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這年我們高三

  這一年或許是你讀書最努力的一年,這一年或許是你作業最多的一年,這一年或許是你最充實的一年。勵志,這年我們高三!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精美勵志文章:勵志 這年我們高三!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 這年我們高三篇一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大家說,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高三時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在戰壕裡摸爬滾打,期待著勝利的號角吹響。這一年,時間最終會風乾寫滿字跡的試卷,卻難以吹散你我的記憶。

  這一年我們習慣了在天朦朧的時候起床、習慣了帶著惺鬆的睡眼洗臉、刷牙、習慣了懶的吃早餐就帶著課本直奔學校,邊走著邊咒罵著可惡的教育制度並計算著距離星期天的時間;滿腦子的睡意直想讓自己在鈴聲響起的那一刻睡去,把書堆的高高地,假裝低著頭看書,卻在頭放在書上的一剎那安然睡去——即使是冬天,也感覺睡覺是溫暖的……醒來後,看著高考的倒計時,無奈的用冷水洗把臉;看看課程表,數學、英語、物理;就是沒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電腦;計劃著在語文課小憩一會、計劃著在英語課上完成未完成的物理作業;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喜歡在桌上寫滿自己的青春誓言、喜歡在牆上寫下自己的無奈、喜歡在下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喜歡在吃飯的時間裡去操場投兩把籃球、看看自己好久沒看的雜誌、報紙、喜歡站在陽臺上望著樓下走過的女生,並大肆的點評一番、喜歡一群哥們在一起起轟一番發洩一下自己青春的無奈、喜歡在教室的後排小聲的討論著NBA.足球.F1;喜歡在樓梯口和自己喜歡的那個他***她***來個刻意的不期而遇;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為了一道物理題我們可以熬上一個晚字習,為了請教一道題目我們可以忘記放學的鈴聲~~~ 害怕著每一次的考試,卻又期待著每一次考試,害怕成績的宣佈,卻又期待著成績的宣佈,假裝不關心自己的成績,卻在沒人的時候把牆上的成績排名一遍又一遍,對哥們說:晚飯我不想吃,你自己去吃吧!然後自己回到教室啃著數學題。對父母說:爸、媽,我等一等就睡。卻在夜裡一、二點的時候匍伏在桌上呼呼睡去,對自己說:下次考試如果再不進步,爺就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進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卻從來沒有停止流過;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習慣了早上五點多一點起床,習慣了早上六點鐘上學,習慣了中午花很少的時間吃很有營養的午餐,習慣了晚字習十點放學而大家都沒有離去,習慣了夜裡在宿舍打手電筒看書……

  一轉眼我們即將告別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習慣變得那麼的不習慣。

  我們曾經堅信,自己的青春會在高三結束的那一刻得到釋放,以為自己迎來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們卻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漬,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寫滿作業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經在牆上寫下的詩,想回到高三教室聽聽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繞樑不捨離去,想見見一起從黑色六月走過的哥們,想見見上課不忍心將你從睡夢中吵醒的老師……

  想著將來在大學裡揮霍著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總是有種想流淚的衝動,即將逝去的高三歲月,永遠是我們心中關於青春的最美好回憶。那個誰……記得“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嗎?

  勵志 這年我們高三篇二

  當你正百無聊賴時,大約是在你正為好像永遠都提不上去的分數焦頭爛額時,大約是在你漸漸體會倒計時牌的分量而煩躁不安時,大約是此時的某個課間班長剛剛費力地分發完一摞報紙,你看到了這篇完成於北大小西門外溫暖的肯德基裡的文章。

  此時的你會是怎樣的狀態呢?和你分享一下我高三下學期的狀態:富有節奏感,每天的生活像一個特工一樣井井有條;心平氣和,已經好久沒有著急或是生氣過了;充滿驚喜,每天都在思考中午吃什麼,接著又會思考晚上吃什麼,偶爾會想想宵夜吃什麼。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生活狀態和自己相去甚遠,那麼請相信我,第一,我沒有說謊,我的小夥伴都可以作證;第二,這篇文章會向你證明,高三的生活真的可以這樣,你的也可以。

