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一節體育課

  體育課是學校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客觀的評價一節體育課?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各級各類學校積極進行研究並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並以摸索掌握到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思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已佔主體,已經成為新的課程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形形色色,活躍的課堂氣氛,小組合作愈演愈烈,如何去評價一節體育課,如何去提高一節課的教學質量,是否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全盤否定呢?經過不斷地實驗,不斷地探索,我對課程改革有了新的認識,如何去評價一節體育課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一堂好的體育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教師如何去匯入這堂新課,在這一堂課設計的幾個環節教師應如何去進行銜接,在每一個環節中,教師應該如何去引導學生,如何去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學生怎樣去自主練習、合作練習,學生如何去創新、如何去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應該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會怎樣回答,如何去處理意想不到的問題,怎樣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就是所謂的"備教材、備學生"。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根據課的內容,確立本節課的指導思想制定好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要不大不小,學生要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太低,學生不需要經過努力就可以達到,那麼就激發不了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制定太高,學生經過努力也達不到目標,那麼就會打擊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要有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並且要確切,要從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相結合,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教育,進行引導,如何去組織學生練習,如何去正確的評價學生,是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生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主要過程。 1、準備活動要充分,要有針對性,要為課的內容打好基礎,最好在配樂的形式下進行練習,內容要以遊戲化與韻律舞蹈相結合,準備活動不但要做好學生的生理準備,同時還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練習難度和要求要適度,增強學生練習的信心,創造和諧地練習氣氛與環境,教學方法、練習形式和教學手段要變換,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教學內容要遊戲化,或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一節課的教學其實就是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的,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就是演員,學生的活動就是在教師的導演下進行練習的。教師在課堂上要精講,隊行調動要少,學生在課堂上要多想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