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旅遊指南攻略

  七月旅遊有什麼好去處呢?小編想說,神州連綿的山河一定會有你滿意的風景,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篇關於七月旅遊的完整攻略,希望給大家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帶來幫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月旅遊景點攻略

  1、敦煌

  放假了,離開校園,新的生活充滿了挑戰。幾許期待,幾許緊張,你也許需要壯闊的風景來鼓勵自己,需要厚重的歷史來強大內心,需要體會古人行千里路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那麼你可以選擇重走絲綢之路。從嘉峪關到敦煌,感受茫茫戈壁之中的瑰麗帶來的巨大沖擊。

  作為昔日絲綢之路的繁華中轉站,敦煌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廣闊版圖的西部明珠。如今,曾經繁華的萬丈紅塵在一片戈壁之上,有些冷清,有些寂寥,但莫高窟內巧奪天工的壁畫,卻讓人忍不住一再驚歎。那些精美的壁畫,在粗礫的黃沙中隱藏千年,一朝得見,舉世皆驚,粗糙與柔美,那是一種難以用語言描繪的精美和神奇。不同朝代的飛天造型,從面相猙獰到飄逸靈動。不同於西方長著翅膀才能飛上天的天使,敦煌的飛天有著最東方的神祕和韻味,衣衫的線條流動似水,輕柔似風,那是最珍貴的東方絲綢,薄如蟬翼,輕輕巧巧地就飛上天去,似乎聽到風的聲音。

  遙想當年,心馳神往。古人在這洞窟之中留下精美的彩繪,千百年後任憑後人驚歎,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真正的不朽。人生在世,能留下什麼,才是自我價值的真正體現。站在兩種生活的交界處,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會點,茫茫沙漠中的驚豔之美,告訴你永恆的意義。歷史會給予最公正的評價,而歷史,正由今天的你開始創造,而如何創作,正是未來的日子你最重要的課題。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詩的留白有一種難以演說的韻味,短短十四個字,有著說不盡的寂寞。這裡是絲綢之路的起承轉合之處,是連線歐亞大陸的關卡,東懷長安,西望波斯。那些散落在歐洲的絲綢瓷器,精緻中有著大漠風沙的磨礪和古老東方神祕的韻味,沿著這條路走出去,驚豔世界。也許,在夕陽西下或者繁星滿天的時候,靜靜的,能聽到歷史裡寂寞旅人的駝鈴聲。如今在風沙中,我們只能想象那些歷史中光彩照人的名字和那些驚心動魄或者如泣如訴的傳說。漢長城,被風沙侵蝕得露出了層層草蓆蘆葦,古時候,這是用來阻擋匈奴的鐵騎的吧。如今,當你站在這裡,想象當年金戈鐵馬,是否也會在胸中激盪起豪情萬丈呢?

  月牙泉,鳴沙山,這兩個名字讀起來就那麼美。當戈壁熾烈的陽光灼傷了你的面板,當古人的豪情激盪過你的胸懷,那麼日落的時候,靜靜地坐在沙上,看陽光灑在金色的沙漠上拉出長長的剪影。爬到沙丘的最高處,看月牙泉彎彎的形狀,默默等待滿天的繁星將星光灑在身上。寧靜悠遠,卻又巨集大深沉。

  2.昆明

  昆明因它的氣候和美麗出名,這裡四季如春;大理和麗江則是另一番風韻。在大理和麗江,陽春白雪的玉龍十三峰,金沙江劈峽而就的虎跳峽,有著故宮般輝煌的華麗木府,杜鵑花海中隱蔽著的老君山,靜臥千年的九十九龍潭,怒放的萬朵山茶瀘沽湖畔母系氏族摩梭人的走婚……

  在小橋流水的大研古鎮感受遠古與現代時空交織的魔力,靜靜地聆聽遠古的呼喚。無論你走到哪裡,處處都是迷人的景緻,和我們從小夢想的世外桃源並無兩樣。這些小城的百姓們無論何時都那麼從容,個個都安靜悠閒地生活著。

