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腎衰竭的中藥方法

  說起腎衰竭的用藥很多人都會想到中藥,沒錯,中藥針對於這方面的疾病還是有一定的療效的,中藥並不想西藥一般帶來很大的副作用,而且中藥能夠調節身體從根本中治療腎衰竭,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腎衰竭的中藥治療吧。

  腎衰竭的中藥治療

  1.水腫期:風水相搏:治法:宣肺利水。

  方藥:越婢加術湯合五皮飲加減。藥用陳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薑皮、牛膝、車前子、麻黃、石膏、白朮。外感風寒者和***或***素體陽虛者,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五皮飲,以溫陽解表散寒。外感風熱者,加連翹、菊花、荊芥以清熱解表。此為急則治之法,表證去則應因證治之。

  2.脾虛溼困:治法:健脾利水。方藥:防己黃芪湯合春澤湯加減。漢防己、生黃芪、白朮、茯苓、豬苓、澤瀉、黨蔘、桂枝、生薑、大棗。方中以黃芪益氣固表,防己利水溼;白朮、甘草培土勝溼,生薑、大棗調和營衛。通過臨床觀察,慢性腎炎普通型和腎病綜合徵屬脾虛之證者較為多見,因而應用本方的機會也較多。據臨床觀察,藥後患者不僅症狀改善,部分患者還可見尿蛋白逐漸減少。

  3.脾腎陽虛:治法:溫腎健脾,通陽利水。

  方藥:偏脾陽虛者,用實脾飲。制附片、乾薑、茯苓、白朮、大腹皮、川樸、廣大香、大瓜、甘草、白蔻仁。偏腎陽虛者,用真武湯合五皮飲。制附片、乾薑、茯苓、白朮、白芍、桑白皮、陳皮、大腹皮、牛膝、車前子。實脾飲與武湯同為溫陽利水之劑,二方相較,實脾飲重在溫運脾陽,真武湯主要溫補腎陽而利水,臨床運用時當細為分辨,臨床脾腎陽虛往往並存,再者,脾陽虛,腎陽虛,兩者相互影響。

  4.脾腎陽虛: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濟生腎氣湯。生地、丹皮、茯苓、澤瀉、山藥、山萸肉、制附片、肉桂、牛膝、車前子。濟生腎氣湯是溫補脾腎的常用方劑。該方具有溫補脾腎化氣行水之功。用於慢性腎炎證屬脾腎陽虛者,每能取得較好療效。方中以腎氣丸補益腎陽,加牛膝、車前子利水滲溼;方中附子不僅溫腎陽,而且可助脾陽。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具有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抗炎、利水等功效。若脾陽虛明顯者,去肉桂加桂枝、黨蔘、生薑以辛甘溫脾助腎。

  5.氣陰兩虛: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參芪地黃湯。人蔘、黃芪、生地、丹皮、生地、山萸肉、茯苓、澤瀉生薑、大棗。參芪地黃湯是治療慢性腎炎證屬氣陰兩虛的常用方劑。本方即六味地黃湯加人蔘、黃芪而成。方以人蔘、黃芪益氣健脾,六味地黃湯滋養腎陰,共扶氣陰兩虛之本。

  腎衰竭的飲食調整

  一、攝入質優的蛋白質

  腎衰竭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以減輕腎臟之負擔,但如果吃的大少,則消耗身體的肌肉及內臟組織,所以必須吃正確且足夠“量”及“質”的蛋白質,量宜每天每公斤體重1~1.2克,攝取質優生理價值高的動物性蛋白質食物。

  二、攝取足夠的熱量

  在限制蛋白質攝取時,為了避免熱量攝取的不足,會增加含氮廢物之產生,可多食用熱量高而蛋白質極低的食物來補充。植物油***如:大豆、花生油***、低蛋白澱粉***如:澄粉、大白粉、藕粉、***及糖類***如:冰糖、蜂蜜、薑糖、水果糖***,以製作各種可口點心,其熱量的攝取以每天每公斤體重30~40大卡,以免體重減輕過甚。

  三、小心水份的控制

  當腎臟衰竭且排尿減少時,水份會累積在體內,心臟血管系統的負荷增加,會沒有活力、全身水腫、體重增加、咳嗽、躺下來呼吸急促、血比容***Hct***降低,而且併發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包膜炎,且透析中因脫水過劇,易發生頭痛、嗯心、嘔吐、肌肉抽筋等不平衡症候群。

  腎衰竭的護理注意

  居住房間保持清潔

  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居住房間應保持清潔,空氣要新鮮,每天開窗通風,避免對流風。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保持口腔清潔

  患有慢性腎衰竭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茶水漱口,減少口腔異味。早晚刷牙,牙刷選用軟毛刷,防止牙齦出血。

  適量的運動

  為了能更好的保護殘存的腎功能,慢性腎衰竭患者不能參加劇烈運動,但是也不要絕對的臥床休息,可適量的運動。

  加強面板的護理

  加強面板護理,每天用溫水擦洗面板,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滌用品,如肥皂、洗衣粉等。禁止用手抓撓面板,以免劃傷面板引起感染。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