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千年鱉

  民間有“千年烏龜萬年鱉”的說法,可見龜類的壽命是很長的。一、兩百年壽命的甲魚也許很多人都見過,但是三百年、四百年的呢?有見識過的人就很少了吧。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來看一下這隻千年鱉的厲害。希望大家喜歡!

  

  在我國,雖然有兩大長河——長江和黃河。但是有些水生物種,我國也少有見聞。其中斑鱉,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們通常生活在長江流域和紅河流域的淡水區域。近幾年來,有發現了有部分斑鱉體形巨大,體重可以達到100公斤以上。它們曾廣泛分佈於中國長江下游和太湖地區,雲南地區以及越南北部一部分地區。更有人發現世界上最大的老鱉竟然出現在這裡!

  截止1990年代末,由於人類活動大量增加以及傳統中藥對龜鱉殼的巨大需求,斑鱉的種群數量迅速下降。目前這一物種僅存4只已知個體,兩隻生活在越南,還有兩隻就在蘇州動物園。2011年底,越南河內,世界上最後僅存的4只斑鱉個體中的一隻,被發現並保護起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甲魚肉中含有一種抵擋人體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質,常食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吃適量甲魚有利於產婦身體恢復及提高母乳質量。科學家實驗還證明,甲魚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和提高機體免疫的功能。甲魚中含鐵質、葉酸等,能旺盛造血功能,有助於提高運動員的耐力和恢復疲憊。

  這隻巨鱉身長約1.2米,十幾年前就已經生活在該放生池內,平時很少會浮出水面,在晚上偶爾可以聽見其發出的叫聲。至於具體是什麼時候被人放生於該寺放生池已經無法查實。專家初步判斷,該鱉之所以浮出水面應該與泉州這幾天的氣候炎熱有關係,但具體原因和巨鱉基本情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甲魚的人越來越多,甲魚營養豐富,被當作滋補食品。甲魚對多種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孕婦、產後腹瀉及失眠、消化功能差的人不要多吃***,但一定要食用活的甲魚,現吃現宰。新鮮甲魚的腹甲***由一塊塊軟組織連結而成***是乳白色的。如果腹甲顏色變成褐紅或淺紅色,或者變綠變黑都說明甲魚已不新鮮,不是自然死掉,就是被蚊蟲叮咬過,甲魚的蛋白質變了質,人吃了這種甲魚對身體極為有害。

  鱉的生活習性

  食物

  鱉是變溫動物,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喜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中。常浮到水面,伸出吻尖進行呼吸,也常在陸地活動晒背。鱉對外界溫度變化十分敏感,生活規律與外界溫度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10~12℃時,鱉進入冬眠,杭嘉湖地區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後是鱉的 冬眠期。春季水溫上升到15℃左右時,從冬眠中逐漸甦醒並開始攝食。20℃以上時,雌雄鱉進行 交配產卵。鱉有護卵的習性.產卵後會在產卵地不遠的水中守護.以防天敵傷害.25~30℃是鱉攝食生長的最適溫度範圍,也是人工養殖的最好季節。超過33℃時,尋洞“避暑”。人工養殖中,因鱉生性好鬥,大小鱉不宜混養。

  群體間恃強凌弱現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時會殘食同類。

  鱉的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髒。鱉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鱉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

  在自然環境中,甲魚喜歡棲息於水質清潔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風平浪靜的白天常趴在 向陽的岸邊晒太陽***俗稱晒背***,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體表的致病菌,促進受傷體表的癒合,通過晒背提高體溫,促進食物消化。生性機敏.有輕微的驚動就會迅速的潛入水底一動不動.並且有判斷逃跑路徑的能力。

  生長繁殖

  鱉自然生長緩慢,一年中生長期僅6個月,因此生長髮育慢,並隨各地氣候條件、飼養技術而異。一般飼養條件下,當年稚鱉體重可達5~10克,2齡鱉達50~100克,3齡鱉100~200克,4齡鱉400~500克,5齡600克以上。因此,採用不加溫的“常規養殖法”, 養殖週期長達4~5年,如採取“加溫養殖法”,養殖週期可縮短1~2年。

  鱉的人工繁殖

  由於鱉是卵生動物,卵在無親體保護條件下孵化,孵化期長。因此儘管鱉的繁殖力強,但是天然環境中,由 於受到多種敵害,病菌侵襲不良氣候的影響,其孵化年、成活率較低。採用人工繁殖,可大大提高孵化率,縮短孵化期,為人工鱉提供充足的種苗。

  ***一***繁殖習性:水溫20℃以上時,開始發情產卵,每年的4~8月為產卵季節,盛產期溫度為28~34℃,產卵常在深夜進行。產卵時雌鱉爬上岸,尋找隱蔽無積水,地勢高的沙泥場地,挖穴產卵。產卵後扒蓋穴後離去。每隻雌鱉每年一般可產卵3~4批,每批產卵10個左右。

  ***二***親鱉的選擇:幾達到 性成熟年齡,可用來繁殖的雌雄個體為親鱉。親鱉的年齡和體重也是要考慮的,鱉的性成熟年齡4~5齡,個體500克左右,剛成熟的鱉個體少、懷卵量少、產出的鱉大小不勻。故選留的親鱉體重為1公斤,年齡4~7齡較好。從外形看。應選擇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體表光滑,個體肥大,行動敏捷的個體。選留親鱉,還必須準確判斷,使雌雄比例適當。可以根據外部特徵加以鑑別,雌雄比例一般以4:1為好。用來吃的話很有營養 不過建議大家不要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