  提個醒:昆明大理麗江海拔較高,紫外線強烈,別忘了帶防晒霜。

  3、西藏

  西藏在許多人心目中是個遙遠而神祕的地方,雖然渴望前去觀光旅遊,又害怕高原缺氧和路途風險。旅遊行程:乘火車到西寧,然後花一天的功夫遊覽塔爾寺、日月山、鳥島等風景,後乘火車到格爾木,換乘長途臥鋪客車。

  西藏在許多人心目中是個遙遠而神祕的地方,雖然渴望前去觀光旅遊,又害怕高原缺氧和路途風險。其實,西藏以她神奇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宗教特色和淳樸的民俗民風成為國內獨樹一幟的旅遊勝地。至於高原環境不必懼怕,環境惡劣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只有探險、考察者才會光顧,普通旅遊者所到之處都是環境優美、人口較密集的地方,交通也越來越方便。

  路線選擇:進藏路線有五條,每條道路大不相同。

  第一條是從新疆喀什經新藏公路入藏。此路線走的是邊境的公路,崎嶇高寒且無班車,因而極少有遊人問津。

  第二條是從成都***微博***經川藏公路入藏;

  第三條是從雲南大理或四川的攀枝花經滇藏公路入藏。這兩條路所經地區地形較複雜,冬春多冰雪,夏秋遊人較多。

  第四條是從成都乘飛機直達拉薩貢嘎機常這是目前最便捷的進藏方式。

  第五條是經青海西寧和格爾木,由青藏公路入藏。

  4.江南

  桐鄉烏鎮

  烏鎮為浙北杭嘉湖平原上一方古樸、清雅之地, 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和璀璨瑰麗的文化。歷史烏鎮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7000多年前, 就有人類在烏鎮繁衍生息,歷來文人薈萃、人才輩出, 曾遊學或寓居於此的有昭明太子、陳與義、張楊園、 鮑廷博、夏同善等,生於斯長於斯的有文壇巨匠茅盾、 沈***、孔另境等,深厚的文化底蘊, 也賦予了烏鎮江南水鄉古鎮之首的地位。

  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儲存有大量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東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闢為茅盾紀念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上的西柵老街是我國儲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此外,還有修真觀戲臺、雙橋風情、樑苑勝蹟、唐代銀杏等眾多景點。

  目前,烏鎮中市、東柵古鎮旅遊景區已修復並正式對外開放。該旅遊景區遊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 自東往西復往東形成一個迴路, 依次是:傳統作坊區、傳統民居 區、傳統文化區、傳統餐飲區、傳統商鋪區、水鄉風情區。與其它江南水鄉古鎮相比,烏鎮在旅遊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烏鎮旅遊景區首期推出旅遊景點達28處,且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水鄉風貌的原汁原味是烏鎮旅遊的最大特點。傳統作坊區的眾多手工作坊可供遊客參與操作,遊興倍增。烏鎮拳船、古戲臺花鼓戲、皮影戲、高公生酒作坊、巨集源泰藍印花布印染作坊、紡紗織布作坊、糕點作坊等,充分體現了烏鎮濃郁 的地方民俗文化, 使遊客特別是國外遊客耳目一新。

  嘉興-西塘

  遠眺水鄉,白牆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走進古鎮,廊棚蒼老,弄堂幽深,似乎進入了久遠的歷史……

  西塘,河流縱橫,綠波盪漾,晨間,小橋流水,薄霧似紗;傍晚,夕陽斜照,漁舟扁扁,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的寫照。望仙橋始建於宋代,來鳳橋、五福橋、臥龍橋等建於明清,已傾聽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槳櫓淺唱,閱盡了兩岸的屋舍變遷、舊事新人;依河而建的街衢,臨水而築的民居,尤其是總長近千米的廊棚,使整個小鎮在記憶中慢慢褪去了色彩,雖有些泛黃,卻逐漸清晰……;狹窄而幽長的石皮弄,陌生而又親切,前面走過,後面似乎還傳來自己腳步的回聲;種福堂、尊聞堂、 薛宅等皆是明清時代的建築,古老而又樸素的宅院分明是西塘人的象徵,順著高深的屋壁望上去,小小的天井中透過的陽光在緩緩地移動,似流金撒在了斑駁的木牆壁上,讓人慨嘆逝者如斯的光陰。

