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的播種方法是什麼

  木荷一般在2月上旬播種,條播每畝播種2至2.5公斤,播後15至20天即可發芽。大批幼苗出土後,要及時除草,雨後土壤稍干時也要鬆土。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主要播種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木荷的播種方法

  開始的時間

  播種是比較方便的,所以選擇這種方式比較好,由於種子成熟的時候是在10-11月左右,所以有的農友可能會想要直接播種。但是採集好之後不能直接播種,因為這段時間比較冷,而且沒有經過處理的種子也是比較難發芽的,所以,播種最好的時間就是2-3月,這時候天氣會漸漸轉暖,播好的種子也不會凍傷。所以選擇這段時間種植是最好的。

  播種的步驟

  秋天採集好種子之後,一定要先堆放3-5天,然後然後晾晒好,進行幹藏。這樣發芽的情況才會更好。種植之前,要根據其習性選好位置,這種植株是比較喜光的,所以不要播種在背陰的地方,長時間見不到陽光的位置,溫度也是上不來的。在種植之前,除了鬆土翻土之外,還要再摻入一點肥料,這樣能保證它們在最開始的時候長的更好。之後把種子放好,蓋的土不用太厚。

  播種後的管理

  剛剛播種好的種子要立刻澆好水,讓它們喝飽,這樣才能讓小苗在最開始的時候不缺水,當然除了澆水之外,還要蓋上保溼的溼草,準備好之後,大概15-20天就能出苗了。等苗基本上已經出來的時候,就可以把草揭掉。期間需要2-3次間苗,要把長勢不好的,生長過密的小苗去掉,每次間苗之後都要及時澆水,這樣他們才能長的更好。

  木荷的病害防治方法

  褐斑病

  木荷褐斑病的危害嚴重。病原菌主要侵害當年生的秋梢木荷嫩葉,亦可入侵前年的老葉,春梢少受其害。發病初期,多從葉尖與葉緣出現紅褐色水漬斑,葉面亦出現病斑,病斑逐漸擴大,顏色由紅褐色轉變為黑褐色,病葉皺縮捲曲枯死,但不脫落。

  防治方法

  ⑴營林措施:科學施肥,適時修剪,中耕培土。

  ⑵化學防治:可用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或噴灑500-1000倍液50%退菌特防治。

  木荷的栽培技術

  圃地選擇

  育苗圃地應是中等肥沃的酸性砂質土地,深翻20-25釐米做苗床。在3月中旬播種,播種量每畝8-9公斤,均勻撒播於床面,覆細土以種子半掩半露為度,蓋草約1釐米左右。播種後20天出芽,揭去蓋草。除草每月2-3次,拔草後施肥,掌握由稀到濃,每月1-2次,以氮肥為主。在5月、6月和7月間苗,每平方米定苗數第一次留苗130株,第二次留苗110株,第三次留苗90株,同時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當苗高25釐米以上,地徑0.5釐米以上,次年苗木可出圃造林。

  林帶設定

  根據森林防火需要控制的面積和地勢等情況,設定具有防火能力的閉合網路。主防火林帶,主要佈設在新造用材林基地周圍地界上;副防火林帶,佈設在面積較大、連片林地山脊上,以控制森林內部火災的蔓延。

  林帶兩側開設人行道,便於護林巡邏和經營管理;田邊防火林帶,佈設在林地與較大片農田交接處,目的是預防農用火種引起山林火災。防火林帶保護物件主要是杉木和松類針葉人工林,這些針葉人工林一旦發生火災,往往形成林冠火,而對於防火林頻寬度、效能的要求是既能防地表火,又能防林冠火。

  因此主防火林頻寬應在15米以上,副防火林頻寬應在10米以上,田邊防火林頻寬在8米以上,如遇陡坡、風口風道或針葉樹較高地段,防火林帶還應適當加寬3-5米。

  造林技術

  造林防火林帶一般沿山脊、山坡、山腳田邊延伸,線長面窄,地況複雜,不便用煉山清理林地,可用化學除草劑滅草後挖穴營造防火林帶。用草甘膦除草劑,滅除舊防火道上的雜草,8個月後營造木荷防火林帶已無藥害,木荷成活率可達95%以上。

  新造防火林帶可與造林同步進行,一般為塊狀整地,挖穴規格50釐米×40釐米×30釐米,株行距1.5米×1.5米或1.5米×1.2米,初植密度每畝300株左右。造林苗木應選擇Ⅰ級苗栽植,造林季節以大寒至立春苗木萌芽前最佳。

  栽植時做到隨起、隨運、隨栽,不傷根、不傷皮,根舒、打緊、栽直等。木荷速生期較早,造林後應加強撫育管理,前二年每年墾複2-3次,此後視林帶生長情況,每年撫育1-2次,直至鬱閉。每年或隔年在防火緊要期前清除林下凋落物等危險可燃物。營造木荷防火林帶不僅投資少、受益長,而且是一舉多得保護森林的長遠戰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