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靈山之行遊記作文

  林蔭小道,九丈瀑布,花繁葉茂……一切都是那麼淋漓盡致。山澗小溪,索橋深谷,名勝古蹟……一切都讓人們流連忘返,在心中烙下一幅靈秀的畫卷——靈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靈山遊記

  靈山之行,是機遇也是挑戰,是肉體上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痛苦,更是種另類的體驗與感悟。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受益其所不能,一路之上,是孟子在激勵我。

  古今之成大事也,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望盡天涯路。”

  一路之上,是王靜安在激勵我。

  古今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者,是蘇軾在激勵我。

  登上銅頂,我體會到了李白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啟示;我感受到了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情懷;我感受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消的氣概。我感受到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藐渺,歸思難收……

  在路上,我體會到了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辛。如果按此路程算,八十里乘以三百六十五天乘以三年等於八萬七千六百里,遠遠超過了當年二萬五千裡,雖然我的路較平坦,途中沒有飛機大炮的攔截。紅軍之所以長征,是搏擊,李德在第五次反圍剿上失利,屬於領導者的錯誤。而我們的領導指揮得當,此次靈山之行,是為了培養出奮鬥三年,搏擊高考的信心和毅力。

  此次靈山之行,使我受益匪淺,將影響我一生。

  靈山遊記

  林蔭小道,九丈瀑布,花繁葉茂……一切都是那麼淋漓盡致。山澗小溪,索橋深谷,名勝古蹟……一切都讓人們流連忘返,在心中烙下一幅靈秀的畫卷——靈山。

  天空一片白茫茫的,微風與斜雨輕輕撫弄著車窗“啪啪”作響。在這種斜風細雨中來登山是再好不過得了。忽的,一種“嘩啦啦”的聲音由遠而近,不用說靈山到了。穿過一座紅漆白磚的城門。看到了十八尊羅漢石像,十八個羅漢像形態各異,各有專長。近看栩栩如生,遠看好似真人。剛走過十八尊羅漢像,就有一個巨大的蓮花池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我並不著急慢慢地欣賞著,讓它自己展現在我面前。蓮花池由從大到小的蓮花圍成了一個圓,而在蓮花的上方便是一個巨大的噴水柱,最上面則是一個巨大的從雲中伸出的手和一個玉瓶,真乃令人歎為觀止,巧奪天工。原來,這手是觀音之手,玉瓶也是觀音之玉瓶。淨水從雲中傾瀉而下,其勢氣真是奪人心魄。

  一陣微風吹過,雲霧漸漸散去,我們走進了神祕又幽靜的靈山。首先在我們眼前的是“黑白道”。“黑白道”寓意人生好壞,警示世人。走出黑白道,剛進山,滿眼就被綠色充滿。岩石是綠的,水是綠的,連光也是綠的,是那麼溫和。踏著青苔路,順著小溪一路而上,循著先人的足跡,和鳥蟲鳴叫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暢遊名勝靈山寺,投幣取一心之願;佛光普照,照人心亮堂。入靈山,聞一水聲,便匆忙循聲而去。路遇一石有九尺方圓,上方刻一盤龍,化作九,謂之“九龍石”。聲勢大,翻一巨石,便可觀其景。一瀑布從數丈高的懸崖飛落至深潭之中,好個飛瀑流濺。溪寬,水急,聲大,耳鳴心怕腳下震之,水花飛濺,水霧繚繞。定睛一看,潭中有一塊巨石,傳為觀音打坐之福地。拾級再上,見一廣場,場中端站十二生肖,面貌各異,形態逼真,近看口吐甘泉,人畏之怕之。不久,便已登頂。金頂之上風之大,峽之深,不可言語。旁有茶園,清香撲鼻,輕拈一葉,沁人心脾,令人心醉。此雖好,卻寒風刺骨,不久便別路下山。路遇一墓,狀似蓮,墓誌銘贊其死者,潔之,明之,愛之。此乃靈山寺一任住持之墓,法號蓮花大師。過一浮橋,其又有“福橋”之稱。浮橋過後。見一雕像,乃明太祖朱元璋,高大雄偉,漢白玉砌成令人崇敬。

  綠霧映百花,清風伴柳霞,澗水冷而清,幽靜無前後。瀑布索橋,奇蹟古勝,一切皆靈山。這次靈山之旅雖已結束,我卻久久不能忘懷

  靈山之行

  每當在電腦上或電視上看到國外的景觀,我總會陶醉在其中。可是我不知道,在中國有更多外國沒有的名勝古蹟。因為它們蘊藏的是中國不朽的精神!靈山,就凝聚了多少人民的智慧與力量啊!

  滿懷著激動的心情踏進了靈山勝境,抬頭的那一霎那,我怔住了。那麼豪華,那麼氣派,它不足以用這些詞來形容,幾乎是完美。

  靈山的看點很多:百子戲佛、轉經筒、降魔浮壁······而我記憶最深刻的便是九龍灌浴和梵宮了。

  上午10:00到了,我期待已久的“九龍灌浴”在一片歡呼聲開始了。音樂響起,九龍開始噴水了,細細的,纏綿著。與此同時,九龍上方的蓮花正在慢慢開屏,它向外一點一點的擴張著,直到完全展開,從中露出一個娃娃,頭髮一縷一縷,耳朵又大又長,好可愛啊!原來,它就是人們敬仰的“釋迦牟尼佛”小時候是樣子。四面的噴泉開始噴水了,一股股湧流向佛灑去,釋迦牟尼佛轉動起來,轉了一圈後泉水落下,蓮花合攏,音樂停止。節目結束。

  隨後來到了久仰的梵宮,它可是17億人民幣打造出來的。它的外形像泰姬陵,白色的外表築造了它典雅的內涵,步入這座豪氣的宮殿,我覺得這是仙境。穿上鞋套,漫步其中,連瓷磚都那麼詩意,滑滑的,倒映著頭頂精美構畫的圖案,論談會座的蓮花座可隨意升高,頂上像蜂窩,變著色。當我想到外國友人在這感嘆時,我為中國自豪!

  靈山,是中國的精神象徵,我為靈山驕傲,更為中國精神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