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論文發表

  開展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普及安全飲水意識,對於保證農村飲用水的質量安全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論文,供大家參考。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論文範文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立思路

  [摘要]北票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生產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約性因素。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係到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關係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關係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專案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並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存在問題;必要性;可行性

  1基本概況

  1.1地理位置

  北票市隸屬遼寧省朝陽市,位於遼寧省西部,大淩河流域中游,東西寬83.25km,南北長129.5km。東臨阜新,南接錦州,西靠朝陽,北與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敖漢旗接壤[1]。

  1.2自然條件

  北票市屬中溫帶氣候區,屬於季風型的乾旱、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年內季節交替明顯,夏季多雨,冬季乾燥。多年平均降雨量493mm,年內、年際變化較大,時空分佈不均勻,多集中於7、8兩月,約佔全年降水量的70%。多年平均徑流深102.3mm,年內分配並不均勻,多在汛期以洪水方式下洩,非汛期流量較小。多年平均氣溫8.5℃左右,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8.3℃,最低氣溫可達-28.2℃,境內累年日照時數為2933h。年日照率為68%,是我省光照高值的中心,全年太陽的總輻射量為594.8KJ/cm2。無霜期平均為150d左右,多年實測最大凍深的平均值1.2m,歷年最大凍土深度可達1.5m。境內年蒸發量平均為2200mm,風向以大陸性季風為主,夏季東南風偏多,冬季以西北風較多,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4.2m/s,最大時可達18m/s,一般情況下年內平均風速為2~4.4m/s[1]。

  1.3社會經濟概況

  全市農村現有30個鄉鎮區,總人口58.54萬人。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為37.86萬人,約佔總人口的64.7%。全市總耕地面積1168.24平方公頃,其中平地約35%,主要分佈在大淩河水系沿岸河川,水澆地面積約31%,其餘為坡地、山地。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12億元,比上年增長34.9%;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31億元,比上年增長19.2%;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49億元,比上年增長28.3%。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市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3%、56.3%和25.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5.3億元,比上年增長4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126億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7420元,比上年增長17%。專案區地方財政與農民收入以糧食生產及相關產業為主。由於氣候乾旱,土地生產力低,農民收入不高,但隨著近幾年北票市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步伐的日益加大,地方財政和當地農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2013年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9350元左右。本市外界交通便利,區域內電力充沛,通訊設施齊備,完全滿足各項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

  1.4水資源狀況

  北票市由於受氣候和地質條件的影響,境內地下水和地表水十分匱乏,北票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500m3,不足全國平均水資源1520m3的1/4。故必須更加珍惜有限的水資源,使之既能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和不斷增長的工農業生產用水需求問題,使之效益充分發揮。根據水資源二次評價,北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1367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31056萬m3;地下水資源總量18785萬m3。大淩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9373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29062萬m3;地下水資源總量18163萬m3。小淩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994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1994萬m3;地下水資源總量622萬m3。

  2農村飲水現狀及存在問題

  2.1農村飲水現狀

  從2007年開始到2014年底,全市共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18處,解決了30個鄉***鎮***區64056戶211693口人56577頭大牲畜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到51.9%。其中,水源工程完成818眼,建設井房及院落823座,配套潛水泵818臺,開挖回填鋪設各種供水管路4404300m,修建蓄水池368座,配套微機312臺,直接供水138處,新安變壓器192臺,架設高低壓線路294.24km。解決學校8所,解決學校師生人數0.1042萬人。配套消毒裝置7套,受益人口0.7938萬人。

  2.2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群眾散居,工程建設條件差

  北票市的飲水不安全的村屯大多位於偏遠的山區,人口少,居住分散,地理條件差,山區井深,地下石質多,管路戰線長,實際施工困難多;資金投入量大,國家投入有限,以至於現有的投資有很大缺口,並且當地經濟落後,農民自籌資金很難拿出,有的地方管路挖掘農民也無力承擔,致使缺水村屯不能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另外,已建的人飲工程維護、更新改造經費不到位,致使有的工程早期報廢,配電費用大,變壓器、高低壓線路單價高,造成工程配電配套困難[2]。

