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爾鐵塔唯美圖片帶文字素材

  埃菲爾鐵塔的建造是象徵機器文明。而它的維護則是象徵 細緻關懷,善始善終我想當做禮物的鐵塔應該是象徵著後者。下面由小編為你提供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埃菲爾鐵塔唯美帶文字素材

  埃菲爾鐵塔圖片帶文字素材

  埃菲爾鐵塔建築設計

  結構體系

  埃菲爾鐵塔的結構體系既直觀又簡潔:底部是分佈在每邊128m長底座上的4個巨型傾斜柱墩,傾角54°,由57.63m高度處的第一層平臺聯絡支承;第一層平臺和115.73m高度處的第二層平臺之間是4個微曲的立柱 ;再向上4個立柱轉化為幾乎垂直的、剛度很大的方尖塔,其間在276.13m高度處設有第三層平臺;在300.65m高度處是塔頂平臺,佈置有電視天線。鐵塔總重10000t,承擔這些重量的是4個堅固的直伸至下臥持力土層的沉箱基礎。在1884年6月的時候,埃菲爾設計事務所的兩位主要工程師EmileNouguier和MauriceKoechlin就有了設計一座超高塔的思想。初步的設計像一個巨大的塔架,有四個由格構樑架構成的支腿,分立支撐在基礎上並在塔頂收在一起,其間佈置等間距橫樑聯絡。為了更加合意公眾的評價,Nouguier和Koechlin邀請建築師StephenSauvestre對結構的表現形式作進一步處理。Sauvestre提議用石砌臺座整飾塔腳,用具有紀念性的拱結構連線四個塔柱與第一層平臺,每層平臺設大型玻璃牆大廳,頂部採用球狀造型等裝飾手法來亮化結構。在其後的設計中工程師們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像巨型拱之類的一些設計思想得到保留,並給鐵塔以極富性格的表現。另外,橫樑的設定得到簡化並與塔柱優化以後的線形相協調,使鐵塔結構受力更加簡捷,形式更加優美,高揚的動勢更加強烈。

  第一平臺底部4個連線傾斜柱墩的大拱起初是為裝飾用的,有人認為這4個拱破壞了塔結構的直線性、簡潔性和“誠實”性,也損害了塔身的美觀,但事實上這個“偽拱”已被公認為塔身外形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如果說是橫樑將四個塔柱簡單聯絡在一起,那麼,巨型拱的設定則把塔柱統一到鐵塔這一整體中來。而且裝飾拱的曲線線形與塔柱的曲線線形也很協調。從圖上也可以看出,部斜塔柱與水平橫樑的裝飾拱也具有一定的結構功能,雖然拱不承擔塔柱向下傳遞的豎向荷載,但卻使塔柱與橫樑的連線加強,並使水平荷載作用下橫樑與斜塔柱間的力流更加順暢。從鐵塔的初步設想圖中可以看出,下橫樑和塔柱的聯結也表現出接頭處曲線過渡的想法,只是在建築師的建議下,通過不斷的優化,使結構表現的更加充分,整體形式更加統一。

  建築大師

  埃菲爾鐵塔是由古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古斯塔夫·埃菲爾出生於1832年法國東部的第戎城。20歲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培養工程師的法國國立工藝學院。在那裡他租用了單身宿舍,經常擠在桌子和火爐中間通宵達旦埋頭讀書。不久,他以良好的成績領到了工程師的畢業文憑。畢業後,埃菲爾經朋友介紹進入西部鐵路局研究室任工程師。從此,埃菲爾踏上了一個建築結構工程師的工作道路,為人類的進步與文明貢獻自己的傑出才華。

  1860年,埃菲爾完成了當時法國著名的波爾多大橋工程,將長達500米的鋼鐵構件,架設在跨越吉隆河中的6個橋墩上。這項巨大工程的完成,使埃菲爾在整個工程界的名聲大振。埃菲爾肯鑽研,敢革新,大膽使用鋼材和混凝土,使土木建築從“土”和“木”中解脫出來。他為設計鐵塔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僅設計圖紙就有5000多張。這些寶貴的資料,作為埃菲爾勞動的結晶,至今仍被人們妥善地儲存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