  西塘的一些古屋頂上,長著近尺高的瓦草,據傳是屋宅以前主人的魂靈附在了這些草上,使它們長得如此茂盛,佑護著古屋的寧靜和久長,也佑護著古鎮的繁榮與祥和。

  嘉善水鄉風情旅遊區以河網交錯,湖光水色,水蝦魚菱構築而成的多情多姿的水鄉風情為特色,尤以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的西塘最為著名

  西塘,文化底蘊豐厚,自然環境優美,是一座已淌過千年歷史長河的水鄉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至明代時已是頗具規模的市鎮了。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雅,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沃土分割成8個“板塊”,街衢多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白牆黑瓦,小舟綠水,優美幽靜,人們悠閒自得,與世無爭,一座典型的水鄉古鎮。河岸之間連綴著眾多的橋樑,環秀橋、五福橋、來鳳橋等均建於明代,更有建於宋代的望仙橋;西塘鎮區儲存的鱗次櫛比的大面積明清建築群與縱橫的市河相映成趣,宅弄之間的露天弄堂便是主要通道;西塘的主要街道覆蓋著獨特的廊棚,共有600多米長。“橋多、弄多、廊棚多”是西塘的特色。

  頭扎藍布、身著藍衫、腰繫圍裙的江南老嫗、古鎮少女,坐窗臨河忙於刺繡針線,悠哉雅哉;鄉間小船,於蜿蜒水道中緩緩而行,櫓聲篙影,漁歌迴盪,儼然是夢中的水鄉……

  民居瓦當

  西塘的明清建築很多,現存民居建築上的瓦當最早的約在明末清初,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瓦當圖紋十分豐富。西塘所在的嘉善,粘土質地細膩而粘韌,製成磚瓦後呈黛青色,相互叩擊,聲音悅耳,其磚瓦在明清時期就有名聲。多少年來,許多建築物都消失了,而瓦當—中國傳統建築物上一個極小的構件,卻留了下來,成為社會歷史和地方風情習俗變遷的記載。

  瓦當是在瓦片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屋面瓦壠下端的兼有裝飾和護椽功能的特殊瓦片就稱為瓦當,其花形圖紋最初出現的是萬年青,承襲了老瓦當的“延年”、“萬歲未央”的文化內涵,後來出現了蓮花、芙蓉等。蓮花瓦當多用於寺廟和墳屋,芙蓉多用於一般民居。西塘的民居瓦當典型的有以下幾種:四梅花簷頭瓦當、蜘蛛結網簷頭瓦當、民國開國紀念幣瓦當等等。瓦當雖然不起眼,但不同的圖案、紋花、形狀、材質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是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的濃縮和積澱

  西塘杜鵑

  西塘的明清建築很多,現存民居建築上的瓦當最早的約在明末清初,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瓦當圖紋十分豐富。西塘所在的嘉善,粘土質地細膩而粘韌,製成磚瓦後呈黛青色,相互叩擊,聲音悅耳,其磚瓦在明清時期就有名聲。多少年來,許多建築物都消失了,而瓦當—中國傳統建築物上一個極小的構件,卻留了下來,成為社會歷史和地方風情習俗變遷的記載。

  瓦當是在瓦片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屋面瓦壠下端的兼有裝飾和護椽功能的特殊瓦片就稱為瓦當,其花形圖紋最初出現的是萬年青,承襲了老瓦當的“延年”、“萬歲未央”的文化內涵,後來出現了蓮花、芙蓉等。蓮花瓦當多用於寺廟和墳屋,芙蓉多用於一般民居。西塘的民居瓦當典型的有以下幾種:四梅花簷頭瓦當、蜘蛛結網簷頭瓦當、民國開國紀念幣瓦當等等。瓦當雖然不起眼,但不同的圖案、紋花、形狀、材質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是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的濃縮和積澱。