  2.2.2傳統的用水方式沒有改變

  專案區居民生活用水現狀以傳統的一戶一井的用水方式為主,生活用水,垃圾和汙水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迴圈,衛生條件差,水質難以保證,影響群眾的身體健康,特別是乾旱季節,人畜飲水都將發生困難。居民的這種分散用水方式難以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2]。

  2.2.3乾旱程度逐年加劇,水資源供需不平衡

  近年來,由於乾旱少雨,用水供需矛盾越來越明顯,人畜飲水也出現了困難,更談不上保證日益增長的農業發展的需水要求,因此,缺水構成了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在用水問題上雖然採取了一些措施,但主要形式還只是以各家各戶為單位修建的小型供水設施,以保證生產生活用水,這樣不但造成資金、裝置、資源等方面的浪費,而且,由於過度分散,不便管理,使供水不平衡[2]。

  3工程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1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活動,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本上,集中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實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調動農民積極性,農業在巨集觀調控中得到加強,農村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反“四風”,做到“三嚴三實”。切實為農民辦實事、真正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省水利廳工作的出發點。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要關心群眾疾苦,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農村飲水問題就是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的問題之一。因為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給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在生活方面帶了極大的困難。嚴重阻礙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成為制約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瓶頸性制約因素。因此,解決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問題,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既是為實現全民的小康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3]。

  3.2工程建設的可行性

  1***優惠政策方面近些年,國家在政策方面也不斷加大對於農村經濟發展的扶植力度,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在農村地區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農民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自籌資金和以工抵資解決工程資金不足的部分。這就使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解決具有了可行性。這些年來,國家投巨資在農村地區實施了人畜飲水解困工程、基本飲水井建設、鄉鎮供水等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積累了豐富經驗,是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有利條件。2***技術條件方面這些年來,國家投巨資在農村地區實施了人畜飲水解困工程、基本飲水井建設、鄉鎮供水等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培養和鍛鍊了一批有實際經驗的各級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人員,在工程技術上是可行的。3***經濟條件方面由於這些年的經濟快速發展,農民腰包鼓了,交納一定數目的自籌款是願意的,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也能及時到位。4***管理條件方面由於人畜飲水是一項公共福利性事業,沒能耐人管不了,有能耐人不願管,水費高了用水戶不買帳,收費低了成本收不回來,針對上述有關問題,省水利廳於2012年下發通知,各鄉鎮水利服務站招收水管員,以利於方便管理,現在北票市水利服務站已全部垂直管理,各村都已設定水管員。

  4結語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係到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重要舉措,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時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關係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關係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關係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是衡量各級黨政領導是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否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原則,是否能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因此,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專案實非常必要的,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巨集娟.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措施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9***:30-33.

  [2]張小林,鄭建飛.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淺議[J].水利技術監督.2009***04***:24-26.

  [3]馬立新,谷笑巖,李付全,等.通遼市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J].內蒙古水利.2007***03***:115-117.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論文範文二:安全工程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思考

  摘要:安全生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大力開展安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識。本文主要從人才培養的定位、模式與機制、方案與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和實踐教學環節幾個方面對安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安全生產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安全;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研究

  安全生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國務院把加強安全工程領域專業研究生人才培養作為安全生產十二項治本之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部最近頒發的學科目錄把安全科學與工程提升為了一級學科。因此,大力開展安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識。安全工程專業碩士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需要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安全生產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這決定了安全工程專業碩士點的建設在人才培養定位上要有針對性;在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上要有創新性;在人才培養方案內容中突出模組化;在教學方法、手段和實踐教學環節更需要加大培養力度。

  一、人才培養的定位

  安全工程專業碩士人才培養的定位在“招生***”與“就業出口”都需要體現出其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就業出口”也就是畢業生今後的工作性質和內容決定了“招生***”學生的基礎專業條件。

