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莊子寓言故事

  莊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文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他的文學作品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寫成,富含諷刺幽默的意味。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1:匠石運斧

  原文: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莊子《莊子·徐無鬼》

  譯文:楚國的郢都有一個人,鼻子尖上沾了一點白泥巴,這層白泥巴薄得像蒼蠅的翅膀一樣。請一個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揮動斧子,只聽見一陣風響,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乾乾淨淨,鼻子卻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傷。那個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點兒也不感到害怕。

  宋元君聽說這件事後,就把工匠石叫了來,說:“你再削一次讓我看看吧!”工匠石說:“我的確是會削的,但是,那個敢讓我削的人已經死去很久了。”

  寓意: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好的搭檔。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搭檔,要把本領發揮出來便很難。

  2:猴子逞能

  原文: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逃,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莊子《莊子·徐無鬼》

  譯文:吳王坐船在大江裡遊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見了,都驚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荊棘叢中了;唯獨有一隻猴子,卻洋洋得意地跳來跳去,故意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吳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飛箭接住了。吳王下令左右的侍從一齊放箭,那隻猴子被射死了。吳王回過頭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猴子誇耀自己的靈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驕傲,以至於這樣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別人耍驕傲呀!”

  顏不疑回去以後,就拜賢人董梧為老師,盡力克服自己的驕氣,遠離美色聲樂,不再拋頭露面。過了三年,全國人都稱譽他。

  寓意:不管有多大的本領,也不可當作驕傲的本錢。謙虛謹慎,才能獲得人們的敬重。

  3:防凍手的藥

  原文:惠子 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枵然大也,”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氵並氵闢糹光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氵並氵闢糹光,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氵並氵闢糹光,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河,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莊子《莊子·逍遙遊》

  譯文:惠子對莊子說:“魏王賜給我一種大葫蘆的籽種。我把它種活了,果然結了一隻大葫蘆,能容五石。我想用它盛水,但它的堅硬程度又無法承受;把它割開做了許多瓢,一個個又平又淺,不能舀水。您看,這隻葫蘆不能不算容積很大的龐然大物了,可是卻沒有一點實際用處,我索性把它打碎了。”?

  莊子聽了,說:“先生,您真不會利用大的東西啊!宋國有個人善於配製防治凍手的藥,他家祖祖輩輩都用這種藥塗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過日子。

  有一個外鄉人聽說了,請求收買他的藥方,情願出一百兩黃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塊商量說:“我們家祖祖輩輩幹漂洗棉絮的活兒,能夠得到的不過幾兩黃金;現在出售這個藥方,一下子就可賺取一百兩黃金,就賣給他吧!”

  那個外鄉人得到了藥方後,便拿去獻給吳王,並向吳王誇讚這種藥的用處。這時,正趕上越國有內亂,吳王便派他領兵討伐越國。冬天,他們和越國軍隊進行水戰,把越國軍隊打得大敗。吳王很高興,就割出一塊土地來封賞給了他。

  這藥能夠使手不皸裂,功用是一樣的。但是,有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