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解答歷史材料分析題

  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答,總體上可分為兩大步驟:一是讀懂材料;二是審清題目。

  讀懂材料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弄清材料的含義和觀點。

  仔細閱讀每一則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說什麼、說了幾層含義,或材料對什麼歷史事件發表了見解,並歸納出有幾種見解。這是解題的基礎。

  其次,深挖材料,還原歷史背景。這是解題的關鍵,它決定了答案的來源。

  下面小編教你

  材料解析題是歷史試卷中的重要題型,它主要是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分析和綜合歸納能力,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要求較高,由於材料題注重對學生能力方面的考查,因此不少學生對這種題型頗感頭痛。不少同學反映材料解析題解答起來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答題往往切不中要害,失分較多。其實材料解析題也並非不可捉摸,而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一套實際有效的解題方法,無論多複雜的問題也能解決。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怎樣解答材料解析題談一些看法。

  一、答案簡明扼要,書寫格式規範

  材料解析題答案要儘量簡潔,題目怎麼問就怎麼答,直截了當,點到為止。答案的多少可以參考問題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得詳細一點,絕對不能為了使答案完整無缺或要點不被遺漏,不管題目是否要求而大量增補內容,濫加發揮,這樣只能是畫蛇添足,弄巧成拙。在答題的格式上也要注意做到按提問的順序來回答,不可顛三倒四;答案在文字表達上應該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表述準確。

  另外,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是先閱讀材料後看問題的習慣,這樣並不好,材料解析題也和其它文字表述題一樣,第一步應該是審題,首先弄清題目的要求,弄清要回答的問題,然後再去讀材料,因為問題往往可以給我們提供相關的解題資訊。未審清題目要求和方向的情況下閱讀材料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浪費時間,審清題目後,帶著問題讀材料會使思路清晰明確。還有就是很多同學在解答材料解析題時,習慣於先讀或只讀正文而忽視材料的出處、註釋等,其實有很多材料題提示性的隱含資訊就隱藏在不被注意的“角落”之中。

  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學習當然也不例外。在平常的學習中做到多觀察、多思考,善於發現和總結規律,掌握各類題型的解題分析方法,有助於提高自己的解題速度和效率。

  二、瞭解材料的形式和特點,總結解答技巧

  材料解析題所選擇的材料概括起來可分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圖片材料三大類。文字材料主要是從經典著作、歷史文獻、名人名言、碑文、報刊、文學作品等內容中節選出來的,雖然不同文學典籍、史書對同一個事件的描述,所選擇的語言、文字可能會有較大的差別,但它們之間肯定會有相關聯的地方,因而解答此類題目時,應注意在材料與課本相關內容之間尋找共性內容。對於這類材料要求學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獲取有效資訊,分析問題、提煉觀點或從中選取有效資訊支援自己的觀點。表格材料是通過各種資料構成的科學性、系統性極強的材料,它具有直觀、簡明的特點,但也存在枯燥、表面化的缺憾。這就要求學生通過表面枯燥的資料,發掘其所反映的歷史本質,對資料進行系統地分析或多角度多層面的理解,使之與教材有機結合。圖片材料能夠直觀、形象、生動地反映歷史事件,主要考查學生通過圖片來觀察分析歷史事件,收集資訊來了解圖案,進一步加深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的能力,圖片材料的圖下註解和圖上標記對我們的答題有很大幫助,絕對不能忽視,答題時要針對問題,結合所學知識,通過讀圖,挖掘出圖片中隱含的有效資訊幫忙答題。

  三、聯絡課本分析材料,綜合思考組織答案

  “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是材料解析題的重要特徵,以材料中的問題為切入點,重點分析材料,弄清材料所述的內容是答案的關鍵。解答材料解析的第一步就是明確材料的內容,避免出現方向失誤,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找出相關的有用資訊也就是隱藏在材料深層中的對答題有一定提示作用的內容。試題中所選的材料必定與課本有不可分割的聯絡,關鍵在於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材料與課本的相關內容中尋找相似點。答題時既不能完全脫離材料也不能只“忠於”材料而脫離課本,材料是“鑰匙”,課本才是“根本”,做題時要合理地把握二者之間的度。在組織答案時,不能侷限於一個或幾個點上,要全面考慮,很多材料解析題都是以材料中的“點”考查所有相關內容的。只有在充分分析材料並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後,才能得出一個全面、準確的答案,有些題目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資訊,進行概括、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