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如何形成的

  膽囊息肉伴隨臨床症狀包括腹痛、陣發性嘔吐、腹脹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無臨床症狀,僅在B超查體時發現病變。而大多數患者主要表現為間歇性右上腹不適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個別病例有膽絞痛。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膽囊息肉的相關知識。

  :

  飲食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也是引發膽囊息肉的重要誘因之一.因為肝臟分泌膽汁以及膽囊儲存並吸收、排空膽汁受飲食狀態影響和調節.長期飲食不規律、熬夜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容易導致膽汁分泌、膽囊收縮失去規律,久而久之功能失調,導致膽汁淤積,排洩障礙。

  膽囊息肉大部分是因為膽囊壁上的巨噬細胞吞食膽汁中的膽固醇結晶後聚積而形成的,經常多個同時存在。膽囊息肉還可能是因為膽汁分泌多,膽囊營養不足,所以當膽汁成分發生改變,膽囊過度濃縮膽汁的時候,膽囊就被腐蝕壞了,出現炎症,也就是膽囊炎,久之膽囊壁不能癒合,就形成息肉。

  膽囊息肉多發生於23-55歲的人群,男性的發病率要高於女性,很多人患有膽囊息肉時都沒有症狀,只是在體檢時偶爾發現。膽囊息肉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導致膽汁在膽囊內濃縮,從而導致膽囊息肉的發生。

  經常的飲酒和經常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人群,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社會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壓力較大,經常出現情緒波動較大,煩燥易怒,情緒抑鬱,日常活動較少,經常熬夜及生活不規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膽囊息肉。,排洩障礙。

  如何治療膽囊息肉:

  主要涉及到對膽囊息肉良惡性的判定,從而做到早期發現惡性病變及癌前病變,早期手術切除。

  1.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及手術指徵

  ***1***膽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學者已認為膽囊息肉的大小與其良惡性有關。小的膽囊息肉***直徑<10mm***,已被發現其絕大多數為良性病變,且可以保持許多年不發生變化。對於大的膽囊息肉則提示惡性病變。

  ***2***年齡在膽囊息肉患者中膽囊腺瘤及膽囊癌的平均年齡以及膽囊息肉直徑明顯要比非腫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數目、形態單發、廣基的息肉易癌變。膽囊息肉的惡性病變傾向發生在年齡大,單發,大的膽囊息肉。

  ***4***合併膽囊結石膽囊癌與膽囊結石之間的關係已比較明確,部分膽囊癌患者可同時合併膽囊結石,結石的長期刺激可促使膽囊上皮細胞增生而引發癌變。因此結石存在增加膽囊癌變危險性。

  ***5***伴隨臨床症狀惡性的膽囊息肉更傾向於伴隨的臨床症狀。

  綜合以上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對於年輕的膽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徑小***以10mm為界***又完全沒有症狀,則沒有必要手術;對於年輕的膽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徑小且僅有消化不良症狀***腹脹、噯氣等***,可以保守治療。而具有明顯膽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膽結石,行膽囊切除;對於息肉直徑>10mm,又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應及早行膽囊切除。而對於息肉直徑<10mm,並且不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可以觀察,定期行超聲探查。

  2.手術治療

  對於息肉直徑小於10mm、多個、有蒂的膽囊息肉患者,提示病變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首選。而對於息肉直徑>10mm,又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提示為腫瘤性息肉,應行常規開腹膽囊切除術。術中常規行冰凍切片,以明確病理類別。如為癌性息肉,腫瘤侷限於黏膜時可行單純膽囊切除術;一旦腫瘤侵及肌層,就需要行擴大切除術,包括膽囊床肝臟楔形切除,淋巴結清掃。

  膽囊息肉樣病變外科處理上雖然存在不少爭議,但總的來說,膽囊息肉直徑>10mm,年齡>50歲,單發,廣基以及合併膽囊結石,已被認為是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可以根據這些危險因素來選取適宜手術的患者。對於直徑<10mm且無臨床症狀的膽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聲探查,如發現異常,則行預防性手術切除。

  膽囊息肉的預防:

  按時吃早餐***早餐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

  膽汁由肝臟產生,並在膽囊內進行貯存及濃縮,當消化需要時便會由膽囊排出。並且,膽汁具有分解及消化食物的作用,尤以早晨分泌量大;堅持吃早餐***尤其是按時進食***,可使膽汁得到有效利用,以進行有效迴圈,便可預防膽囊息肉。

  飲食要規律、早餐要吃好

  規律飲食、吃好早餐對膽囊息肉患者極其重要。人體內肝臟主管分泌膽汁,分泌的膽汁儲存入膽囊內,而膽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則晚上分泌的膽汁利用不上,存留於膽囊內,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時間過長,即可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禁酒及含酒精類飲料

  酒精在體內主要通過肝臟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損傷肝功能,引起肝膽功能失調,使膽汁的分泌、排出過程紊亂,從而刺激膽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來的息肉增長、變大,增加膽囊息肉的癌變係數。

  低膽固醇飲食

  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加重肝膽的代謝、清理負擔,並引起多餘的膽固醇在膽囊壁結晶、積聚和沉澱,從而形成息肉,尤其是晚上,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品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類、動物內臟等食品。食物以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軟飯為主,如各種粥類、麵條、麵包、餅乾、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纖維蔬菜和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