  品味中途,此生僅有直到今天,身邊仍有許多人抱怨著高三的水生火熱。"高三很苦"這樣的句子,在高三前、高三時、高三後都能聽到。我時常想說"不解"云云,但是看著寫這些話的作者一臉認真而悲哀的表情,話到嘴邊又只能嚥下,但最終還是不能認同。

  於我,高三永遠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青春階段,論其最特殊之處充其量就是價效比較高,造成的影響會比其他的日子大那麼一點。而高三生活的真正意義更像是一種體驗,高三被大家炒得如此沸沸揚揚,一定要抓緊時間探其究竟,好好體會下大家嘴裡的"水生火熱"到底是怎樣一副可憎的面目。

  抱著一種"體驗"的心態來看高三,我格外喜歡看大家爭奪倒計時牌上的特殊數字:222、22、2……體驗的極致是高考前我與好友的一句戲言:"考完英語一定要申請去上廁所,體驗一下上廁所還有人護送的級別待遇,這輩子就這一次機會了!"當然這最終並未成行,高考畢竟是高考,玩笑歸玩笑,還是要認真對待,大家也一定不要有嘗試之心。

  每當遇到作業壓力陡增、考試手感不順的時候,"體驗"就成為了一句金玉良言。"你想知道高三作業最多能多到什麼程度嗎?""你想知道大家常說的高三低迷期是什麼感受嗎?""你想試一試高三的刷題能有多瘋狂嗎?"云云,瞬間能夠將極不願面對的情況轉換為截然不同的一個回答:"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走過路過必定不會錯過。"但是"體驗"絕不是為了應付高三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說辭。

  我一直以體驗的心態對待著生活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痛苦也好、快樂也好,凡事總有新鮮的一面,那麼這就是一種體驗,就像從未從高空落下的人想要通過笨豬跳感受生命的極限。很多難以越過的坎兒,或是欣喜若狂的愉悅,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欲罷不能,正是因為不曾經歷過。那麼為何不把高潮與低谷等同對待呢?體驗式地生活會讓自己在情緒波動最大的時候找到一絲柔和:大風大浪也不過是生命的一隅,站在十年之後看看也就是萬花筒中的一點色彩,所以即使當時百感交集也不必過分當真,能在大喜大悲中保持一絲平靜恰是生命中最動人的感觸。我堅信著這一點。

  高三是很容易激發心中波瀾壯闊的時段,因而我更在意"體驗"的難能可貴。回頭想想,如果人生是翻山越嶺,那麼高三也無非是爬了一段坡,並非登臨人生頂峰,將這輩子的一切都踩在腳下。這段坡正是體驗欲頻頻的一段路,何不華麗麗地爽一把?

  前路漫漫,瀟瀟灑灑"高考並非絕頂,也許連青城山都不如。"這是我最願意分享的一段心路歷程。高考會為你已走過的學習道路作結,曾以博觀為重,今或專攻一方;高考會決定你今後的四年在哪裡度過,和誰有緣相見,留下怎樣一段還能屬於青春的故事;高考會上報紙、登頭條,會有警戒線,會有金屬探測儀,會有專屬於你的條形碼,會有《天利38套》都不曾刊載的真題。然而,那又怎樣?高考只是宣告高中三年的結束,就像中考、小升初、幼兒園結業。高考有四張考卷,六門科目,九個小時,高考也只是一場考試!

  高三的你,或是昨天高三的我,正經歷著自己美好的17、18歲,人生大概剛剛走了四、五分之一不到。來時充滿新奇,我們從一無所知慢慢認識了這個世界;前路漫長精彩,還有各種各樣的驚喜、暗淡、忙碌、閒暇我們未曾經歷。說到底,高三就是高中的第三年,為青春作小結,開啟人生新的一頁,何必斤斤計較。我抱著這樣的心態,在高考的前一夜酣然入眠,直到被鬧鐘吵醒,才滿不情願地離開了自己的床。考試第二天的理綜有些不盡人意,剎那間我才意識到這是高中的最後一場考試,多麼可惜。

