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重彩人物畫的創作

  作為中國畫,寫實不是其所長,寫意才是它的靈魂所在。所在,不能用自然的直觀現象來解釋繪車,用繪畫的形式因素來表達自己對物象的認識。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下下過程,歡迎參閱。

  

  色彩是最富表現力的繪畫語言,將色彩引入水墨畫,從民間藝術、西方現代繪畫與傳統繪畫中吸收營養,能使寫意畫有一個新的面貌。寫意重彩人物畫就是基於這種思考產生的審美組合的新形式。

  我覺得,女人和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但這個美不單純是表面的美,而是一種內在的美。我追求的是畫面上的一種情調、一種氣質、一種境界。是把人物當作山水畫來畫,注重畫面給人的整體感覺。

  我在“山花系列”作品中,表現了山花、小鳥、少女。強烈的對比,自由的形色,是對山村生活的回憶。為了營造畫面清冽、甘醇、芬芳、悠遠的氣息,尋找遠離塵囂的一片淨土,表達歌頌生命的主題,勾描安頓自己靈魂的精神家園,我用形象的平面化、圖案化組成畫面的構成基調。有的吸收了民間剪紙的造型。又以色彩打散組合,將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幻在一個畫面中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求實現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語言轉換。

  《山花之二》就是此係列作品中的一幅。

  經過反覆的創作實踐,我感覺到,在勾線、著墨、和上色的過程中,要儘量強調筆墨的隨機性和書寫性,在充分發揮水墨的滲化性的同時,也儘量利用重彩、線條的重疊交錯來追求耐看、厚重的感覺。要在反覆自由揮寫的過程中,注意把握隨機而成的墨彩變化,以便調整好畫面所需的色調。

  其實,繪畫是一種心靈的物化。把想像的東西落實到畫面上,是在畫的過程中靠本能、情感的瞬間判斷“偶然得之”,正是我們追求的“妙在自然”的境界。

  中國畫現在最大的弊病就在於技法的陳舊程式。有程式是好事,但也有壞的一面。我們常常看到這種情況,一個畫家的許多作品,畫得很熟練,也符合法理,雖然表現內容不一樣,但看上去還像是一幅畫。,注重對筆墨、色彩瞬間變化的把握,是心象外化與畫面形象的自然契合。因此,在具體操作時也有一定的難度。

  《花季》這幅作品不是畫前構思好的,是隨機生髮、適度調整把握而成的。在此簡述一下創作步驟:第一步,開始畫墨線,先畫主體人物,然後根據具象人物再畫背景。背景的抽象描繪有很大的隨機應變成分。第二步,用水色赭石先染一遍,再用花青加少許墨根據結構需要染一遍。第三遍用曙紅染。三色互相重疊,有分有和,形成豐富變化的色層。第三步,用石色***銀黃、石青、石綠、鋅白***厚塗。塗時水分要少,顏色要厚。要講究用筆,以呈現筆觸美。第四步,最後用水色、石色反覆加工、整理、完善,是畫面達到柔和、協調的效果。

  《花季之五》的創作

  《 花季之五》***見上圖***的創作在起墨稿時不太理想。於是保留了人像部分和一些好的筆墨,其餘用厚粉法處理成有肌理的底子。然後在底子上反覆著色,這種處理,既能使墨色顯得滋潤,又能使色彩不顯生硬,層次豐富,不死板,顏色也有了像筆墨那樣的空靈感。這樣,肌理的變化和顏色滋潤形成對比,有協調了墨色,進而使畫面有厚重感,達到新的和諧。並且有很強的視覺效果和一種非刻意追求的天趣。

  《紅妝》的創作

  此畫見附圖起初是一幅課堂寫生稿,後來根據構圖的變化,把它立意為體現新娘的內容,因此定下全畫火熱的基調,進而完善成比較滿意的作品。

  為了實現預想的效果,刻畫好人物形象,畫中的新娘取坐姿,呈端莊之勢,面目表情充滿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對她的傳統服飾以及頭上的髮簪和飾物,我都進行了精細的描繪。但在襯景上卻做了簡化的處理,僅在右上角畫了明清雕花窗稜的一個區域性,既避免了繁瑣又增加了歲月感,還體現一個特定時代的特定情境。為了營造浪漫的感覺,我還借鑑民間藝術圖案完善畫面,在新娘頭部一側畫有盛開的並蒂蓮,頭的上方有一碩大的鳳凰,我認為這些形式符號同樣也是構成畫面語言的要素。為了使畫面上的各種形式語言相互呼應,又用墨進行充實,然後用厚厚的硃砂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還根據需要適當上些冷色,如群青等。然後,再上一遍紅色,這時在不同的位置根據效果需要再上黃色,有的地方還需要些金粉,接著再用硃砂進一步調整,如此反覆,各種顏色厚度、筆觸相互融合、呼應,形成了畫面熱烈、美好、吉祥的氣氛.

  《月光系列之二》創作

  此圖的立意追求平靜、溫柔、純情的韻味,因此選擇了溫馨的綠調子。技巧處理上用了平直、流暢的線條。大片的黑色形成不同形狀的對比,根據構圖的需要用赭色鋪底色,再在衣裙等處上綠色,使顏色在人物的衣裙和鳥、花等處形成一定的肌理。有些需要留白 的地方一定不要弄髒、膩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要透氣。然後,再作進一步的調整,用暖調的赭石水色潑染,色墨相撞又出現更豐富的效果。如此反覆,就營造出畫面既厚重、清雅又溫馨、浪漫的氣韻了。

  《月光之四》的創作

  平靜的天空、起伏的山形和山下美麗的少女與花融為一體,表現一種壓抑下的熱情,這是創作此畫的立意。

  開始只隨意畫了幾個女人的頭部,然後將其看作抽象造型的符號進行加工。隨著線條的形狀加墨加色,隨著想像的展開,增加畫面的形象。女人的衣裙、牡丹、山的脈絡,都虛虛實實地統一在一個大的山形裡,與沉靜的月空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下來,形成內心躁動的外在表露,呈現心跡的律動。然後再用深褐、赭石、花青、藤黃、反覆交替疊加。達到既互相對比又互相融合的效果。由此使得畫面下部山形裡隱含的豐富的律動感的表現與上部月朗空清單純的處理形成鮮明的對照。

  《春江花月夜詩意》的創作

  我在人物畫創作的探索中,常常根據自己的思考進行一些多方面的嘗試,《春江花月夜詩意》***見右圖***便是我以唐詩詩意為題材創作的十幅作品中的一幅。古代詩意組畫曾於2000年以“唐韻”為題在法國展出。

  創作此畫時我不刻意追求山形、人物、花鳥的形似,不以表現外在形式為主,也不是以情節為主,而是靈活調動繪畫中水墨、線條、色彩等諸多元素,構成不同的形、色組合,營造一種既古雅又有現代審美理念的圖式,藉以表達自己對唐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