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溫度檢測軟體有哪些

  天氣熱了,電腦執行時硬體溫度也會變高,那麼應該如何檢測硬體溫度呢?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款硬體溫度檢測軟體。

  EVEREST***原名AIDA32***

  一個測試軟硬體系統資訊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每一個方面的資訊。支援近4000款主機板,300多種顯示卡,支援對並口/串列埠/USB這些PNP裝置的檢測,支援對各式各樣的處理器的偵測。

  Everest旗艦版軟體LOGO

  Everest功能還是比較強大的,它能檢測好多項硬體指標,例如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處理器、硬碟等裝置的BIOS日期,頻率,引數。

  Everest也是比較常用的驗機軟體

  溫度、電壓監視一目瞭然

  EVEREST Ultimate Edition 是目前最新的EVEREST,和 EVEREST Home Edition ,EVEREST Professional等版本相比都要強大,也強過其他所有即時檢測軟體。可以顯示更多的專案,識別更多的新硬體和進行更多的測試,可在工作列即時顯示5項溫度電壓資訊等。

  除了溫度監視,還提供有簡單的效能測試,例如記憶體與快取測試,系統穩定性測試等等。

  魯大師:

  曾經傳聞是優化大師的進化版,原名Z武器,不過魯大師也確實深受使用者們的喜愛,原因是功能全,介面友好,檢測能力強,非常適合對電腦不太懂的消費者使用。

  魯大師和360的介面比較相像

  魯大師也同樣提供硬體檢測的功能

  魯大師能夠比較準確的顯示CPU,顯示卡,主機板,硬碟,風扇等溫度和引數,並且還一一識別其資訊和品牌,提供小小的測試以及對系統提供優化,修復等功能,借優化大師的名氣,使用者群還是比較龐大的。

  Core Temp:

  Core Temp是一款小巧精緻、實用可靠的處理器核心溫度識別工具,只有一個EXE可執行檔案。它能直接讀取Intel和AMD各種處理器的數字熱敏感測器的資訊,從而提供更精確的溫度數值,而且能單獨顯示每個核心的情況。

  Core Temp是一款比較低調的軟體

  相對前兩款軟體來說,Core Temp相對提供的功能就顯得少很多,不過Core Temp還能做小小的測試,自動識別核心數和執行緒數,負載考核CPU的溫度和穩定性。

  第四:CPUID HW Monitor

  CPUID HW Monitor是一款不太注重宣傳的溫控軟體,但知名度還不算太低,它直接調取感測器的資訊以獲取晶片的溫度。

  羅列的還是比較詳細的

  從上圖看到處理器4200+以及兩顆核心的溫度,以及顯示卡HD 2600XT,還有硬碟,以及工作電壓和風扇的情況都給比較詳細,並且軟體風格非常飄逸,清新自然,比較乾淨。

  Real Temp

  Real Temp是一款Intel專用的溫控軟體,它的體積特別小,僅為100多KB,因為只識別Intel的處理器,所以資料庫相對較小,對各款處理器識別的比較準確。

  Intel御用檢測軟體

  從軟體截圖上看功能絲毫沒有因為軟體體積而縮水,可以設定顯示核心的數量,以及顏色,還有電壓,裝置報警溫度,甚至可以設定GPU的報警溫度,軟體同樣也是乾淨利落,可惜只是Intel專用軟體,無法檢測AMD的處理器。

  System Information Viewer:

  System Information Viewer一般被縮寫為SIV,這是一款小巧但功能很全面的軟體,啟動軟體之後立刻將您的所有資訊都列舉了出來。

  比較全面的監測

  SIV可以將操作環境,賬戶,版本,處理器,主機板,記憶體的頻率,引數,各個硬體的工作電壓,處理器溫度,型號,引數以及指令集是最詳細的, 而且還可以進行一些測試,不過這個軟體也是鮮為人知的。

  SpeedFAN:

  SpeedFAN也是一種比較經典的溫控軟體,一樣也是可以檢測出系統的資訊。

  SpeedFAN軟體介面

  SpeedFAN不但可以檢測出每一顆核心的溫度,系統資訊,主機板溫度,硬碟型號等,還支援風扇調速,這一點是一般CPU溫控軟體做不到的,它的原理是增加對應的FAN介面的電壓而達到增加風扇轉數。

  優化大師:

  其實優化大師和Z武器以及現在的魯大師,是同出自“魯大師”魯錦之手,在過去的幾年中和超級兔子一起風靡整個系統軟體界。

  優化大師除了優化系統同時也提供溫度檢測

  優化大師是2000年時代的系統優化軟體,提供有各種硬體資訊的監測,溫度,還有優化方案,升級建議,還可以清理垃圾軟體,系統垃圾,備份驅動,遮蔽和刪除惡意軟體,功能比較強大。

  USDM:

  USDM也是一款不太知名的軟體,但不出名不代表不好用。

  USDM是起步比較早的軟體之

  提供控制,硬體資訊,以及供電資訊,非常直觀在在軟體的右下角顯示,分別顯示系統三個風扇介面獲得的轉速資訊,核心電壓等資訊。不過介面不太友好,並且功能稍微有些單一,即使簡練乾淨,但知道它並且使用它的人少之又少。

  BIOS:

  其實最好的溫控軟體不需要藉助第三方,BIOS就是最好的檢視軟體,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必須重啟之後才能看到,在系統中不能即時檢視。

  BIOS介面簡單明瞭權威

  BIOS是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在控制權交給OS之前一直是由BIOS系統來控制,實質上溫控軟體也是調取的BIOS檢測的資訊,所以BIOS是最最最簡單明瞭的檢測系統,硬體系統的許可權是高於軟體系統的,所以任何軟體的優先級別都改不過BIOS,調好BIOS,你能獲得更好更穩定的系統。

  不要讓高溫困擾著您的愛機:

  溫度即使達不到燒壞的溫度,但是已經影響到處理器甚至別的晶片的處理結果,在高溫下因為電晶體體質不一,所以比較容易造成錯誤而宕機。

  一個良好的散熱體系,需要很多方面的優化,例如夏天儘量不要超頻,並且標稱電壓一般都是比較富裕的,可以稍微往下下調0.1V電壓,購買比較高檔的風扇,上圖就是本編輯的愛機,使用的就是TT V1,並且北橋加裝一個輔助風扇,可以給海盜船記憶體和技嘉北橋同時散熱,創新X-FI音效卡底下也加裝一枚九州風神F80絢藍風扇,TT V1的風向是往機箱後面吹,這樣就從機箱的底部到電源的下側形成一個良好的風道,這樣散熱效果才能好,另外處理器和TT V1之間也塗了不厚但是相當均勻的一層矽脂,室溫25度的情況下處理器和主機板記憶體硬碟均保持在35度以下,效果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