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川居士張元幹個人資料

  張元乾號為蘆川居士,是南宋詞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張元幹個人簡介

  張元幹***1091年-約1161年***,字仲宗,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晚年自稱蘆川老隱。蘆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鎮月洲村人***。歷任太學上舍生、陳留縣丞。金兵圍汴,秦檜當國時,入李綱麾下,堅決抗金,力諫死守。曾賦《賀新郎》詞贈李綱,後秦檜聞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幹爾後漫遊江浙等地,客死他鄉,卒年約七十,歸葬閩之螺山。張元干與張孝祥一起號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

  張元幹個人生平

  張元幹出身書香門第,為張睦九世孫。張睦生三子廡、膺、賡。在今福州廡居等候官職,膺、賡遷月洲鄉。元幹是張膺第八世後裔。祖父張肩孟,字醇叟,宋皇佑五年進士,官至朝奉郎,歙州通判。父張安道***族譜為幾道***,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曾在鄴縣為官。摺疊

  張元幹早年喪母,十四五歲隨父在任,張元幹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每逢賓客酬唱,必專心傾聽,有時隨口應和,辭藻可觀,滿座驚歎,人稱之"敏悟"。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張元幹到江西南昌向東湖先生徐師川請教詩詞句法,參加江西詩派洪芻、洪炎、蘇堅、潘子真、呂本中、汪藻、向子諲等人的詩社活動,飲酒賦詩作樂,受到江西詩派影響。

  廣泛的社交和創作的才華,使青年時代的元幹嶄露頭角。22歲時又跟父親到汴京入太學上舍生,學業和詩詞創作均大有長進,有名聲。作有《菩薩蠻》等詞,以清麗嫵秀的韻致,顯示出早年詞作格調,獲得人們的稱讚。宣和二年***1119年***,張元幹即釋褐入仕,任開德府教授,授文林郎。

  宋靖康元年***1126年***一月,李綱任親征行營使負責京都防務。張元幹為行營屬官。金兵渡過黃河圍攻京都***今河南開封***。危急時刻李綱挺身而出,堅決抗金,力諫死守。張元幹抗金激情澎湃,立即上《卻敵書》,投入李綱指揮的京都保衛戰。張元幹隨李綱冒矢雨親臨城上指揮殺敵,打退金兵多次進攻。戰鬥異常慘烈,金兵遭重大損失後,知李綱守城有備,於同年二月退兵,京都得解圍。為此,張元幹寫《丙午春京城圍解口號》詩,歡呼勝利。

  張元幹個人評價

  《宋史翼》有傳曰"長樂張元幹,字仲宗,在政和、宣和間,已有能樂府聲。今傳於世,名《蘆川集》,凡百六十篇,而以《賀新郎》二篇為首。"

  《四庫全書總目》說"其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他的詞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早年詞作,風格清新、婉麗;南渡以後豪放、悲壯,風節凜然。"

  張元乾的詞作,可算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一位承前啟後的重要詞人,他繼承了蘇軾開創的豪放派的詞風,將詞的內容更緊密地與現實鬥爭結合起來,對很多優秀詞人都起了重要的影響。開拓了詞的境界,賦予詞以新的生命,開啟了南宋詞人的創作道路,其詞的題材和風格,對後來的辛棄疾詞派產生了重要影響,不愧為宋代著名的愛國詞人。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