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壽的烏龜

  大家都知烏龜是一種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根據不同種類他們的平均壽命可有20到50年不等,也有個別種類達到100到200年,但目前為止,壽命最長的烏龜已經公佈於世,它就是名為哈里特的一隻加拉帕戈斯象龜,它在2006年6月因心臟衰竭在一個動物園中去世的時候為175歲。接下來小編帶你一同瞭解這神奇的長壽烏龜。

  哈里特烏龜

  哈里特是一隻巨大的加拉帕戈斯陸龜,生於1830年,體重150千克。它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現存最年長的龜類和帶殼爬行動物。

  澳大利亞的動物保護者史蒂夫·歐文表示:“它肯定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我覺得它肯定能活到200歲。”有傳說稱,它還曾經是達爾文的寵物。

  1835年達爾文結束“貝格爾”軍艦的環球考察,回到英國時帶回來了好幾只小龜。這些小龜既是他的寵物,也是他的研究物件,其中就包括哈里特,但是歷史學家對於這種說法尚存有疑問。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裡,它曾一度被誤認為是一隻公的烏龜,並被起名為哈里。直到上世紀50年代,哈里特才得以驗明正身,成為一隻名叫哈里特的母龜。

  另外,電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演員廖凡的一段臺詞曾提到哈里特烏龜。雖然這段臺詞很有裝B成分,但也許其中關於哈里特烏龜的資訊可供參考:“1836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艘叫小獵犬號的軍艦到達了南美洲的加拉帕格斯群島。您知道船上坐的是誰嗎?軍艦上左的是我的偶像:達爾文。他從島上帶走了三隻海龜,正是這三隻海龜啟發了他偉大的進化論。在三隻海龜當中,有一隻名叫哈里的海龜,它被帶走的時候只有六歲,直到1960年,它124歲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它是一隻雌性海龜!於是人們給它改名叫作哈麗雅特,直到今天,它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176歲。我剛才就是為它默哀去了。”

  加拉帕戈斯象龜的形態特徵

  加拉帕戈斯象龜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體長1.2 米,成年象龜雄性比雌性大,成年雄性體重約272-320千克,而雌性136-180千克。壽命估計可達200歲。頭大,頸長。背甲中央高隆,椎盾5片;肋盾每側4片;緣盾每側9片,前後緣略呈鋸齒狀,微向上翹起;頸盾1片;臀盾單片,較大。四肢粗壯,柱狀。背甲、四肢和頭尾土黃色至青黑色,有的個體椎盾和肋盾均有不規則黑斑,面板鬆皺。

  加拉帕戈斯象龜有一個大而沉重的骨質的褐色背甲殼。殼板對骨架結構中的肋骨進行剛性的保護是不可或缺的。陸龜外殼上的圖案保持著一個盾***殼段***的特點,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層磨損的程度不一,但對每年的增長帶來確定年齡並非適用。但背殼對可以撤回的龜的頭,頸和前肢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腿大而粗短,具乾燥鱗屑和硬鱗。前腿有五個爪子,後腿四個。

  加拉帕戈斯象龜兩性異形,最明顯的雌雄兩性在外殼馬背型的種群中,雄龜有更多的角度和更高的前開口,讓其揹負著一個更加極端的外觀。所有亞種的雄龜一般有較長的尾巴,殼尾的凹增厚邊較短,以便交配。

  由於加拉帕戈斯群島中不同島上的生態環境有明顯的差異,故不同亞種的象龜形態都不同,表現出不同型別的甲殼的形狀。其背甲殼展現出形態的範圍分“馬背”***表示向上拱殼,前緣類似馬鞍***、 “圓頂”***表示一個圓形的凸表面,類似圓頂***。也有介於馬鞍或圓頂二者之間的中間型。較大的島嶼,在海拔800米的高度,在聖克魯斯島潮溼高地附近的地面有豐富的植被。原產於這些環境中的陸龜,往往圓頂殼較大,脖子和四肢較短。馬鞍型背殼的陸龜來自於海拔不到500米的小島嶼,棲息地較乾燥,食物和其他資源有限。

  棲息環境

  馬背甲殼結構的加拉帕戈斯象龜,生活在生長有高大植被的地區,如加拉帕戈斯群島仙人掌,仙人球生長的乾旱環境。較大的加拉帕戈斯象龜能更好的適應高海拔地區,因為它們可以抵抗稍涼的氣候和多雲霧的氣候。一般生活在較大和較潮溼的島嶼和低海拔地區。加拉帕戈斯象龜會在雨季和旱季,從草原至海拔高達600米的地區之間進行季節性遷移。相同的遷移路線已被許多代龜建立成林間通道,被定義稱為“龜公路”。在那些多雨的島嶼,背殼圓頂的龜更合群,經常發現大群,馬鞍型龜在其領地相對孤立獨處。

