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十八歲出門遠行

  十八歲那年你出了遠門了嗎?反正作者一直都沒有出過遠門,只能在書中尋找出過遠門的異類,感受一下出遠門的魅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僅供參考!

  原文節選

  那五個騎到我跟前時跳下了車,我很高興地迎了上去,問:“附近有旅店嗎?”

  他們沒有回答,而是問我:“車上裝的是什麼?”

  我說:“是蘋果。”

  他們五人推著自行車走到汽車旁,有兩個人爬到了汽車上,接著就翻下來十筐蘋果,下面三個人把筐蓋掀開往他們自己的筐裡倒。我一時間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情景讓我目瞪口呆。我明白過來就衝了上去,責問:“你們要幹什麼?”

  他們誰也沒理睬我,繼續倒蘋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個人的手喊道:“有人搶蘋果啦!”這時有一隻拳頭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來了,我被打出幾米遠。 爬起來用手一摸,鼻子軟塌塌地不是貼著而是掛在臉上了,鮮血像是傷心的眼淚一樣流。可當我看清打鐵那個身強力壯的大漢時,他們五人已經跨上自行車騎走了。

  司機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脣翻著大口喘氣,他剛才大概跑累了。他好像一點也不知道剛才的事。我朝他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可他根本沒注 意我在喊什麼,仍在慢慢地散步。我真想上去揍他一拳,也讓他的鼻子掛起來。我跑過去對著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他這才轉身我起來,我發 現他的表情越來越高興,我發現他是在看我的鼻子。

  這時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騎著自行車下來了,每輛車後都有兩隻大筐,騎車的人裡面有一些孩子。他們蜂擁而來,又立刻將汽車包圍。好些人跳到汽車 上面,於是裝蘋果的籮筐紛紛而下,蘋果從一些摔破的筐中像我的鼻血一樣流了出來。他們都發瘋般往自己筐中裝蘋果。才一瞬間工夫,車上的蘋果全到了地下。那 時有幾輛手扶拖拉機從坡上隆隆而下,拖拉機也停在汽車旁,跳下一幫大漢開始往拖拉機上裝蘋果,那些空了的籮筐一隻一隻被扔了出去。那時的蘋果已經滿地滾 了,所有人都像蛤蟆似地蹲著撿蘋果。

  我是在這個時候奮不顧身撲上去的,我大聲罵著:“強盜!”撲了上去。於是有無數拳腳前來迎接,我全身每個地方几乎同時捱了揍。我支撐著從地上 爬起來時,幾個孩子朝我擊來蘋果。蘋果撞在腦袋上碎了,但腦袋沒碎。我正要撲過去揍那些孩子,有一隻腳狠狠地踢在我腰部。我想叫喚一聲,可嘴巴一張卻沒有 聲音。我跌坐在地上,我再也爬不起來了,只能看著他們亂搶蘋果。我開始用眼睛去尋找那司機,這傢伙此刻正站在遠處朝我哈哈大笑,我便知道現在自己的模樣一 定比剛才的鼻子更精彩了。

  那個時候我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著這些使我憤怒極頂的一切。我最憤怒的是那個司機。

  坡上又下來了一些手扶拖拉機和自行車,他們也投入到這場浩劫中去。我看到地上的蘋果越來越少,看著一些人離去和一些人來到。來遲的人開始在汽 車上動手,我看著他們將車窗玻璃卸了下來,將輪胎卸了下來,又將木板橇了下來。輪胎被卸去後的汽車顯得特別垂頭喪氣,它趴在地上。一些孩子則去撿那些剛才 被扔出去的籮筐。我看著地上越來越乾淨,人也越來越少。可我那時只能看著了,因為我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坐在地上爬不起來,我只能讓目光走來走去。

  現在四周空蕩蕩了,只有一輛手扶拖拉機還停在趴著的汽車旁。有幾個人在汽車旁東瞧西望,是在看看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拿走。一陣後才一個一個爬到拖拉機上,於是拖拉機開動了。

  這時我看到那個司機也跳到拖拉機上去了,他在車斗裡坐下來後還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裡抱著的是我那個紅色*的揹包。他把我的揹包搶走了。揹包裡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錢,還有食品和書。可他把我的揹包搶走了。

  我看著拖拉機爬上了坡,然後就消失了,但仍能聽到它的聲音,可不一會連聲音都沒有了。四周一下了寂靜下來,天也開始黑下來。我仍在地上坐著,我這時又飢又冷,可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我在那裡坐了很久,然後才慢慢爬起來,我爬起來時很艱難,因為每動一下全身就劇烈地疼痛,但我還是爬了起來。我一拐一拐地走到汽車旁邊。那汽車的模樣真是慘極了,它遍體鱗傷地趴在那裡,我知道自己也是遍體鱗傷了。

  讀後感篇一

  看到這個標題,我想到的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出門遠行時發生的一些趣事兒,第一次深入接觸這個社會的興奮而複雜的心情,或者是受到了什麼刻骨銘心的震撼。看完全文後我才發現什麼也不是,但是的確讓我刻骨銘心, 我原來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

  小說一開篇,就如同一個夢的開始。突如其來,一個夢境、一個隨著起伏的海浪漂流的旅途開始了。似乎都沒怎麼準備好,路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在腳下延伸。