  周莊

  周莊鎮位於蘇州城東南38公里,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海外報刊則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

  周莊有著近九百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文化蘊涵。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居周莊。周莊也是元末明初江南鉅富沈萬三的故鄉;周莊也曾留下柳亞子、陳去病等人的足跡。

  周莊的旅遊從修復到發展已歷時10年之久,周莊的沈廳、張廳、迷樓、雙橋、富安橋等諸多景點早已被世人知曉,然而,夜幕中的古鎮,彩燈映照下的水巷,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呢?夜遊周莊的人們帶著幾分想象,幾分猜測,興致勃勃地踏上這塊古老的土地。

  是夜,人們信步涉足古鎮,舉目遠眺,只見色彩斑斕的輪廓燈把石牌坊、古塔、古橋裝點得分外俏麗多姿,而在通往古鎮大道兩側的樹上掛滿了忽閃忽閃的紅燈籠,彷彿是一位大手筆用重彩濃墨勾畫出一幅古鎮線條畫。作為東道主的周莊人,分外熱情,分外自豪,人人面帶笑容,個個熱情奔放,他們在笑迎中外賓客。此時,文人墨客蜂擁而至,外國遊客頗感新奇,而我則獨步其間,邊走邊看,細細品味。步入古鎮區,恰逢周莊正在舉辦提燈會,身穿水鄉服飾的一隊少女,手提荷花燈、兔子燈,悠悠漫步於井字形的條條小巷,燈光形成一串串移動的夜明珠,照得老街、河岸分外明亮。此時,隨著一陣“鼕鼕鏘,鼕鼕鏘”的鑼鼓聲由遠而近,遊人齊刷刷地擁至雙橋附近的河埠頭。

  走上雙橋,佇立橋頭,定神一看,啊,美極了,那是一艘艘五彩繽紛的燈船!燈船悠悠駛來,人們越發看得清清楚楚,張燈結綵的燈船,四面有窗,船艙裡還擺著一張張小方桌,幾位青年和長者正在篤悠悠地品茗賞景呢!這燈船宛如蘇州拙政園裡的畫舫,玲瓏剔透,古色古香。於是,四艘燈船在周莊條條水巷搖來劃去,引來無數遊客盡情觀賞,也讓更多的攝影家“咔嚓,咔嚓”地撳動快門,把這水鄉夜景一一攝入鏡頭。

  湖州-南潯

  水鄉古鎮南潯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 北瀕太湖, 東與江蘇吳江升交界。水陸交通便捷, 318國道、長湖申航道橫貫東西,距上海、蘇州、杭州均在百公里上下, 鎮區面鋁34平方公里。1991年, 南潯名列浙江省15個歷史文化名鎮之首。 南潯鎮巳被我國向聯合國推薦為世界文化遺產。

  初唐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來讚頌洪都,如果借用此語概述南潯鎮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也相當貼切。她地處蘇杭嘉湖的中心點上,南宋以來已是"水陸衝要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原因潯溪河而名潯溪。後來由於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佑季年***1252***建鎮,南林、潯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潯。明萬曆至清中葉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得半個鎮"之說。南得之所以一躍成為江浙雄鎮,主要是因為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附近遍地皆桑,家家養蠶,戶戶繅絲織綢"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南潯是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鉅富之鎮,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佈南潯鎮升級為市。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古鎮上,有著號稱"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類如《紅樓夢》中寧國府、榮國府那樣八家公爵似的,號稱"八牯牛"的大富之戶,以及擁有充滿了民間嘲諷意味的,號稱"七十二隻金黃狗"的豪門、財主。

