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張路斯縣令介紹

  導讀:張路斯罷官後,回潁上縣百社村閒居。張路斯死後,民間把他神化為龍王,他的9個兒子也都是龍,潁上人並在焦氏臺為其建張公祠***又叫龍王廟***。

  

  縣令,尊稱縣尊、百里侯。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劃的最高官員名稱,掌握所管轄區域的行政、司法、審判、稅務、兵役等大權。縣令下設縣丞、主簿、縣尉、典史等。

  潁上縣位於淮河、潁河交匯處,面積1859平方公里,耕地10.3萬公頃,人口172萬,轄30個鄉鎮、348個村***社群***,至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潁上縣文化積澱豐厚,春秋時期的管仲、鮑叔牙,戰國時期的甘茂、甘羅,當代著名學者常任俠,作家戴厚英,兩院院士陳國良、鄭守仁,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等都是潁上人民的傑出代表。潁上縣還是花鼓燈藝術和推劇的發源地,有“東方芭蕾”之稱的潁上花鼓燈及潁上推劇分別被評為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潁上縣先後榮獲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水利建設管理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示範縣。潁上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建立邑治,周為“慎邑”,秦置“慎縣”,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稱“潁上”。


潁上縣

  生卒年月無考,原籍南陽,隋朝初年遷居潁上縣百社村***半崗區凌圩鄉趙集村***。16歲考中進士。唐朝景龍年間***707——709年***任宣城縣令。

  清光緒《宣城縣誌》載:張路斯在查訪百姓疾苦,巡視農事的時候,見宣城北門外***今敬亭圩一帶***一片窪地,蘆荻叢生,野草繁多,於是率百姓開溝造田,至今城北有“張路斯田”。張路斯又在城南青溪兩岸***今響山以西***耕治廢地,恢復百畝農田,至今青溪上仍有“張公橋”。張路斯罷官後,回潁上縣百社村閒居。張路斯死後,民間把他神化為龍王,他的9個兒子也都是龍,潁上人並在焦氏臺為其建張公祠***又叫龍王廟***。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年***,曾下詔擴建潁上張公祠。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曾下詔封張路斯為“昭靈侯”,其夫人石氏為“柔應夫人”。蘇東坡為潁州知府時,曾作《昭靈侯碑記》刻石嵌於張公祠壁。元末,張公祠毀於兵禍。明洪武三年***1370年***,潁上人於舊址重建此廟。1954年,大水,廟被淹倒。

  延伸閱讀:

  縣誌為記載一個縣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氣候等的專書。一般20年左右編修一次。《宣城縣誌***上下******精***》成書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歷兩任知縣李應泰、範葆廉編纂完成。光緒《宣城縣誌》130餘萬字,貫通古今,上自唐虞夏商,迄於當朝,煌煌兩千餘年匯於一志。光緒《宣城縣誌》所載資料已被人們作為研究宣城縣歷史發展的極其重要的史料,併為我們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利用,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我們相信,本志經點校整理後公開出版,必將給更多的人以更方便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