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養生的見解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底蘊積澱讓我們折服於中醫的神奇效果.有關養生,中醫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與評判標準。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中醫養生的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立春中醫養生見解

  立春,是傳統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春季是由寒轉暖,萬物生長的季節,同時也是傳染病、呼吸消化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過敏性疾病、精神病等容易復發和高發的時期。民間諺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如果在這個季節順應自然,合理養生,防病保健,那麼一定會給今後一年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打下堅實的基礎。

  調整起居防舊疾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處處湧動著勃勃生機。這是自然界強大的生命原動力的體現,這種生命力我們稱之為陽氣,藉助肝注入人體,衝擊身體的病灶,並將病邪驅趕體外,所以春季最容易舊疾復發。

  首先要調整好生活作息習慣。春日氣候暖和,人們應早臥早起,衣著寬鬆,多做戶外活動,呼吸清新空氣,舒展筋骨,多伸懶腰,可以流通血脈,增強機體對氣候的適應和調節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此外,老年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鍊。另外,春練不能空腹,鍛鍊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鍛鍊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鍊而誘發意外。

  乍暖乍寒須“春捂”

  何謂“春捂”?春季氣溫乍暖乍寒,人體面板血管舒張,汗孔鬆弛,如果突然驟減衣服,極易使風邪入內,引起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誘發腎炎、心肌炎等病。人們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切莫受涼,特別要注意背部保暖。尤其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千萬別把棉衣、毛衣麻利脫掉,要隨著氣溫升高逐漸減衣,多捂一捂,以免冷風侵襲。

  飲食清淡少吃酸

  春季為肝氣旺的時候,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多在春季頻繁發病的原因之一。而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氣更加亢奮,不利於身體。所以春季飲食調養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應選擇一些養肝、疏肝、健脾、理氣的食物和藥材。我們建議適當食用紅棗、蜂蜜、牛奶、豆漿、春筍、山藥等甘甜之品能加強脾的功能,以抵禦肝氣的侵犯。宜多食小白菜、青椒、西紅柿、胡蘿蔔、莧菜、薺菜、芹菜、捲心菜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

  精神養生戒暴怒

  從立春起,天氣轉暖,陽氣始發。此時,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也隨之上升,容易導致氣血逆亂,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人體氣血如自然界的流水一樣,需舒展暢通。所以,在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儘量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

  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藉助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理,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執行,得以祛病除疾。

  對中醫治療癌症的見解

  現在,人們往往“談癌色變”,其實,是大眾對癌症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而造成的一種恐慌心理。本文旨在能夠幫助大眾瞭解癌症、防治癌症.最終跨越癌症。

  腫瘤最早產生的是陽虛.陽氣虛了以後.慢慢就結成小塊兒,然後逐漸長大,成為影響人生命的東西。所以治療腫瘤,就找原點,要在陽氣上下工夫。

  首先保住病人的陽氣,不要讓他繼續再消耗,然後,想辦法把這個腫瘤慢慢縮小,使這個病人暫時和腫瘤共存。只有等到陽氣旺了,就可以攻下,把這個腫瘤打敗。

  現在,國外兩醫對放療、化療問題,都開始反思了。研究發現,放化療等手段刺激人體後,病人體內生長了一種叫異常生長因子二號的東兩。這個東西一旦抬頭,腫瘤就通過淋巴系統、血液系統等各個系統向全身擴散。因此,現在國外基本上都不主張做放、化療了,開始尋找替代療法,包括中醫療法。

  腫瘤病人能否搶救過來呢?西醫的放、化療,讓陽氣更虛,這時使用中藥,往往太晚了。若在腫瘤早期,中醫治療還差不多。因為不只說腫瘤,好多病,都不是馬上就得的,當你發現時,整個五臟氣血。都損傷得很嚴重。

  很多中醫學者將腫瘤將病因總結為以下幾項:

  1.人身各處,但凡一處陽氣不到便是病。

  陰陽的關係不是對等的。陽氣是主要的,陽主陰從。陽氣失於敷布,陰寒得以凝聚是腫瘤的基本病因病機。人之陽氣的多少取決於脾胃,元陽雖藏於腎.但要後天脾胃的滋養。如果進行中兩醫比較,西醫免疫系統的功能可以與中醫的脾勉強對應。大家都承認免疫系統是人體對腫瘤的最後一道防線。換言之,脾胃虛寒是易於發生腫瘤的體質型別。

  2.寒溼為患,十佔八九。

  損傷人體陽氣者,寒溼之邪最重,陽氣受損則易形成陰證。人體的津液精血靠陽氣的推動才能執行,寒溼傷陽則津液精血的執行緩慢甚至停滯,易於形成瘀血、痰溼、食積等有形之邪。有形之邪又會阻礙氣機,彤成惡性迴圈。因此,腫瘤患者除腫瘤本身表現出的諸多症狀以外,多數表現為口不渴,或渴不欲飲,或喜熱飲,手足厥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舌色淡或暗紫,舌體胖大.苔白膩而潤,脈沉細或緊硬等一派陽虛陰盛之象。

