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藥物過敏急救措施介紹

  藥物過敏在生活中並不少見,藥物過敏危害是非常大的,對於藥物過敏應該馬上進行急救,那麼面板藥物過敏如何急救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面板藥物過敏急救措施

  1、若有過敏的情況立即停止用藥

  一旦發生藥物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此藥,並儘快送醫院治療或搶救,離醫院遠的可先就地治療並搶救。然後送醫院進一步檢查與處置。

  2、採用肌肉注射或者靜脈給藥的方法

  如果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應給抗組織胺藥物,肌肉注射或靜脈給藥,如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維生素c、地塞米松、賽庚啶、撲爾敏、敏迪、息斯敏、皮炎平霜、1%氫化可的鬆軟膏、樟腦酊等。

  3、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應立即搶救

  如果患者出現氣短、面色蒼白、手足冰涼、血壓下降等表現,應立即送往醫院急救。在去醫院之前,要迅速設法讓患者就地平躺,讓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釦、確保呼吸通暢。如能採取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例如,清除口鼻內分泌物、吸氧,更利於休克者的病情緩解。

  4、給患者以有利的條件

  給患者以有利的條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順利地渡過其自限性的病程,如臥床休息、飲食富於營養,保持適宜冷暖環境,預防繼發感染等。

  5、加強排洩的方法排出藥物

  酌情采用瀉劑、利尿劑,以期促進體內藥物的排出。

  判斷藥物過敏反應的方法

  1、判斷藥物過敏的藥史

  最常見引發藥物過敏的藥物主要有:抗生素類:青黴素、鏈黴素、氨苄青黴素、氯黴素、土黴素等;磺胺類;解熱、鎮痛類:如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催眠藥、鎮靜藥與抗癲癇藥;如魯米那、眠爾通、泰爾登、苯妥英鈉等;異種血清製劑及疫苗等:如破傷風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

  2、發生藥物過敏前常有一定的潛伏期

  首次用藥過敏多在4~20天內發生。重複用藥,則常在24小時內發生。尤其是以前未曾服用過的藥物,服用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出現過敏則需高度懷疑。

  3、藥物過敏的皮疹形態多種多樣

  有固定性紅斑、麻疹樣紅斑、猩紅熱樣紅斑、蕁麻疹樣,多形紅斑樣、大皰性表皮鬆解形或剝脫性皮炎型等。皮疹一般伴隨較為嚴重的瘙癢。除固定性紅斑和蕁麻疹樣藥物過敏外,其他各類藥物過敏均為對稱和全身分佈,皮疹發紅、色澤鮮豔。有時可有粘膜損害。皮疹一般先從面頸部開始,依次波及上肢、軀幹和下肢,或伴有畏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輕的停藥後皮疹逐漸消退,病情嚴重者有生命危險。因此,一旦您懷疑身患藥物過敏,需及時赴醫院請專科醫生處理。

  藥物過敏反應的誤區

  1、藥量小的就不會過敏

  這是將藥物過敏與藥物毒副作用混為一談。藥物的毒副作用可通過減少用量而減輕,但藥物過敏反應的決定因素是藥物本身,與劑量無關。例如對破傷風 抗毒素皮試陽性者,臨床上常採用小劑量分批註射,但事後絕大多數人均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過敏反應。有的患者即便是聞到青黴素的氣味也能引發過敏性休克。

  2、用過的藥不會引起過敏反應

  易被人忽視的是,以往曾用過或經常用但從未引起過敏的藥物也可能引起過敏。再者所用藥物的廠家不同、同一廠家所生產藥物的批次不同***藥物內所含雜質不同***,這些都能成為引發過敏的誘因。所以,青黴素之類的藥物沒有連續用藥而再用時,都必須重做過敏試驗。

  3、中藥的使用不會引起過敏

  有人認為只有西藥才會引起過敏,中藥不會過敏。誠然臨床引起過敏反應者以化學合成藥物為多,如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毒素與血清、鎮靜催眠藥 等。然而,有些中草藥亦可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發生休克、剝脫性皮炎等。近年來報道較多的有穿心蓮、大青葉、板藍根等中成藥,其過敏表現以蕁麻疹和固定藥疹 最常見。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