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知識大全

  風水學的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風水之龍法

  龍者何,山脈也。山脈何以龍名,蓋因龍妖嬌活潑,變化莫測,忽隱忽現,忽大忽小,忽東忽西,忽而潛藏深淵,忽而飛騰雲霄,忽而現首不現尾,忽而興雲而布雨。而山脈亦然,踴躍奔騰,聚散無定,或起勤務仗,或高或低,或轉或折,或則迤逶千里,或則分支片改,或則穿田而過水,或則截斷而另起。龍不易令個全見,而山脈過峽處,亦必有掩護。龍有須角頸眼,而地之結處,亦必有砂案。山脈之結***,亦猶龍之得明珠,二者開一不相類似,用是以龍定名,山脈直呼之曰龍脈,遂為萬古不易之美稱。

  龍脈要細嫩活潑,空落傳變者為好龍。粗蠢硬直、劫煞翻花者無論矣。但是,龍脈千變萬化。欲知龍穴之吉凶,先審龍脈之真偽,此為追本求末之要道。欲知真偽,先辨龍之乾枝,幹者大龍也,猶樹之本身。枝者小龍也,猶樹之枝葉。樹身大者,枝葉必繁。故論龍之大小,當先取象於此。然而,枝幹有大小,枝葉有橫直,故龍有大幹龍、小於龍、大枝龍、小枝龍、橫龍、直龍等區別。名目雖多,看法當先審定其來龍之祖山,則龍脈之大小可辨,力量之輕重可知矣。

  審辨之法,以水源為定。大幹龍必以大江大河夾送,小幹龍則大溪大澗夾送。大枝龍則以小溪小澗夾送,小枝龍則以田源溝渠夾送者也。然而,審辨枝幹,僅識來脈之大小與興衰耳。欲知龍之貴賤與真假,當先看入局與入首。看入局入山,先尋水口。水口者,辰戌醜未四墓庫也。四局之生旺死絕,由水口而分,下羅盤測定,即古云先看金龍動不動之法也。如水口在辛在乾是乙龍,在癸在艮是丁龍,在乙在冀是辛龍,在丁在坤是癸龍。四局既明,次看入首生旺與豐肥。從乾方入首,而形象又肥豐圓滿有生氣,便是到頭一節,發富發貴之真龍。龍脈來得綿遠者,發福亦綿遠。龍脈來得短促者,發福亦短促。倘若入首與前四局生旺相反,適當死絕,反犯八煞。如坎龍坐戌、艮龍坐申,震龍坐寅、巽龍坐卯、離龍坐巳、坤龍坐酉、兌龍坐亥、乾龍坐子,乃是犯龍上八煞。任他形象豐滿之真龍,皆成假矣。既受八煞之剋制,輕則減富貴,重則破家絕嗣。同一前朝後拱之美地,一則入首逢生旺,官祿丁財俱旺。一則入首犯八煞,飛災橫禍頻來。是則只知以形象定吉凶,不從入首處審慎詳察,差以毫釐,謬以千里,遺害有不可勝言者。所以研究龍法,當以入首為前提。

  ——風水之泉

  風水以泉為水龍的進出口,水龍執行的路線為泉脈。《水經注·河水》:"涅水又東運允街縣故城南,……縣有龍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龍。"我國雲南騰衝縣有黑龍泉,西疇縣有瘋龍泉。瘋龍泉或稱瘋龍潭,當洪水來臨時,井水就變渾,起泡,並有隆隆吼聲。

  風水對泉水進行了分類。認為:湯泉,即溫泉,有硫磺在下,水上出而沸騰,冬燙夏涼,主富貴。礦泉,即紅泉,水呈紅色,其下有礦,早晚必然開掘,毀傷龍脈,不宜作葬地。冷漿泉,味淡、色渾、氣腥。又有湧泉、濺泉、漏泉、龍氵秋泉、瀑布泉之分。凡泉水冷冽異常,如竊如射,則屬凶泉。

  風水以泉為穴,作為墓穴的代名詞,如泉下、泉路、泉壤、黃泉。唐孟郊在《悼亡詩》雲:"泉下雙龍無再期,金蠶玉燕空銷化。"老百姓常用"九泉之下""黃泉路上",這些都是受了風水觀念的影響。

  風水又認為,有龍脈就有泉,點穴就是要善於識泉。這樣,葬者才會得到生氣。

  其實,風水這一套都是錯誤的。

  泉與山脈確實有關聯。大自然的造山運動往往會拉裂山岩,形成縫隙,雨水或雪水滲入地下,蓄積或潛行在裂縫之中,這就是泉水。如福建福州市處於山岩的沖積層之上,周圍盡是花崗岩,所以處處可以掘得溫泉。又如臺灣、雲南、福建、廣東、河北經常發生地震,岩層褶皺斷裂,也導致泉眼增多。

  泉水的溫度與山脈有關。凡在地下表層,水經岩層裂躥而流出,水溫就不高。凡由地層深處,加上地下高熱物質如岩漿上升,或是火山活動衰歇後,水從地下湧出,則溫度很高。

  泉水與人的吉凶沒有直接關係。但是,飲用泉水,或用泉水休浴,對身體有一定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由於泉水在地下執行,必然內含著硫磺、鹽等礦物質,對人有療效。我們可以舉出不少這樣的例子,如:廣西鳳凰山有眼乳泉,終年不涸,顏色似乳汁,以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會變味;以之泡醃肉,肉能保鮮。江西永豐縣富溪鄉九峰嶺腳下有個一平方米的泉,泉水有鮮啤酒那種酸、辣、苦、清、甜的味道,人稱五味水。廣東汕尾市陸河縣有一天然礦泉水,含鈉、鈣、鉀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可口服、沖洗、浸浴。福建省發現一千多處礦泉,可供醫療、飲用的泉水有八百多處。這些都是有科學道理的。而風水觀念認為泉"主富貴"'不宜作葬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