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新手收藏的六道檻

  新手在入門古玩的時候有一些挑戰,被稱為六道檻,具體是哪些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新手古玩收藏的六道檻,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古玩收藏的六道檻

  門檻之一

  很難找到願意指導和引領入門的老師。在古玩領域中,古玩商人看的多、經手多、買的賣的多。在長期的買賣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古玩界中鑑別眼力最好的群體。但是一般內行的商家,第一不給別人鑑定,第二不教不帶學生,這便給剛入門或者尋找老師學習收藏的人,造成一定的難度。雖然沒有行家或老師引導,也能夠逐步入門,但是所付出的時間和經濟代價是十分高昂的,在入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走很多彎路。解決這一難點的方法是,放下身價抱著虛心的態度,尋找願意幫助和引匯入行的老師。

  門檻之二

  雖然大量的書並且經常實踐,但是實踐中所看到的大部分是贗品,從來沒有從行家或真正懂行的商家手中有機會看到真古玩。由於沒有學習和確認真古玩的機會,因此只能在地攤市場中進行實踐。而地攤市場中,絕大部分是一些偽品破爛。本身又不具備相應的識別能力,只能根據自身的感覺盲目無助地進行摸索實踐。這種沒有針對性和目的的實踐,永遠也不會真正地幫助您進入收藏領域。解決這一難點的關鍵是,必須能夠找到實實在在看到古董真品的機會,並且進行認真的考查和識別,從而掌握真品的特徵。要想真正能夠看到真品,除了館藏實物,便是通過行家或商家手中來了解古董真品。因為一般來說,真古董都控制在行家商家手裡,要找到學習機會就必須融入商界,廣交朋友,通過上手真品古董,來達到學習的機會和掌握真古董的目的。

  門檻之三

  前輩們經常講,認識古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點即通,沒有悟性一輩子也不入門。對悟性的解剖,實際上指的是每個人的文化素質,如果具備了綜合素質,當行家講解時便能夠很快地理解,而理解能力的快慢決定一個人的文化水平。特別是對古董的真偽鑑別,如果從實質上認識真偽古董就必須懂得材料學、工藝學以及其他科技領域的基本常識,有了這些基本的知識才能夠真正懂得和認識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也許你會說,在古玩領域也有很多人沒有文化,為什麼幾年後也懂得古玩了。實際上這部分人是通過多年的實踐只從感覺意識方面掌握了一些辨偽要領,只能識別而不能解釋,同時也只能憑經驗大概進行真偽的判斷,不講理由也不講證據。能夠做到辨偽,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論所產生的悟性。一些人能夠掌握某些辨偽經驗,是在金錢利益的刺激下形成的,這種知識是淺薄的有侷限性的。

  門檻之四

  古玩難在它的廣泛性和複雜性。在民間流散和市場中,從來沒見過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古董太多太多了。有的博物館沒有,資料中都沒有記載。因此沒有對照器物,同時也不知何時、何地出土。對這類古董很難進行論證。

  門檻之五

  對初進入收藏領域的人們,難在找不到真正的明白人,更分不清哪些人是真正的行家,哪些人是假行家。這對投資收藏的人們是至關重要的。它決定著收藏的成敗。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方法,識別行家的真假要經過對真假古董混合後篩選的測試,並且能夠進行真偽理論答辯,能夠被市場所接受。

  門檻之六

  對於古玩商和收藏者來說最難控制的是心態。高超的行家都不可避免地打眼看錯。但是有些行家打眼不是技術問題,並不是不懂得真假,而是當時的心態不正確。這種不正確心態的表現主要是:第一,看到好、少、精、奇、絕的古董不冷靜,出於愛好,看到好的便容易欣喜若狂,失去自制力。第二,從經濟利益出發,認為此古董是能夠賺大錢的,從而失去理智,利慾薰心,而事後心態逐漸平和以後,便發現當時沒有做到仔細考查,認真研究,買到了偽品。這種心態無論商人還是收藏者都比較難控制。

  古玩在收藏時應儘量避免的物件

  一是無法判斷是否是真品,像書畫、陶瓷,還有現在熱炒的紫砂壺等,多半要判斷它是某人的作品***或某一時期的某一窯燒製***才有價值,如果不是某人的作品,就幾乎毫無價值。因此,對這類古玩的收藏要特別注意,如果無法判斷它是真品的話,千萬不要收藏。

  二是大量製造的東西,儘管有時也有美的地方,因為它們有時候也都是經由高明的專家設計出來的造型,它們雖可以稱為藝術品,卻因為存世量大,當前不會有太大的增值空間。

  三是普通古玩,瓷器中普通的小碟子、小湯匙、小碗,玉器中的瑱塞,甚至素璧、帶鉤,髮簪等都可算是普通古玩,最好不要購藏。

  四是不討人喜歡的古玩,比如蛾、蝸牛、毛蟲等一般人不太喜歡的東西,雖然是玉雕,但還是很少有人會喜歡,因此最好不要購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