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種植平菇的方法

  平菇阿是很常見的食物,那麼平菇怎麼種植呢?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科學地種植平菇。

  平菇科學種植的方法:場地選擇

  高溫平菇的出菇場地可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閒置菜棚、廢棄房舍等。要求是棚上覆蓋物必須要厚,通風良好、排水方便。

  平菇科學種植的方法:正確選擇品種

  品種的選擇很重要,有很多菇農栽培高溫平菇失敗,多是因為品種選擇失誤,有的菇農沒有將品種的溫型搞清楚,隨便拿來種植,結果因溫型不對,造成不出菇或發菌失敗。因此在引種時一定要到信譽高的科研單位,而且要詳細詢問所購品種的溫型、色澤、菇型等生物性狀,必要時可在引回後作出菇試驗進行鑑定,以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平菇科學種植的方法:保證菌種質量

  要想使高溫平菇高產、穩產,掌握菌種的正確製作工藝,保證菌種的良好質量很重要。實踐證明,良種可比劣種增產30%以上,而且出菇強壯,病蟲害很少發生。因為質量好的菌種生命力強,播種後菌絲生長旺盛,從而可抑制雜菌生長,同時因為菌絲在培養基內分解和吸收營養的能力強,可以更好地為子實體輸送養分和水分,可獲得平菇的高產、穩產。

  平菇科學種植的方法:菌袋製作

  可採取熟料制袋和發酵料制袋兩種方法,不能採取生料栽培,否則會導致生產失敗。

  發酵料制袋。

  該種方式是對培養料進行發酵處理,適用於發菌經驗比較豐富的菇農。具體辦法是將培養料加水拌勻後,建成寬1.5米左右,高1.2~1.5米左右,長度不限的料堆,料堆乾料量應在500公斤以上,不能太少,以免料溫不能升高或升得太慢。料堆上部應堆成龜背形,四周輕輕拍實,用直徑約5釐米的木棒在料堆頂部打兩行透氣眼,再在料堆的中部及下部橫向向裡斜打一行透氣孔,孔間距可為30釐米左右,用草簾、麻袋、魚鱗袋等覆蓋好。

  料堆覆蓋好後,用溫度表測量料表層25釐米左右處溫度,待溫度升到55℃以上時,開始計時,維持12小時左右,進行翻堆,翻堆要領是將料堆上下換位,內外相調,翻好堆後,重新建堆,操作與初建堆時相同。當料堆溫度再升到55℃以上時,保持12小時左右,進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需要翻堆3次。料發酵好後,拆堆降溫,待溫度降到30℃左右時,即可裝袋。料袋規格可選用22~25釐米×45釐米×1.5~2絲的塑料袋,播種方式採取四層菌種三層培養料的層播方式,播好種後,在料袋四周及兩頭放菌種部位扎孔透氣,兩頭及中間每層放菌種部位可各扎8~10個通氣孔。

  熟料制袋。

  熟料栽培是指培養料配置後先經高溫滅菌,再進行播種和發菌的方法。高溫平菇的栽培以這種方式最為適用,其好處一是培養料經高溫滅菌後,料內營養能得到充分分解,便於平菇菌絲吸收,平菇菌絲生長速度快,對培養料的營養利用率高,可獲得高產、穩產;二是採取該種方式後,培養料內可放心新增多種營養物質,而不必擔心雜菌在發菌期汙染菌棒;三是熟料栽培的料溫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可防止生料栽培發菌中的燒堆現象;四是熟料栽培出菇早,同期播種,可比生料栽培提前出菇10~15天。熟料菌袋的規格可選用20釐米×45釐米×2.5~3絲為宜,不可過粗或過薄。

  平菇科學種植的方法:發菌管理

  夏季溫度高,發菌困難,應合理排放菌袋,適時進行倒袋翻堆和通氣增氧,控制好發菌溫度和環境溫度。不論是熟料菌袋或是發酵料菌袋,應一律單層排放,排間距不小於50釐米,袋間距不小於5釐米,發菌場地應加強遮蔭,加大通風散熱的力度,必要是可往菌袋上噴灑涼水降溫,嚴防料袋溫度超過33℃。

  平菇科學種植的方法:出菇管理

  當菌絲長滿發透,手按菌袋硬挺結實,富有彈性,表面有淡黃色水珠及原基出現,表明菌絲已達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菌袋有原基出現時,即可碼堆出菇。菌牆最多碼三層,袋與袋之間不能緊靠在一起,應預留3~5釐米的空隙散熱,層與層之間可用小竹竿隔開。