  ***一***“就業出口”的針對性

  省屬高校人才培養主要針對地方經濟建設。對於我省而言,高危行業的安全生產監察監管、高危行業生產和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存在較大的高層次人才缺口。特別是煤炭行業,在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的現實下,需要有大量具備煤炭生產技術基礎理論和技能,並掌握了安全生產系統工程的高層次人才,充實到煤礦安全生產的監測監管、現場指揮一線。而我省目前尚無面向煤炭行業的安全工程專業領域專業碩士培養點。面對我國到2020年安全生產實現根本性好轉的目標,無論是政府相關部門還是相關企業,都有較為長期的高層次人才需求。因此,在“就業出口”上,我們把人才培養定位在“針對高危行業,為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培養具備主體生產技術基礎理論和技能,並掌握安全生產系統工程的安全生產監測監管與生產技術管理的高階應用型人才”,體現出對社會需求的針對性。

  ***二***“招生***”的針對性

  安全工程專業碩士的知識結構主要涉及到工學和管理學的內容,是一個學科交叉、複合型的專業。要保證有充足的優質的生源,對於應屆生,需要注重考察學生的本科所學專業的知識結構。因此,招生時,除了從安全工程本科專業招收學生以外,更要側重招收有行業主體專業學歷,如採礦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等專業的學生。當然,對於這兩類不同的本科教育背景***的學生,在培養過程中,應當採用相對應的培養方案,以完善其作為安全工程專業碩士的知識結構。社會考生中具有現場實踐工作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是非常重要的優質生源。特別是在高危行業,由於其工作的特殊性,其在自己的技術崗位上或多或少都積澱了一些安全生產的基本理念和常識,再在專業碩士學習階段加以系統學習和提高,容易成為優秀的安全工程高階應用型人才。我校面向企業長期開展安全培訓和安全知識更新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種平臺,重視這批生源的開發,加大宣傳,並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採取各種措施,吸納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入學。

  二、人才培養的模式與機制

  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規律來開展安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的培養是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具體到本專業而言,基於學生的知識基礎結構,本校已經具備的實踐基地的教學、研究條件和該專業的特殊性等,需在原有的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和機制上創新,充分發揮企業和社會作為用人單位在人才培養中應該發揮的主要作用,採取“1+1+1”學制的培養模式和“雙導師制”的培養模式,以及由“聯合培養”到“定向培養”、“訂單式培養”的模式進行培養。

  ***一***“雙導師制”的培養模式

  “雙導師制”是指每位學生都配備學校、企業各1名指導教師。學校導師主要指導學生的課程學習和畢業設計***論文***撰寫;校外實踐基地導師主要負責現場業務指導、重點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稽核工作。雖然校內外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對導師的基本素質的要求是一致的。對於校內導師,我校過去曾經對專業課教師要求必須至少在基層掛職鍛鍊一年以上,這個規定需要作為專業碩士校內導師任職條件之一;對於校外導師,需要的是讓他們具備一定的教師技能,掌握教育教學基本規律。我校國家級安全技術培訓中心面向企業開展的安全培訓教師崗位培訓,可對這些導師們開展這些內容的培訓。

  ***二***“1+1+1”學制的培養模式

  “1+1+1”學制的培養模式指安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的學制為三年,學生在這三年分三個階段完成學業。第一年在學校以基礎理論為主,完成課堂教學所必須修完的學分,在這一年中,除公共必修課以外,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以及出口,給出多個學習方案,建立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為學生的第二個學習階段打下基礎。第二年在實踐基地以實踐基地掛職鍛鍊和實際操作為主。我院的實踐基地主要分為安全生產監督監管機構和生產、經營企業兩大類。在安全生產監督監管機構,學生可掛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崗位,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應用系統安全理論,對所轄企業或地區在開展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安全生產監督監管理論,再回歸指導安全生產監督監管,創新方式,提升監督監管水平;在生產、經營企業,學生同樣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從事安全生產的具體規劃、設計、研究、應用和隱患排查,以點帶面,總結提煉安全生產的系統理論,再回歸指導企業的安全生產。當然,如果條件和時間允許,學生最好在這兩類實踐基地都能得到鍛鍊學習的機會。

