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好玩的景點推薦

  西安擁有者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那麼,大家知道西安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嗎?下面小編為你推薦。

  1: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里處,建築在秦兵馬俑坑的原址之上。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巨集偉,開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1974年春,在秦始皇陵墳丘東側1.5公里處,當地農民打井,無意中挖出一個陶製武士頭。後經國家有組織的發掘,終於發現了使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觀眾們驚歎不已。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院也成為西安的標誌之一。

  目前為止發現了三個坑。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為先鋒。九個過洞內排列著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馭手一名,車士兩名。

  二號坑面積約6000平方米,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曲尺形軍陣。

  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狀。出土戰車一乘,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內陶俑以夾道式排列,它是秦軍陣的指揮中心。

  2:西安古城牆

  西安城牆景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區,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總周長13.74公里。

  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總周長13.74公里。

  西安城牆是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的。明代擴建後的西安城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牆每隔120米修敵臺一座,突出在城牆之外,頂與城牆面平。這是專為射殺爬城的敵人設定的。敵臺之間距離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內,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城牆上共有敵臺98座,上面都建有駐兵的敵樓。

  3:華清池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 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巨集,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群,有體驗皇家溫泉的以瀾湯殿、御湯苑、星辰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和御膳閣為主的華清御湯***精品***酒店。2007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範。2012年5月推出的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成為傳統博物館數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近年來,華清池以“打造中國唐宮廷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為發展願景,積極實施唐華清宮文化旅遊開發戰略,按照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規劃建設唐華清宮文化旅遊大景區。

  4: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

  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筆親書《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去西安的必遊之地。民間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此塔名雁塔,由於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和著名古蹟,是古城西安的象徵。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繪製的便是這座著名古塔。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讚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大雁塔的恢巨集氣勢由此可見。

  它聳立千年,南北廣場佈滿巨大的仿唐建築。並且有著號稱亞洲第一大的北廣場音樂噴泉,有許多民眾在噴泉區玩耍嬉鬧。南廣場有玄奘雕像和大唐不夜城。西邊有是咖啡酒吧飯館的聚集地,同樣熱鬧不已。

  5:大唐芙蓉園

  位於古都西安大雁塔之側,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

  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

  園區各景點每天上演各種精彩節目,包括祈天鼓舞、“教坊樂舞”宮廷演出、“豔影霓裳”服飾表演、少林武術表演、舞獅、高蹺、雜技等。每晚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電影,集音樂噴泉、鐳射、火焰、水雷、水霧為一體,帶給遊客震撼的立體感覺。

  全園景觀分為十二個文化主題區域,從帝王、詩歌、民間、飲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舉、歌舞、大門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園中亭臺樓閣、雕樑畫棟,包括有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等眾多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