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品變現難的原因

  在古玩收藏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把古玩作為一種投資的方法,但是古玩要變現就有點難了,為什麼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收藏來源,先不說渠道是否合法,中國人有一句話總掛在嘴邊——師出有名。打個比方說,前面提到的乾隆帝收藏的很多字畫,都有項家舊藏的鈐印,就如同我們現在看見一些清宮舊藏的古畫上面也有乾隆帝的鑑賞章,這兩個在蓋鑑賞章方面是一個毛病。好多珍貴的收藏品都是傳承有序的,在拍賣市場上成交價比較高的藏品通常會有一個出處,寫的明明白白,誰誰誰或者什麼家族舊藏,這樣到了交易的時候買家就比較放心。民間的收藏家收東西的時候都是都一件西一件,說是什麼什麼地方出來的好東西,問題是,你跟買家這麼說,有多少人肯信呢?不論真假和多少錢,來源清清楚楚,誰都買得放心,大家都不想買個東西還觸犯法律方面的問題。

  2.收藏種類過雜,交涉的收藏圈子過窄,這其實是兩個問題。術有專精,很多比較專業的藏家,對自己收藏的品類通常都有做過很深的功課,而且往往只收藏一個種類的藏品,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和常識。你讓他講每件藏品的來源及背景,他都能說的頭頭是道,非常專業,因為夠專心。普通的收藏者,他認為是好東西的,什麼都買,對藏品本身的專業知識也不具備,隨意收藏,這樣到了想出手的時候,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就難怪別人不相信了。收藏者很多平常都有自己的一個收藏圈子,進行互相鑑賞討論或者互相交換,有老師有學生,但是通常都是區域性的、封閉性的,很少與外界進行客觀的對比,閉門造車終歸路越走越窄,要是人與人之間又不是真心相待,那真是走投無路了。多於專業的人士溝通,多瞭解外界的市場行情和收藏資訊,豐富一下自己的閱歷才是好事情

  3.真假參雜,年代參差不齊。有的收藏者收藏的東西多,本身自己經濟條件也不錯,就弄了個大的地方給自己做展廳,進去一看,他能非常得意給你指出他所收藏的從古到今各種種類的藏品,有些甚至還是歷史某位名人使用過的。很可惜,真得沒幾件,因為專業知識不夠,有些臆造之還假得令人啼笑皆非。

  有些專業藏家一直比較系統性的根據年代來做出收藏的方向,同一個時代的藏品通常實在一個歷史環境下,製造工藝和審美觀都是一致的,比較好分辨,真假鑑別也就來的更簡單,這樣才是正確的收藏習慣。

  4.個人期望值與藏品實際情況相差太大,眼高手低價格不按市場經濟或者藏品實際價值。有些收藏者,在出手自己的藏品時,完全不按照正常的市場行情來做價值評估,動不動就開口上億,自然而然買家就望而卻步了,必定都是錢啊,誰都不想做冤大頭。真得藏品、好的心態、正確的市場定位,這三者都不可缺失。

  5.聽別人說故事,和給別人說故事,買賣溝通不誠實。一些收藏者,去收一些藏品的時候,可能是聽“好朋友”給的某個資訊或者由哪位熟人介紹,哪裡出了些什麼好東西,甚至還去所謂的現場,然後聽對方講一堆富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就頓時覺得這是好寶貝,毫不猶豫的就收了。有的收藏者呢,興致勃勃的到了農村去撿漏,一位老人給他某個物件,講了這是什麼時候的祖先傳下來的,他也收了。到了出手的時候,他們就開

  古玩收藏價值觀

  第一種是藏有所成之後的淡定,在衣食無憂和生存不成問題的情況下,淡出社會干擾,對收藏品消化和品味其內涵,享受藏品給自己帶來的文化沉澱。

  第二種情況是低調、循序漸進的入藏入行觀,淡薄名利是為了更專注尋求獲取收藏的真知理念和真正辨別藏品特質的本領,在人們不知不覺得情況下,利用所學來收藏沒有進入社會視野的珍貴藏品。

  第三種情況是一些藏友的純粹業餘收藏休閒,與名和利均無關係。因為有收藏這種嗜好,無所謂藏精或者藏粗,無所謂大藏或者小藏,有些人更無所謂真品還是贗品,這種收藏休閒形式,總比無所事事好,總比賭博和玩女人的業餘休閒方式更有人生積極意義。關鍵的是既獲得因收藏帶來的歷史文化知識,還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始給買家講故事,有的沒的添油加醋的講,可是買家又不是傻子,不誠實的溝通怎麼會成功呢?結果也就慘淡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