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會脫肛

  患上脫肛的朋友非常普及,但是仍有很多患者對他的病因不太瞭解。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腹壓增加,因長期前列腺肥大、膀胱結石、慢性咳嗽等持續性增加腹壓的疾病,便直腸粘膜下層組織鬆弛,粘膜與肌層分離,導致脫肛。

  二、Ⅲ期痔瘡,肛直腸息肉、肛直腸腫瘤等病症,經常脫出導致肛管括約肌鬆弛,並將直腸粘膜向下牽引。亦有見於內環切術後,損及肛管面板,形成直腸粘膜外露脫垂。

  三、先天不足,發育不全,直腸缺乏周圍軟組織。及骶骨彎度的支援。

  四、病久體弱,營養不良或久瀉久痢,使坐骨直腸窩的脂肪被吸收,直腸失去扶持。

  五、氣血衰退,年邁機體衰弱,婦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鬆弛,不易固攝,膀胱結石、慢性咳嗽等持續性增加腹壓的疾病,使直腸黏膜下層組織鬆弛,黏膜與肌層分離,導致脫肛。

  脫肛應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直腸脫垂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對預防該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一般治療

  幼兒直腸脫垂有自愈的可能,應注意縮短排便時間,便後立即將脫出直腸復位,取俯臥位,用膠布固定雙臀等。成人也應積極治療便祕、咳嗽等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脫垂程度和手術治療後復發。

  2.藥物治療

  將硬化劑注射到脫垂部位的黏膜下層內,使黏膜與肌層產生無菌性炎症,粘連固定。常用硬化劑為5%石炭酸植物油、5%鹽酸奎寧尿素水溶液。對兒童與老人療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復發。

  3.手術治療

  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的手術方法很多,各有優缺點和不同的複發率。手術途徑有4種:經腹部、經會陰、經腹會陰和經骶部。前兩種途徑應用較多。

  脫肛的緩解方法

  1.要及時治療腹瀉以及感染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對兒童腹瀉及痢疾要尤其重視。

  2.多食蔬菜,防止便祕。

  3.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用力排便。

  4.應積極預防和治療百日咳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能增加腹壓的疾病。

  5.要適當注意休息。

  6.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