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真善美的優美散文

  人們常說,擁有真善美的心靈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篇一:弘揚真善美

  愛心,是個美好的詞,可是,什麼是真正的愛心呢?眼睛,這也許是對盲人的一種遺失的美好,有許多正常人也比不上盲人,因為盲人習慣用心當眼睛來觀察著世界這啊這生活,而正常人只會單純,用眼去看,在世界上有好也有壞,所有事都是相互的,但只要你用心去感受探索,發現就會發現真善美,發現了就去弘揚,讓下一個人發現,再弘揚,不斷迴圈,這世界就會沉浸在一片真善美的海洋之中,讓大家用心裡的渴望和追求去感受去見證那動人的一幕幕吧。

  人間的真善美有好多,只是平凡忙碌的人沒有發現,像“最美媽媽”一個母親為了救女兒導致手臂粉碎性骨折,還說了一句,這是一個母親的本能。白愛軍,物業公司副經理,2010年7月18日一場火災不幸降臨,救了別人自己身負重傷,用行動證明他的誓言:“在危險時刻,我是一堵牆。”黃顯平,為了保護文物,勇鬥歹徒,身負重傷,身體殘廢,賈冬斌,路遇車禍,出手相救,不留姓名,受人稱讚。又像之前的小悅悅事件,路人的冷漠,司機的殘暴,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年僅兩歲的小女童被兩輛車壓撞過,司機不管不顧,18個路人的不聞不問,冷血得令人心寒,最後在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手中救目,可惜,最後搶救無效,一對父母沒了女兒,就這樣,世界上少了一條生命,真諷刺,平常自命清高的人還比不上一個撿垃圾的阿姨,這件事,即顯出那些人的冷血,又表現出世界上還有真善美的人。

  真誠,善良,美麗的人格請保持下去,不要毀了人性的最後一點美好,讓大家一起行動,為世界添一株絢爛的色彩,讓真善美一直弘揚下去。

  篇二:真善美

  “真善美的小世界,真善美的小世界……”每當聽到這支歌,我就會想起那件事。

  去年十月一日,我和媽媽來到襄樊最大的超市——沃爾瑪廣場。這裡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緊緊地牽住媽媽的手,生怕自己走丟了。

  我和媽媽在人群中慢慢地移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一樓到了三樓書櫃。一到書的海洋,我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書來,忽然聽到一個小朋友哭著大喊:“媽媽,媽媽……”我想:肯定是哪位小朋友和媽媽走散了。我就對媽媽說:“我們去看看怎麼回事,好不好。”“好!”媽媽不假思索地說。

  我和媽媽來到小朋友面前,一看小朋友是個女孩,大概四、五歲,扎著兩個羊角辮,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直往下落,哭得滿臉淚水,一看就生憐憫之心。媽媽伏下身子抱起小女孩,一邊給她輕輕地擦眼淚一邊哄小孩說:“小寶貝,別哭別哭,告訴阿姨是怎麼回事?阿姨幫你。”“我和媽媽走散了,嗚嗚嗚!”小朋友哽咽著說。這時周圍已經圍上來許多人了,大家都很著急。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奶奶邊給小女孩擦眼淚邊說:“你媽媽長什麼樣?我幫你找。”小女孩搖搖頭;另一位穿著紅色T恤的阿姨著急地說:“你媽媽穿什麼顏色衣服,有我高嗎?”小女孩還是搖搖頭。一位穿著深藍色運動服的叔叔說:“小朋友,你彆著急,好好想想,你媽媽手機號碼是多少?”無論大家問什麼,她都是一個勁地搖頭,並且哭得越來越起勁了。就在這時候,媽媽想出了一個辦法:“我們到總檯,讓服務員小姐在廣播裡播出來,那她媽媽一定會找來的。”大家都認為這是個好辦法,和我們一起湧向了總檯,媽媽對服務員小姐說:“這個小女孩和媽媽走散了你能幫幫她嗎?”“可以。”服務員小姐說。她拿起麥克風甜甜地開始了:“親愛的顧客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一位漂亮可愛的小女孩與媽媽走失了,請這位媽媽速到總檯,您的女兒很著急……”很快,就有一個女人氣喘吁吁地跑過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看看--我看看--是不是我的孩子?”小妹妹聽見了這個熟悉的聲音,一下子飛奔過去撲到了她媽媽身上,破涕為笑。小女孩的媽媽熱淚盈眶,哽咽著說,小寶貝,你可把媽媽嚇壞了。對我們甜甜地說了聲:“謝謝!”她媽媽摸著孩子的頭也一直不停地和我們道謝。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服務員那甜美的聲音時常在我耳邊迴盪,那麼多熱心人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浮現,是他們才有這個真善美的小世界。

  篇三:弘揚真善美

  每日,我們穿梭於這個世界的角落間,而夢想把我們緊緊聯絡到了一起,穿行在這個冷暖未知的世界,有許多事令人心寒不止。相反,亦有很多事令人心暖如遇冬日的暖陽。真善美伴隨著我們一點點湧入這個鋼筋鐵骨、一片冰冷的城市。

  現如今的我們是在校的學生,夢想是什麼?對於現在在城市中生活的我們,恐怕除了學習就少有讓我們擔心的事,一個個婉如王公貴族的生活,在時間之潮中漸漸淡忘了我們最初的方向。

  我喜歡編故事,當然寫著寫著就一發不可收拾。這源於家裡的書實在多的泛濫,半數都是老爸的書,關於法律、名人選集之類的,對於這些我看著都頭疼,但偶然找到一本故事書也讓我興奮不已。看過之後,彷彿置身於書中的人物久久不能跳出。書中故事、小說總是悲喜交加,但多數總是悲大過於喜,這實在令人感到心酸,更有時感慨世間冰冷的人情世故。

  曾讀過那麼多的故事之後,我突然也就想自己寫小說。如果問我為什麼不是去當小說家,因為只是想簡簡單單的寫小說,好多網路小說多數是編的,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一些人物素材的。但卻給人總是悲傷、狠厲的格調。讓人感到彷彿這個世界有的只剩絕望。實則不是這樣的,起碼在我看來,任何事物度會有兩面性,無論是悲傷、絕望都會是我們在人生路上所要經歷的歷練。有句老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說的大概就是這樣吧。

  我將我們初中三年一點一點的寫下,就像一本回憶錄,但以小說的形式再現時,曾今失落失意的瞬間曾經多數以為要放棄的瞬間是那樣的孩子氣。

  正如小說,如若我們寫下自己的故事,那麼我們既是自己人生的經營者也算是旁觀者,會不會看得更加清楚?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少走些彎路,讓更多的人少走彎路?我們會不會讓這個世界更暖?答案是肯定的,弘揚真善美不難,其實他們亦是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