  南得鎮是江南水鄉名鎮之一,也是馳名中外的"輯裡湖絲"的故鄉,文化悠久,人才輩出,風景優美。現總面積34.27平方公里,其中鎮區為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萬4千多。鎮上名園古蹟甚多,歷史上最盛時期有大小園林20餘座,現存有小蓮莊、穎園和嘉業堂藏書樓等,明代百間樓風貌奇特,清代張石銘和張靜江故居別有情致。江南水鄉的南潯不單外美,而且內秀,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是旅遊小憩之勝地。南潯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初見成效,基礎設施、新區拓展、投資環境等硬、軟體建設進展順利。已充分顯示出經濟建設、對外開放、小城鎮建設方面的"龍頭"作用和輻射功能,是湖州市對外開放、加快發展的重要“視窗”。

  吳江-同裡

  同裡,對很多人來說仍很陌生,但在江南一帶,她已是顆燦爛耀目的水鄉明珠、旅遊新熱點。

  如果你一起嚮往周莊那東方威尼斯的韻味,那就更加不能錯過同裡。

  同裡鎮位於太湖邊、運河旁,四周為五湖環抱。她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她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目前正積極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裡,絕對是塊不可多得的江南“富土”。

  歷史上,同裡鎮真的稱為“富土”。但“富土”之名,過於招搖,故把“富”字不出頭,去掉一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裡”,同裡之名,由此而來。

  現在的同裡,在“保護古鎮,開發旅遊”的規劃下,先後完成了“一園”、“二堂”、“三橋”和同裡湖旅遊度假村的專案。目前正積極恢復耕樂堂、計成故居、丁字河道、南園茶樓、珍珠塔等景點,務求以最佳旅遊風貌,重現千年古鎮的風姿。

  歸納各景點特色,同裡主要有三多:橋多,明、清建築多和名人雅士多。我們不妨逐一尋訪……

  5.瀘沽湖

  如果說有一個地方適合用來發呆想心事,那麼十有八九你會想到麗江。但是現在的麗江四方街已容不下一個安靜晒太陽的角落。那麼就讓我們走得再遠一點,去瀘沽湖,享受一段安靜的日子吧。瀘沽湖最美的是水。站在湖邊看青黛色的遠山,碧藍湖水,世外桃源不過如此。山山水水就是這麼純粹的美麗著,不理會世人的眼光,不為誰而存在,讓人感動於純淨空靈的安詳。

  去瀘沽湖,一定要住在裡格半島上。選一個能看得見湖景的房間,什麼都不做,只看著這一片碧藍湖水,想一想自己,拖著箱子走進校園;想一想寢室裡由陌生到熟悉的笑臉;想一想考試前的挑燈夜戰,水房裡的歡聲笑語。時光倏忽而過,在這個天高雲淡的地方,讓自己被回憶淹沒。如果體力可以,不妨嘗試一個人轉湖。估算好時間,從裡格島出發沿著湖邊走,邊走邊想心事,從不同角度看雲朵變幻。最美的是夕陽西下的瀘沽湖,沉靜而熱烈,天邊的雲彩燒成火紅,湖水被染成金色。回頭看裡格島,一片金黃下祥和絢麗,靜靜地臥在幽藍的湖水上。滿眼陽光,簡單生活,是一個夢般的地方,如同大學生活,燦爛美麗,純真簡單,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歲月。

  當夜幕完全籠罩瀘沽湖的時候,星星開始陸續探出頭來。摩梭族人的篝火晚會不可錯過,盛裝的姑娘們在火光中揚起快活的臉,清亮亮的嗓音穿過煙霧,迴盪在星空下的庭院裡。英俊的小夥子們,像極了西部牛仔的裝束,圍著火堆載歌載舞,神采飛揚。和一群陌生人在星空下徹底地放縱,盡情地舞蹈,讓這場梳理內心的回憶之旅有一個歡樂的夜晚,面對自我最真實的內心。瘋狂過後,找一個酒吧的臺階坐著,聽著酒吧裡傳出的吉他聲,湖水輕拍岸邊,看繁星璀璨,星空與湖水遙遙相望,一樣的晶瑩靈動,一樣的若即若離。什麼都不想,將自己融入這無邊夜色之中,把心事在湖水中慢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