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四季養生竅門

  根據四季變化來調整自己的作息,順應自然,能夠改善睡眠質量,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複。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2.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髮”,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3. 目常運

  閤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閤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複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4.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複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5.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鬚髮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6. 漱玉津

  ①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

  ② 口微微合上,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裡,圍繞上下顎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儘量想象將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

  7. 面常洗

  搓手36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面,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圈。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8.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複。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女性食療養生方法

  1.紅棗桂圓黑米粥

  材料:糯米50克,黑米30克,紅棗10粒,桂圓20粒。

  做法:紅棗用清水浸泡。糯米和黑米也用清水浸泡洗淨,桂圓剝去外殼洗淨備用。鍋內膽加入適量的清水煮開,放入紅棗和桂圓,再放入糯米和黑米。加蓋大火煮上10分鐘,然後把內膽鍋放入外鍋中加蓋燜之40分鐘,食用的時候可隨意加入紅糖。

  功效: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的功效,對於少年白髮,婦女產後虛弱,病後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2.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300克,小米100克。

  做法:南瓜洗淨,切開去子,再切成小塊;小米淘洗乾淨。鍋置火上,加適量清水煮沸,放入小米。南瓜塊,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煮至米爛,南瓜熟透、粥粘稠即可。

  功效:南瓜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脾虛氣弱、營養不良、肺癰、水火燙傷者。小米能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可用於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胃納欠佳者進補。所以南瓜小米粥適合血氣虧損、身體虛弱者。

  3.山藥紅棗糯米粥

  材料:山藥10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山藥洗淨削皮切塊,將糯米、紅棗洗淨後與山藥一起放入鍋中,加水共煮,先武火煮開再轉文火慢煮,至粥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藥紅棗糯米粥可健脾補氣、養血補血、養胃和中,常服可健脾養胃。

  4.玫瑰紅棗粥

  材料:黑米、白米、紅糖、紅棗十顆、藥用玫瑰十幾朵。

  做法:將黑米白米按1:1的比例,洗淨,加水浸泡一夜。將米倒入電飯鍋中,加開水熬煮。等待粥煮開時,將紅棗洗淨去核,切成丁,藥用玫瑰花苞去蒂,將花瓣分開,備用;粥煮開後,將紅棗加入一同熬煮,至米粒漲開,煮至粘稠時,將紅糖放入,溶化,起鍋前將藥用玫瑰花瓣撒入,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玫瑰調理月經、祛斑防皺。紅棗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護肝明目等療效。紅糖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5.當歸紅棗粥

  材料:當歸15克、紅棗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當歸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水200克,先煎濃汁100克,去渣取汁,與粳米、紅棗和白糖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

  功效:此粥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痛、眩暈及便祕等症。

  6.牛奶大棗粥

  材料:純牛奶500毫升、大棗4-6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將大米與大棗洗淨,大棗切成小塊;把大米和大棗放入鍋中,加清水用大火燒開,調成小火煮成粥;加入純牛奶,再燒開即可食。

  功效:此粥可補氣血、健脾胃、安神,適用於體虛、氣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等症。

  7.紅薯甜粥

  材料:紅薯150克,粳米50克,烏梅肉25克,糖適量。

  做法:將紅薯削去外皮,洗淨後切成丁,放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備用;烏梅肉洗淨,切成小塊待用。粳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放在盆內,加上清水250毫升,上屜蒸10分鐘,取出。鍋內放入蒸好的粳米,再加入清水600毫升、紅薯丁和烏梅肉,中火煮至濃稠,放入糖煮深化即可。

  功效: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此粥可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的作用。

  8.雞肉皮蛋粥

  材料:雞肉200克,皮蛋2個,粳米200~300克,姜、蔥、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加水煲成濃汁,用濃汁與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雞肉,加適量的調味品。

  功效:這款粥有補益氣血、滋養五臟、開胃生津的作用,適用於氣血虧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