  這樣的心態,一定有人宣揚過,但是就如我在這裡寫得再真誠,也會被扣上"你有底氣當然不怕"的帽子一樣,也許你並不能接受。我從不否認關於底氣的論述,我也認同,只有有底氣時內心才是真的坦蕩蕩。但是,我更認同,底氣與否不僅僅在於自己是否強大,還在於活得是否瀟灑。

  用自己喜歡的歌作為鬧鈴,讓它每天伴你度過最不願睜眼的那一刻;選一條自己喜歡的路,沿路數一數有多少人被你甩在身後;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討論午餐的取捨,然後在推諉中決定誰來最後拍板;在中午抽出十分鐘溜達一圈,去小賣部購進一點水資源;美美地打個20分鐘的小盹兒,為自己的腦袋充好值應對下午的南征北戰;某節晚自習後約上兩個夥伴去操場拉拉單槓放放風;夜深人靜,累了困了就放下手裡的書,也許伴隨著溫柔的旋律結束一天的疲憊。

  這就是生活,以前是,將來是,高三也如此。高三也可以讓每天都充滿生活氣息,也可以開開心心、瀟瀟灑灑。"慢慢來,不著急。"這份淡定本來就是一種底氣,"考得好不好是那次考試的事,高三我可是快快活活地過來的,也沒有遺憾。"此時不搏,更待何時原本文藝的小標題突然變得如此老生常談,會不會感到不習慣?體驗與淡定是我對高三最大的見解,但是這也確乎不夠。第三點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卻不可缺失:體驗也好,淡定也罷,最終落到實處的還是實打實的一筆一劃。高三可以很開心,很灑脫,但高三也一定要拼過,才是真正經歷過。

  我們其實錯過了很多拼搏的機會。初中、高一、高二,原本都是用來作為學生,認認真真的,無論這是痛苦還是快樂,都是此時應該有的故事,但是我們往往都錯過了。像高三這樣全情投入,在高三之前的任何階段都很難真正做到。

  這並非不好,我一直認為這樣的生活是最正常的方式,算是走了一趟主流的青春。但高三確實是最後一次認真拼搏的機會。小小透露一點兒大學的時光:大學不是天堂,每天大多仍是早出晚歸,馬不停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更多的情況要考慮;要轉換更多的角色,在不同的地方為不同的事情奔波;做很多選擇,走自己的路,和每個人都有相同,但又都不盡相同。換言之,就是再沒有完完全全為埋頭學習而投入一切的機會***當然也可以做這樣的選擇,但是在大學這樣一個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環境,全情投入學習也會漸漸從主流走向非主流。人生總是要發展的,雖然一生都在學習,但是在不同階段學習的比重會有很大差異***。

  因而我更在意老生常談的"更待何時",其實哪裡是"更待何時",是"再無此時"!

  "拼搏"這個行為,我們往往不願意去真正踐行,因為它不是必須的,同時如果去做往往會令人感到痛苦。一個"拼"字就好像是要把整個人都用完、抽空,這樣的感受怕是誰都不想體會。但是,真正有過這樣經歷的人一定不會為如此的過程和結果而後悔。我經常懷念的高中時光,正是自己最累最忙的那一段日子***雖然不是高三***,我深深記得那時的精疲力竭但又強行打起精神,記得把自己的每時每刻都奉獻給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雖然身邊的同學大多都在享受自己的悠閒生活。不是我有自虐的傾向,也不是我熱愛痛苦,而是拼搏就是這樣一個遠遠看上去面目可憎、但認真經歷過又會覺得刻骨銘心的東西。

  很多人說"此時不搏",為的是拼搏之後的結果,把話說完應該是"此時不搏,就考不上好大學"。我寫這句話確是另一種態度:"此時不搏,以後想起來會後悔:我的高三被狗吃了麼?"所以才要抓住機會。如果滿不在乎,那就放手不管好了,但是在將來大家笑談起高三的一把辛酸淚時,真的不擔心會感到遺憾嗎?