  整個出菇過程中,通風必須良好;因夏天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所以為了保證溼度,應經常噴水,噴水可每天3~4次,並且可每隔幾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證子實體正常生長髮育所需的溼度。

  高溫平菇從播種到出菇,時間較快,正常管理,約20幾天就可出菇,生物轉化率可達到100~130%。

  平菇科學栽培的方法

  一、選用優良菌種

  選用優良菌種是達到增產、增收的主要前提,他選用的平菇161,屬廣溫型菌種,子實體形成溫度為6-31℃,適溫10-25℃,具有朵大形美、肉厚、色白、柄短、叢生密集、抗雜菌性強、出菇早齊密、商品性好等優點,一個栽培全期可採菇5批,生長週期110天左右,是袋裝平菇的優良菌種。

  二、科學配製培養料

  粉碎的玉米芯佔40%、稻殼佔40%、玉米麵佔18%、石灰佔2%,適量水混拌均勻,用手握一把培養料有水滲出,而不滴水為宜。培養料要求新鮮、無蟲、無黴和無雜質。否則易感染雜菌,造成減產。

  三、菇棚消毒徹底

  大棚使用前,棚膜外用草簾子蓋好後消毒,特別是多年生產的菇棚,更要徹底消毒,以減少雜菌汙染和蟲害發生,240平方米菇棚,用硫磺1kg、敵敵畏0.2kg、甲醛0.4kg與木屑混合加熱,密閉燻蒸24小時。

  四、適時裝袋接種

  吉林省白城市大棚栽培平菇於3月15日裝袋接種。用厚度為0.05cm的聚乙烯塑料膜做成寬25cm、長40cm的長筒形塑料袋,用6cm長玉米芯做成柱狀透氣塞。裝料時把透氣塞放在塑料筒的一端,用繩紮好。先放一層菌種,厚度為0.5-1cm,然後放入拌好的培養料,再放一層菌種,以後每放一層培養料,放一層菌種,共放三層菌種,培養料裝滿之後,在袋口再放一層菌種,隨即套上透氣塞紮緊,每袋裝乾料重為2kg,用種量0.3kg。

  五、堆積發菌

  先在地面鋪一層稻草,把菌袋橫向平放稻草上碼垛,逐層堆放,層與層之間平鋪一層稻草,垛的高度1.2m,每垛擺放8層菌袋。垛距為70cm。初期10天內溫度控制在15℃以下,袋內溫度比棚溫高4-8℃,10天以後,可將室溫提高到20-25℃,經過20天左右,袋內可長滿菌絲。

  六、出菇期管理

  裝袋30天左右,袋口出現菌蕾。應及時解開袋口,拔去透氣塞,將塑料袋口翻卷,露出菌蕾,解口之後,每天噴水2-3次,保持料面溼潤,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95%,溫度在15-20℃之間。光線要加強,避免陽光直射,每天通風1-2次,時間共1個小時。通風不良,導致菇體密而小。

  隨著菇體的不斷長大,噴水量逐漸減少,保持溼潤即可,噴水量太大,會引起菇體潰爛變黑;水分太少,會造成菇蓋皺縮、乾裂、甚至幼菇死亡。

  七、及時採收與脫袋催菇

  從播種到採收第一批菇大約需要35-40天,採收標準是:當菌蓋充分展開,顏色由淡灰白色轉白色,孢子即將彈出時,是最適的收穫期。用左手按住培養料,右手握住菌柄,輕輕旋轉下,裝筐送市場出售。

  第一批菇採收過後,及時用刀劃破塑料袋,脫去袋子,擺回原處。停水通風4-5天,然後少澆水,保持料面溼潤,約7天左右,床面又產生大量菌蕾,仍按第一批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平菇的採收是一批批的,每批採收後,都要將床面留的死菇,菌柄清理乾淨,以防下批生產爛菇。

  八、防治菌蟎

  平菇栽培中危害最大的是菌蟎,其繁殖能力極強,個體很小,分散活動很難發現。當聚整合堆被發現時,已對生產造成損害,使人防不勝防。具體防治方法:

  1藥劑拌種配料時,每100kg幹培養料新增克黴靈80-150g予以拌和,可以起到防治和將菌蟎拒之門外的良好效果。

  2把好菌種類播種前嚴格把握好菌種質量關,挑選不帶蟎害的菌種接種,使菌種純潔乾淨。

  3糖醋紗布誘殺法用1kg醋兌水1kg加100g蔗糖,滴入2-4滴敵敵畏拌勻,將紗布放在配好的糖醋液中浸泡一下,再把紗布鋪在菇垛上,待菇蟎誘集到紗布上後,取下紗布用沸水將菇蟎燙死,重浸糖醋液,反覆誘殺直到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