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萎縮是什麼原因呢

  事實上,牙齦萎縮是牙周疾病的一種症狀,嚴格來說並不能算一種疾病的名稱.那麼為什麼會牙齦萎縮呢? 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牙齦萎縮的原因

  一、內在因素的影響:牙齦營養不良,這種營養不良,最新發現是由於人成年***25歲後***後,牙齦通過消化系統吸收營養,尤其是維生素C的功能急劇退化,導致牙齦產生營養不良而開始萎縮。只是這時候萎縮症狀通常還不太明顯,大家都沒意識到而已,由於人體其他部位這時並不一定缺乏維C,只有口腔缺乏維C,所以是即使口服很多維C,也無法通過消化系統輸送到口腔令牙齦吸收,時間長了,牙齦也就不可避免地發生萎縮了。

  二、外部環境的影響:最新研究表面,由於現在各種食品裡面所含的各種激素影響,以及工作與生活中面臨的巨大心理壓力等因素,都很容易使口腔環境營養不良的狀況進一步惡化,具體表現為,牙齦萎縮的發病率逐年提升,發病年齡日趨低齡化,甚至很多人在25歲前就出現了較嚴重的牙齦萎縮。

  三、年齡因素引起的牙齦萎縮:生理性的萎縮是因為年齡增大產生的退行性變化。一般老年人都有會不同程度的牙齦萎縮,此種牙齦萎縮一般不用治療,只需減緩牙齦萎縮速度即可。

  牙齦萎縮的表現

  牙齦退縮後,臨床牙冠變長,根面暴露,遇冷、熱、甜等刺激時有牙本質過敏現象,甚至可引起牙髓炎。同時牙間隙增大,食物嵌塞,牙本質過敏。發生於前牙的牙齦退縮,會影響美觀。

  老年性牙周萎縮是全口牙槽骨高度均勻的降低,同時伴有牙齦的退縮,牙骨質暴露,臨床牙冠變長,而無明顯的區域性因素及炎症。牙槽骨的喪失和齦軟組織的退縮程度是一致的,牙齦、牙周纖維、牙槽骨仍保持其相互關係,患牙仍較穩固。早老性牙周萎縮可在年齡不相稱的年輕人口腔內發現上述相似現象,全口牙周均勻退縮區域性無明顯的刺激因素,原因不明,可能與全身因素有關。

  廢用性牙周萎縮,用X線攝片檢查發現牙周間隙狹窄,牙槽骨疏鬆,骨髓腔增大,硬骨板不清晰等缺乏功能性刺激的萎縮現象。

  機械性萎縮多見於橫向刷牙習慣的患者,發生於尖牙及雙尖牙頸部楔狀缺損。其他如有修復體壓迫,食物嵌塞等,可引起齦炎及牙周袋的形成。

  失用性萎縮患者口腔內可發現沒有咬嚼功能的牙齒如錯位牙,對頜牙缺失未及時修復、偏側咀嚼等。

  牙周炎所造成的牙齦萎縮,多見於牙周治療後或口腔衛生狀況改善後,牙周袋壁軟組織退縮,使牙根暴露。

  預防牙齦萎縮的方法

  1. 定期的口腔保健。保持牙齒清潔是延緩牙齦退縮的最有效的方法,定期洗牙亦顯得尤為重要。 200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辦公廳頒佈的《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提倡每年潔牙一次,是預防牙齦炎症的有效措施。已有牙周病症狀的患者,應及時接受系統牙周治療。

  2.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推薦使用毛軟,頂端圓鈍的牙刷。牙膏以含氟牙膏為佳,其中含的摩擦劑應粗細合適。同時要學會正確的刷牙姿勢,大多數人可採用豎刷法或短橫顫動法。配合使用牙縫刷、牙線以清理牙刷難以徹底清潔的牙間隙。避免使用牙籤,因為長期使用牙籤剔牙容易刺激牙間隙處牙齦乳頭的萎縮。

  豎刷法:就是將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齦和牙冠交界處,順著牙齒的方向稍微加壓,刷上牙時向下刷,刷下牙時向上刷,牙的內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在同一部位要反覆刷數次。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菌斑及軟垢,並能刺激牙齦,使牙齦外形保持正常。

  短橫顫動法:指的是時刷毛與牙齒成45度角,使牙刷毛的一部分進入牙齦與牙面之間的間隙,另一部分伸人牙縫內,來回做短距離的顫動。當刷咬合面時,刷毛應平放在牙面上,作前後短距離的顫動。每個部位可以刷2~3顆牙齒。將牙的內外側面都刷乾淨。這種方法雖然也是橫刷,但是由於是短距離的橫刷,基本在原來的位置作水平顫動,同大幅度的橫向相比,不會損傷牙齒頸部,也不容易損傷到牙齦。

  總之,要動作輕柔,不要用力過猛,但要重複相同的動作8~10次。牙齒的每個面都要刷到,特別是最靠後的磨牙,一定要把牙刷伸入進去刷。如果將前面的幾種方法結合起來應用,則效果會更好。每次刷完牙,如果不放心,還可以對著鏡子看一看是否乾淨了,只有認真對待,才能保證的效果。

  3. 到正規口腔醫院或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不要圖便宜和方便,在一些技術水平不高、操作不規範的小診所鑲牙,這也是產生不良修復體和充填體導致牙齦萎縮的主要原因。

  4.如覺得自己有個別牙發生異常移動,患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便對症處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牙齦退縮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