  生活習性

  拉帕戈斯象龜是變溫動物***冷血動物***,因此,天亮後要吸收太陽的熱量,每天要晒1-2小時,一天覓食要用8-9個小時,大多在清晨活動和行走,傍晚休息。具觀察該物種的行走速度是每小時0.3公里。它們有時休息的方式是在雨水形成的泥漿坑中打滾,這可能是在涼爽的夜晚,保護身體免受蚊子和蜱等寄生蟲的叮咬。寄生蟲在鬆散的土壤塵浴中也可被消滅。

  加拉帕戈斯象龜是食草動物,飲食包括仙人掌,草,樹葉,苔蘚,地衣和漿果。有記錄在案也食用番石榴,水蕨類植物,鳳梨科鐵蘭,每天進食平均32-36公斤,但低效的消化系統使營養吸收很有限。它們體內的水份吸取主要來自露水和植物汁液,特別是仙人掌植物。加拉帕戈斯象龜可以長時間不飲水,如果在剝奪所有的食物和水時,仍然能堅持生存18個月。在口渴時,它們會非常快的喝大量的水,儲存在其膀胱或脖子上的“心包”上,這兩個地方是該物種蓄存的水源。乾旱的島嶼,龜會舔食巨石上清晨的露水,因為多代巨龜重複舔食的動作,已在這些岩石上形成半圈形的窪坑。

  分佈範圍

  分佈於南美洲國家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島。

  繁殖方式

  加拉帕戈斯象龜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繁殖,但在潮溼的高地,在雨季的2月至6月是高峰期。成熟的雄性在交配季節將會顯示自己的優勢,它們用粗壯的腿站立起來,舒展長長的脖子,偶爾會發生頭撞和口咬,但通常較短的時間就可以確定交配的權利,承認勝利者。

  交配的前奏非常積極,雄性有力地用自己外殼壓住雌龜並咬住它的腿。伸展四肢並緊張地保持一個傾斜的位置。雄性的外殼凹底面幫助它平衡,雄龜將洩殖腔發洩口***容納陰莖***接近雌龜的擴張洩殖腔。在交配時,雄性用嘶啞的有節奏的呻吟發聲,其他的聲音也都在積極接觸中發生。

  在繁殖季的7月至11月,成龜的行程長達數公里,以達到乾燥和沙質海岸的築巢地區。挖巢是一個累人和複雜的任務,雌龜每天要幹幾個小時,這可能需要多天才能完成。它們先用後肢挖一個30釐米深的圓柱形洞,然後產下16枚硬殼卵,重量從82到157克,產卵後雌龜將巢洞用泥濘的土壤和尿液混合後塞住,用它的腹甲壓實密封,然後由太陽進行自然孵化和培養。雌龜可能在每個繁殖季要挖1-4個卵巢。溫度對幼體的性別起著絕對性作用,在較低的溫度下築巢會生產出更多的雄性,較高溫度下的築巢會生產更多的雌性。

  加拉帕戈斯象龜在15歲左右時可以鑑別性別,大約在20-25年達到性成熟,在野外40年才能到達成體的標準尺寸。在野外的預期壽命超過100年,是動物王國中壽命最長的物種之一。儲存在澳大利亞動物園的標本——哈里特,是已知最古老的加拉帕戈斯陸龜,在2006年她去世時,估計年齡超過170年。

  種群現狀

  在達爾文初到加拉帕戈斯群島時,加拉帕戈斯象龜的數量大約有二十五萬只,至1996年只剩下一萬五千只。數量劇降的最主要原因是18至19世紀的捕鯨者及海盜經常捕捉象龜作為在船上的糧食。

  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物種,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服務系統撲殺島上的野生食肉動物和競爭者,清除島嶼上破壞植被的山羊。

  育種和保育計劃開始於1965年,已成功地將7至8個瀕臨滅絕的亞種降到危險較低的數量水平。幼龜在幾個島嶼繁殖中心育種,以改善其早期生長過程中的脆弱的生存狀態。從築巢地點收集易受到危害的龜卵,給孵出的幼龜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幼龜生長到四到五歲後再釋放到它們家鄉的周邊,以便能夠有更好的機會與生存的空間長成成龜。

  最顯著和有效的種群恢復是西班牙島亞種***Chelonoidis nigra hoodensis***,從滅絕的邊緣被儲存下來。最初只有3只雄龜和12只雌龜,雖廣泛分散,但沒有發生野外交配。達爾文研究站圈養了這僅存的15龜,繁殖計劃在1971年進行,並在隨後的33年中,將它們產生的後代被釋放到它們原來的家島,自然繁殖到1200多隻後代。

  據外媒報道,世界上最後一隻加拉帕戈象龜亞種平塔島龜於當地時間24日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去世,初步估計其年齡有100歲左右,當地公園的有關人員將對其進行屍檢,以最終確定其死因。

  據報道,這隻年邁的烏龜名叫“孤獨的喬治”,它還被認為是最後一隻加拉帕戈象龜亞種平塔島龜它在該公園待了有近40年,曾因對異性缺乏興趣令公園苦惱不已,該公園多次促使它與類似龜種雌性龜交配都以失敗告終。

  加拉帕戈斯象龜主要分佈在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它因體型龐大,被稱作象龜,其最長壽命可達200歲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3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