  ***三***由“聯合培養”、到“定向培養”“訂單式培養”

  獨立由學院開展安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人才的培養顯然是不科學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調動企業與政府相關機構的積極性,讓社會參與培養,既是凸顯實際應用能力培養,也是實現學校與企業共贏、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的最好模式。鑑於目前安全工程高層次人才的奇缺,我校的安全工程專業碩士應該乘勢而行,與相關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緊密聯絡,採取聯合培養的方式,辦出特色。再逐步實現訂單式培養、定向培養,從招生到教學計劃的制定,再到就業,培養和造就安全生產監測監管和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人才培養的方案與內容

  人才培養的方案制定需滿足專業碩士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除我校採用的現行的教學基本方案外,為實現上述的培養模式,在專業課程中,需要突出培養方案的模組化,即安全系統工程模組、安全監測監管模組和安全生產技術設計模組,以適應不同型別人才培養的要求。

  ***一***安全系統工程模組

  安全系統工程是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結合工程學原理及有關專業知識來研究生產安全管理和工程的新學科。在本科教學中,已經對其基本的原理有所介紹。在專業碩士階段,需要從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運籌學優化理論、可靠性工程、人機工程、行為科學、工程心理學等對其加以提升。各模組可作為專業基礎模組,提供給該專業的所有學生作為必修課學習。

  ***二***安全監測監管模組

  安全監測監管模組主要以安全生產監督監管的應用為培養目的的教學模組。其中主要涉及到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行業規範、管理學等。該模組主要提供給以政府機構的相關部門為就業目標的學生必修。也可提供給到企業就業的學生選修。

  ***三***安全生產技術模組

  安全生產技術模組主要以安全技術的應用為培養目的的教學模組。其中主要涉及到安全系統的設計、安全設施的設計、安全執行診斷、重大危險源辨識、搶險救災等專業技術。由於涉及的行業較多,在本科階段,學生對各行業的內容都只能有較為膚淺的學習,而在專業碩士階段,需要就高危行業的安全技術加以重點突出,這也符合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碩士的定位。該模組主要提供給以到企業為就業目標的學生必修,也可提供給以到政府機構的相關部門為就業目標的學生選修。

  四、教學方法、手段和實踐教學環節

  安全工程是關係到“人命”的工程,需要每一位從業者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對待這項工作;而這個專業又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個專業,無論在安全生產監督監管領域還是在安全生產的設計、指揮崗位上,都要求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因此,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並對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上給予充分的重視。

  ***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對安全工程專業碩士的教學採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方法對於培養學生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是值得推崇的。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以“安全生產總工程師”的角色和學習主體的“學生”以“安全監察官員”或“安全監測監控工程師”的角色定位,使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能以更為接近實際的視角進入角色情境;“角色扮演”教學法需要有特定的模擬場景,這些場景包括課堂理論環境和實驗教學環境。無論教室和實驗室的環境設計和演示、實驗裝置都力求逼真。更能加深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達到教學目的。以實際案例充實課程內容最新的案例融入課堂,對聯絡生產實際,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建立工程意識將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實踐教學環節

  按照我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環節已經貫穿到了整個培養過程。但真正最能鍛鍊實踐能力的環節,是在實踐基地的鍛鍊和學習。我校建立的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和聘任的基地指導教師已經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專業碩士在基地的實習要區別於本科生的一般生產實習。要學習的是生產現場的安全設計和安全診斷以及管理技能;要提高的是隱患的辨別、應急事故的處理能力等。要真正得到鍛鍊,必須是“掛職”,才能獲得更多的增長能力和水平的機會,獲得更多的鍛鍊。

  五、結束語

  我校本科安全工程專業已經入選“四川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而安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點的建設,將為我校進一步完善“安全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成為四川省安全生產人才培養基地,提供重要的支撐。我們需要不斷進行安全工程領域專業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和創新,並需要不斷的總結和完善。努力提高安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向社會輸送更多的安全生產工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隆泗,李基.安全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7***:200-203.


農村安全工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