  有的腫瘤患者有口渴煩熱、惡熱、喜涼飲食、持續高熱或低熱不退等現象,此為假熱或標熱,不能把它作為辨證用藥的唯一證據而恣用寒涼。這種假熱源於真寒,寒主收引,阻遏氣機。氣機升降出入受阻,鬱而化熱。此時再用寒藥清熱,無異雪上加霜,則犯虛虛實實之戒。

  3.情志內傷

  薛立齋的《外科樞要》認為:肉瘤之生,始於“鬱結傷脾”。根據對很多腫瘤患者的瞭解,他們中大多數人有情志事件的刺激,有的病人治療後效果不錯,但由於精神的刺激又使病情加重。憂恚則氣結,氣結則陽氣不通.陽氣不通則出現在何髒何經絡,則腫瘤就有可能發生在何處。

  中醫男女養生獨到見解

  1、生男生女,誰主沉浮

  生男生女這件事,自古就有說法

  古人說:“陰血先至,陽精後衝,血開裹精,精入為骨,而男形成矣。陽精先入,陰血後參,精開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陰血先至,是指女子的性高潮在前,男子的性高潮在後,這就叫“血開裹精”,生男孩兒的概率就高,一般說來,女人元氣足,則性高潮快;元氣不足,精少,則性高潮慢、或無。如果男子先興奮,而女子的反應特別慢,陽氣不充足,那麼男子先達到性高潮,女子的性高潮在後,精散後會裹住血,因為女子是以血為主的,血在裡面自然生女孩兒的概率就高。也就是說,古人認為生男生女這件事情,跟夫妻的元氣及情緒有關。

  由於男女的年齡也跟元氣有關,則對生男生女也有些影響,如果“父少母老,產女必羸”;就是說父親要比母親年輕的話,一般容易生產羸弱的女孩子,“母壯父衰,生男必弱”,如果母親身體強壯,父親身體偏孱弱的話,容易生男孩,同時男孩的身體也相對偏弱。針對這樣的孩子,中醫認為,補羸女則養血健脾,補弱男應壯脾節慾。

  西方醫學對生男孩兒還是生女孩兒也有一些說法。比如說,他們認為如果母親是鹼性體質,就更易生男孩兒;如果母親是酸性體質,就更易生女孩兒。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性生活太過頻繁的話,容易生女孩兒,因為性生活頻繁容易導致體質偏弱,體質弱就容易生女孩;而如果比較寡慾、節慾,生男孩兒的機率就會大。

  說句實在話,生男還是生女這個問題,無論是中國古代醫學,還是西方現代醫學,觀點正確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胎神的意願在哪裡?而這個是沒法掌控的,用唯心的說法就是誰願意到你這肚子裡待著,我們無從知曉。生男生女都一樣,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愛的結晶,我們給孩子以愛,而得到的是更多的愛。

  2、男女動情,子孫繁茂

  傳統文化認為,男人為陽,代表生生不息,在行為方式上就應該主動;女人為陰,女子的德行就是厚德載物,能夠寬容忍耐,在行為方式上屬於被動的一方。陰陽合抱,才是完美的圓。

  因此說,凡是陽性的東西都主動,凡是陰性的都主靜。男女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男人一般都在說事,很少坐在一起談情,所以男人自然要比女人想得長遠一些。男人說事是有邏輯性的,這一步,下一步,再下一步,這事該怎麼辦,等等。而女人呢,是在談情。情是什麼,情就是眼前的事,不長遠的事。女人最想要保護的是她的孩子,為了孩子女人可以只顧眼前利益,女人只要現在讓她的孩子活下去就可以。從這點來說,其實女人是有大無畏犧牲精神的,不是為她自己,是為她的孩子。

  因此,如果女子不察丈夫之意,男子不曉婦人之性,彼此之間互不理解,就無法通達人倫之道和生育繼嗣之理。

  所謂“察丈夫之意”,就是要知道男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家庭對男人的意義,他視家庭為心靈的港灣,在這裡他有尊嚴、有愛、有脆弱,渴望被婦人仰慕,並且這個女人可以不斷地示弱來激發他的男子氣概……男子也要通曉婦人之性,女人渴望愛、渴望被關注,渴望體貼……夫妻和睦了家庭就會和和美美。就像古人說的:“夫妻恩愛契合則生恭敬,恭敬則富貴長命,而子孫蕃育。”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彼此對生活心存感恩,情感交流順暢,家庭內部阻力減到最低,自然富貴長命,子孫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