  說到底,高三就是一個正在登頂山峰的過程。這是一段將來不再會有的時光,所以要好好珍惜,感受其中最後的酸甜苦辣;但這又並不是人生的最後一戰,所以也不必那麼緊張不安,瀟瀟灑灑這也是生活。

  如果這是高三,你還會為高考心力交瘁麼?結果很重要,又不那麼重要,也許滿頭白髮的時候給晚輩們講起,嘴角會劃過一絲狡黠的笑:"高三過"。

  勵志 這年我們高三篇三

  你可以一天上九節課兩節晚自習,你可以一天寫完兩支筆芯做至少三套卷子,你可以早起十分鐘晚睡十分鐘記幾個單詞和成語,你可以用玩手機的時間弄懂一道數學題、用看雜誌的時間寫完一篇英語閱讀,你可以把K歌看電影聚會打遊戲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總有人比你努力,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

  高考報考人數915萬人,其中907.7萬人不與你在同省。同省中其中1萬人已被保送,2千人對大學後就業沒信心不參加高考,8千人是裸考,9千人不能正常發揮,1千人會遲到,4.2萬人不和你考一個學校,剩下1000人,630水平不如你,369個會產生心理問題。你的對手只剩自己!

  不管你有再多的興趣愛好,再多的社會關係,再深的對努力學習的厭惡之感,在你青春期的某一個時間點,你都會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高過所有,你要無欲則剛你要學會孤獨,你要把自己逼出最大的潛能。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麼努力向上爬,要麼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淖裡,這就是生活。

  六點起床很困難,背單詞很困難,靜下心很困難……但是總有一些人,五點可以起床,一天背六課單詞,耐心讀完一本書。

  誰也沒有超能力,但是自己可以決定一天去做什麼事情。你以為沒有了路,事實上路可能就在前方一點點。那些比自己強大的人都在拼命,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停下腳步?

  如果你想在高考後換一部新的手機。買一臺電腦。去看一次演唱會。享受一次單人旅行。每天早上能睡到自然醒。

  不用為寫不完的作業發愁。不必再聽父母的嘮叨。自信地說我出去玩了。拉著戀人的手在街上瘋癲。碰到班主任反而拉得更緊。

  那麼,去努力吧。至少18歲的暑假需要你。

  你想考哪所大學?

  別說什麼只是做夢的話。高考把最後一年發了狠一下考了一本的數不勝數,你不試試,怎麼知道未來到底是怎樣?

  你想不想在十年後,甚至更久後,在街上或者任何地方遇到自己曾經暗戀過的某某,曾經嘲笑過你看不起的同學,曾經跟你說你永遠不可能有出息的老師,曾經狠狠拒絕你因為你不夠漂亮不夠優秀的男生。

  曾經連正眼都沒看過你一眼的那些所謂優等生,都可以驕傲的揚起頭笑著說看老子現在就是過得比你好,你還在奔波還在為生活擔憂,但是我早就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希望有那麼一刻,那麼一天,那就拿起你的書本吧!任何偉大的夢想不可能從幻想裡出來,而任何光輝的時刻必定從一分一秒的努力裡得來。

  人腦有無限的潛力,一個人的大腦如果完全被開發的話據說可以記住26國語言,4000多本圖書的全部內容。

  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愛因斯坦也僅僅只開發了12%而已所以別以自己蠢為藉口你要是真的發狠了你是不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誰又會知道!

  沒有人會讓你輸,除非你不想贏!

  對,我嘴上說我很討厭學習,說真的,我也搞不懂那些二次三角函式學了到底有什麼屁用,我同意柯景騰說的:“十年後我的生活中一定沒有數學LOGO,但是我仍然可以活得很好。”

  但這並不是你不學習的理由,說句俗的啊,你生在中國,在中國這個應試教育中成績才是王道沒有成績你把頭昂起來時都會沒有底氣你蠢嗎?不!那為什麼不好好學?

  你想象一下,當你成績很好很好那些老師都來討好你時你可以驕傲的對他們不屑一顧甚至比中指,還可以暗叫,叫你們看不起老子,是一件多麼爽的事情。

  如果在幾十年後我能再次遇到你不管是在富豪會所還是陰暗的地下室或者是公共廁所我都希望能夠認出你不論你臉上的容顏改變了多少我都願你能夠留住心裡善良的模樣。

  不要被這個世界同化得不剩一點閃光!

