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競賽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我國不斷得到重視,越來越受到關注。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建築設計競賽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公佈競賽題目及賽制,媒體宣傳。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參賽人員進行網上報名。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參賽人員通過網路提交初賽作品。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Revit模型審查時間,如參賽作品無模型,直接公示並取消其資格。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線上專家初審。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入圍作品公佈。

  20xx年xx月xx日 決賽評審。

  20xx年xx月xx日 舉行頒獎儀式,及獲獎學生專訪環節

  建築設計獎項設定

  1、建築設計獎

  特等獎1個,獲獎獎盃及證書及獎金2萬元。

  一等獎3個,獲獎獎盃及證書及獎金各0.8萬

  二等獎6個,獲獎獎盃及證書及獎金各0.5萬

  三等獎12個,獲獎獎盃及證書及獎金各0.2萬

  優秀獎32個,獲獎證書

  2、數字技術表現獎

  數字技術表現獎10名,獲獎獎盃及證書及獎金各0.1萬

  3、學校組織獎

  學校組織獎3名,獲獎證書各1張。

  建築設計參賽內容及要求

  1、設計內容:

  在實際鄉村選取適當位置,採用實際地形,設計一處供旅遊接待和村民共同使用的綜合設施建築,總建築面積不超過750平方米。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咖啡廳及茶室:50-100平方米

  2***圖書閱覽:50-100平方米

  3***展廳及營業廳:用於展示鄉村歷史、文化、民俗等以及土特產品的銷售。面積100-200平方米。

  4***工作室若干間:總面積100-200平方米,用於民間藝術創作或土特產製作。

  5***多功能活動室:面積50-100平方米,用於會議、講座、娛樂等活動。

  6***其他:門廳、衛生間、樓梯等,自定。

  7***室外活動及展示場地:自定

  2、基地

  自選,應結合當地美麗鄉村或新農村建設的規劃或需求,根據鄉村生活和旅遊流線進行選址。可新建,或選用現有建築或遺蹟進行改建、擴建。

  3、要求

  ***1*** 參賽方案應採用實際地形,立足於調查研究,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之上進行設計,體現出研究型設計的特點。設計圖紙應包括現場照片及實地調研與分析的內容。

  ***2*** 建築體量應與環境協調。方案應立足於適宜的設計策略,適宜的建造技術,適宜的低碳節能技術。

  ***4*** 鼓勵新的資訊科技的應用探討

  ***3*** 參賽方案應滿足現行的國家規範、標準和規定。考慮無障礙設計,包括設定殘疾人坡道以及殘疾人專用廁位、電梯等。

  4、參加者要求

  本次競賽活動面向全國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含研究生***、職業院校學生,以1~4人結成小組自願參加,每小組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建議每個學校指定1名教師負責競賽活動的聯絡、組織及指導。

  5、軟體要求

  所有提交作品須使用Autodesk Revit軟體生成BIM模型,並要求使用Autodesk的相關軟體***如FormIt和Dynamo***對所設計的建築進行效能模擬與分析,如採用相關歐特克軟體,可適量提升技術分數。

  本次大賽通過提供完善的網路輔導服務,參賽人員可以通過登入官網的Revit大賽綠色服務通道,免費獲取專業的技能課程指導服務。

  建築設計作品提交

  1、提交方式

  參賽人員需要在大賽規定時間20xx年xx月xx日前,按照大賽規定的提交要求,登入大賽官網提交參賽作品。

  對於沒有按時報名參賽的作品,可以在提交作品前補報名,然後再提交作品。在給定的視窗上傳如下檔案:A1圖紙兩張\模型壓縮包\視訊壓縮包\文字\組合縮圖.

  2、提交內容

  ***1*** 圖紙:

  2張A1圖紙,jpg格式,200dpi,總平面比例,及主要平、立、剖面、節點大樣圖比例根據設計深度自定,現場調研與分析圖、效果圖或模型照片若干。

  ***2*** 電子圖片:

  2張設計效果圖圖片,jpg格式,解析度2048×1536,供網路展評使用。

  ***3***平、立、剖面、節點大樣圖等原始電子圖模型以及Revit模型***大小不超過500M***

  ***4***現狀照片、地形圖。

  ***5*** 視訊檔案,為參賽選手參賽期間日常記錄***帶語音介紹***,展示學生製作理念及作品製作過程。要求:4-5個MP4、wmv格式視訊***檔案大小共計不超過500M***。

  ***6*** 說明,Word檔案格式,內容應包括:

  ※ 設計名稱:

  ※ 作者姓名、email、手機號碼、身份證號/護照號:

  ※ 指導教師姓名:

  ※ 學校及院系全名:

  ※ 組織教師姓名:

  ※ 圖紙張數:

  ※ 設計簡要說明:***內容包括設計必要的簡單說明和分析圖;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等***

  3、提交要求:

  每個小組最終提交作品將內容***1***和***2***、***3***和***4***、***5***和***6***分別壓縮成三個zip或rar格式的壓縮包提交。名稱分別為“報名編碼+圖紙及效果圖”、“報名編碼+原始檔”、“報名編碼+視訊及說明”。

  建築設計作品評審和頒獎

  1、評審標準

  ***1*** 參賽作品須符合本競賽的“競賽要求”;

  ***2*** 倡導在研究基礎之上的有深度的設計;

  ***3*** 鼓勵體現獨立思考、具有批判意識的原創設計;

  ***4*** 應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思考城市、建築與人的行為活動之間的關係,體現綠色建築技術、地域生態特徵和可實施性原則。

  2、初賽評審

  ***1*** 專家評委的組成:初賽評委由主辦方、協辦方及贊助方協商評委的組成名單,由主辦方邀請。

  ***2*** 技術審查:初賽作品網路提交後,由贊助方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審查,對於不滿足相關技術條件的參賽作品取消其參賽資格,滿足技術條件的參賽作品才可以進入後續評審。

  ***3*** 評審方式:採用專家評審與公眾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所有作品均在線上展示,以參賽圖紙、效果圖為展示物件,讓專家和公眾進行評分。

  ***4*** 最終結果:初賽得分前100名進入決賽。結果在大賽官方網站中國BIM知網進行公佈。

  3、決賽評審

  ***1*** 決賽評審選擇國內知名專家、建築師組成評委會評審。

  ***2*** 獎項設定:建築設計獎按特等獎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2個、優秀獎32個來進行評獎;數字技術表現獎10個則根據參賽作品應用建築數字技術***Revit模型***的水平高低來進行評選;學校組織獎則為針對學校作品報名數量及教師組織程度進行評選,獲獎名單將在中國BIM知網公佈。

  4、頒獎

  頒獎儀式將在20xx年9月xx日在南京大學舉行,頒發獎金、獎盃、獎狀。

  獲獎的參賽作品將有可能會被應用到宣傳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築設計大賽的出版物或資料上,但不會應用在其他的場合,除非得到設計作品作者的書面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