度和含鐵量兩個指標,總硬度低於50mg/L,鐵含量低於0.1mg/L。可將自來水放置1~2天后使用。澆水時注意乾溼交替,植株幹了再澆,切忌保持溼潤狀態。水溫與苗生長環境溫度保持一致,夏天上午越早澆水越好,冬天上午10點後澆水最宜。澆水前後及澆水時要檢查蘭株乾溼。正常澆水後,仍有部分蘭株乾枯缺水,葉片軟垂現象時,必須設法提高空氣溼度,切不可天天猛灌水。

  蝴蝶蘭的形態特徵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上面綠色,背面紫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釐米,寬3-6釐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

  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釐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釐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釐米,寬1.4-1.7釐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釐米,寬1.4-2.2釐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菱狀圓形,長2.7-3.4釐米,寬2.4-3.8釐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脈;脣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釐米,先端圓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釐米,寬1.4-1.7釐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條長8-18毫米的卷鬚,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釐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6月。

  蝴蝶蘭的生長習性

  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溼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溼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溼的環境下,高溫高溼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溼度範圍為60%~80%RH。

蝴蝶蘭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