  親愛的,分數不夠打擊你嗎,期末考場坐的舒服嗎?補作業不累嗎?每次決心認真拼三分鐘熱度不假嗎?罵年級前五腦殘心裡不舒服習慣了嗎?手機不離手!微信微博人人更新你變美變帥肚子飽了嗎?等著心愛的人沒心思學習手機聊天你們會結婚嗎?清醒點親愛的,別忘了答應自己的夢想別傻了。

  那不是你要走的路!

  只要你成績好了,你爸媽就看你順眼,你幹什麼都支援都不管;一旦成績不理想了,爸媽看你幹什麼都不爽,處處找你事為難你,然後扯出很多沒聯絡的陳年往事。

  所以你看成績還可以避免好多家庭矛盾多好啊!

  學習其實並不是那麼討厭的事情啊,當你背完了整整幾頁的政治歷語文,別人問你你可以自信的倒背如流收穫了別人崇拜的眼神時,當你為了一道數學物理化學題目糾結了整整半天但是最後解出來,被同學老師表揚時,當你中考高考完可以安心的在家等通知書不用向別人一樣擔心受怕,被家長親戚鼓勵時,當你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時間談戀愛都不怕爸爸媽媽罵,可以理直氣壯的把成績單一甩過去時,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誰都想當個優秀的人。

  他們行,我也行!

  既然學不死,就往死了學。你以為你花一個小時被一課單詞會死嗎?你以為你花兩個小時只做一道數學題會死嗎?你以為把你搞得頭大的文言文會殺死你嗎?你以為三個小時背不下來近代史的大綱嗎?你以為這些會讓你死嗎?既然學不死你,那有什麼好怕的!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讀書吧做題吧,做煩了做瘋了就把書扔了,冷靜一兩秒再撿回來繼續看。周而復始這就是簡單枯燥的學習,為了能封住那些三姑六婆的嘴!為了自己十年後不後悔!為了老媽鬢上出現的白髮!

  為了老爸應酬時被酒灌壞的胃,為了未來能夠毫無顧忌的說:我的高中,可是血淚史!可一秒都沒有虛度。

  我知道,我知道,學習很好很好也許真的不會很有錢,很有勢,但是你覺得大字不識幾個,英文只會說Hi,表面上過著看得過去的生活,實際一無所有真的很好麼?

  說真的,沒文化真可怕,我也知道真的很難堅持!

  還記得高中生物書上那個21三體綜合症的孩子嘛?他叫陳峰,20年後,他已經是中國民航大學,機場學院二年級的研究生,什麼都無法阻擋他成功的腳步。所以說多一條染色體算什麼,奮鬥吧少年!

  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犯下的錯誤會積累,獲得的成功會消失;植物大戰殭屍告訴我們:須常調整狀態,方能應付不同挑戰;憤怒的小鳥告訴我們:有時沉下身心,是為了飛的更高;跑跑卡丁車告訴我們:永遠別覺得時間還多,可浪費;水果忍者告訴我們:水果與***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

  你現在一無所有,但意味著:你有無限可能!

  奇蹟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你的爸爸媽媽正在為你們奮鬥,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要只因一次挫敗,就忘記你原先決定想達到的遠方!如果你覺得現在走的辛苦,那就證明你在走——上!坡 !路!

  當你在前進的道路上,永遠有一群***跟著你,盼著你跌倒,等著你失敗,看你的笑話。所以你必須拼命奔跑,永不言敗。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無論失敗多少次,只要還活著,就不能放棄。

  力未盡,氣未絕,心未死,不棄不餒,持之以恆。

  成績不是全部學歷不是全部。成功沒有模式,只是自己能夠甘心,能夠不太對不起他人。

  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就像你永遠無法預測什麼時候牙會疼,什麼時候你會成功,你不能急,你必須堅信,你是最棒的,獨一無二的。

  不服,就是我們繼續戰鬥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