  遠行的意義有很多,其中一條便是“百聞不如一見”,於是作者寫道:“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們都不知道前面是何處,前面是否有旅店。他們都這樣告訴我:‘你走過去看吧。’我覺得他們說的太好了,我確實是在走過去看”。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地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個高處,中間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弧度。”多麼富有哲理的話啊。“我” 似乎有點像希臘神話裡終年推著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每次接近山頂,巨石都會因為他的體力不支而重新回到山腳。人生總是陷在這種荒謬的永無止境的追求之中,一直到最後一刻。這彷彿是這個夢裡對現實最忠實的折射。

  然後那輛汽車就出現了,像任何夢一樣,總有些東西會莫名其妙地闖進來。同時進入視線的還有那個把頭塞在車頭裡屁股上長著晚霞的司機。從此,更加夢囈般的情節和古怪的行為接二連三地發生了。

  那司機先是粗暴地對那少年說***,即使他抽了他的煙。可少年據理力爭上了車後,他的態度又來了個180度大轉變。先是一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的看著他,再是熱心地請他吃蘋果。他們竟然成為了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當汽車拋錨的時候,修不好車的司機在馬路中央做起了廣播操,而且認認真真一節不落。做完又繞著汽車小跑起來。後來有人來搶蘋果,任少年怎麼叫喊司機都好像聽不見,還在悠哉遊哉的散步。少年的鼻子被打得掛在了臉上,司機只會在遠處哈哈大笑。最後,司機抱著少年的揹包上了最後一輛拖拉機,還是哈哈大笑,最後揚長而去,消失在山坡盡頭。

  這樣的結局實在太荒謬了。如果說前面都是作者設下的謎團或懸念的話,最後總會把真相和盤托出吧。可是我們失望了,結局裡除了恐怖的笑聲沒有別的,或許它還稱不上是個結局,只是一個夢的尾聲,徹頭徹尾充滿著謎團和懸念。即使醒來,也無法將它們一一解開。且這樣的無謂的探索也只會是徒勞。每個人都可能有一種答案。

  離奇和詭異的情節把一切都置身於了一個異樣且獨立的空間,然而它還是有一定邏輯和條理的──少年最後終於還是找到了旅店,也是他的精神家園──那輛破爛而疲憊的汽車。他會覺得它的心還是暖和的,也就意味著少年的心也還是暖和的,沒有因為遭遇了暴力和拋棄而自暴自棄。我們也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安慰──不是一切都變得荒誕了,變得令人失望了。

  餘華自己說:“人類自身的膚淺來自經驗的侷限和對精神本質的疏遠,只有脫離常識,背棄現狀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邏輯,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實。”看似玄奧的話語,其實並不難理解:他認為現實中的真實並不真實,他所提倡的真實是現實中的我們認為的荒誕。他是用表面的荒誕來寫表面的真實,好讓我們看清真正的真實。這樣匠心獨運的手法,清晰思辨的哲學突破,讓我佩服萬分。

  連莫言也望塵莫及地說:“牙醫的生涯培養和發展了他的這種天性*,促使他像拔牙一樣把客觀事物中包涵的確定性*意義全部拔除了。於是,在他營造的文學口腔裡,剩下的只有血肉模糊的牙床,向人們昭示著牙齒們曾經存在過的幻影。”

  人們都說自己感受到了一種由悖謬的邏輯關係與清晰準確的動作構成的統一所產生的夢一樣的美麗。這突然讓我害怕起來,我覺得自己存在的這個世界好像就這樣崩塌了,被解構了,似乎什麼都可以發生,不需要任何解釋。彷彿另一個空間的大門剛剛在我的腦子裡洞開,那是一種由奇異的,如夢的,卻又不完全把客觀世界打亂的想像力構成的,讓人琢磨不透的空間。然而,令我驚喜的是,原本小說的開頭放到了最後──我歡快地衝出了家門,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這樣滿懷憧憬的青春之旅遇到醜惡的荒誕世事時產生的天壤之別的反差和劇烈的碰撞,無疑給這篇仿夢小說提供了更強的審美張力,令人回味無窮。

  篇二

  我們其中一部分人以後肯定是要走這條平凡之路的,所以我們很多人說我要安於一種平凡的生活。但是我們未曾追尋,又何言答案;未曾出發,又何言結束;未曾擁有,又何言失去;未曾歡笑,又何言哭泣;未曾輝煌,又何言平凡,所以,我覺得,真正的平凡並不是所謂的無慾無求,而是當我們在積極大膽的追求我們想要的生活之後,發現現實並不是這樣甚至是欺騙我們的時候,還可以坦然安寧地面對這種生活,這,就是平凡!

  在每一個狂熱而荒唐的年代,人們都有幾分癲狂,幾分狂笑,幾分愚蠢,幾分悲哀。要想在這個荒誕的世界生存下去的法則就是,倘若你沒有足夠強大的理效能量去對抗和改變,那麼,請帶著幽默,平靜地對待那些笑話投身荒誕並最終成為它——成為它的目的是化解它,併為自己找一個荒誕而生存下去的理由。

  18歲的青春即將遠去,但人生的平凡與精彩不僅僅在18歲,大膽奔跑向前,或荒誕,或可笑,唯有如此,方有可能收穫真正的18歲,真正的平凡。

  周蔚蔚 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