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畫畫水粉圖片

  兒童畫畫天賦很高,只要家長能給力,對於水粉畫能使畫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兒童學了也很好。水粉畫到底需要什麼技巧?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xx,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水粉畫特點

  水粉畫的性質和技法,與油畫和水彩畫有著緊密的聯絡。它與水彩畫一樣都使用水溶性顏料,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顏料以較多的水分調配時,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動性與透明性方面,則 無法與水彩畫相比擬。因此,水粉畫一般並不使用多水分調色的方法,而採用白粉色調節色彩的明度,以厚畫的方法來顯示自己獨特的色彩效果。這一點近似於油畫的繪製方法。因為不透明的水粉顏料與油畫顏料都是具有遮蓋力的顏料,所以水粉畫是介於水彩畫與油畫之間的一個畫種,它是通過吸取水彩畫與油畫的某些方法與技巧而發展形成自己的技法體系的。

  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錶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

  兒童畫畫水粉需要的基本技法

  調色

  水粉畫經典《天河白馬》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物件的色彩關係的基礎上。

  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係,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係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準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

  水粉畫作品欣賞水粉畫顏色溼時深,幹後淺,乾溼變化明顯。 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的紙,顏料的乾溼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

  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溼時,顏色溼與溼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係易於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乾溼變化。

  水的使用

  《水粉畫》***高等教育出版社***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是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 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係。 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汙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髒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淨。

  用筆

  由於各種型別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鑑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刀畫技法

  ***3***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 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效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乾溼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係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溼接、幹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溼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溼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幹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 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呼叫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汙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4著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準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範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並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後,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係,做到胸有成竹,儘快地薄塗。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後,就急於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係,使色彩之間的關係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係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乾溼變化易於掌握,也易於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區域性入手但不能陷入區域性,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係,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錶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後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準確。熟練之後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區域性和細節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後,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乾和溼的技法應控制到什麼程度?有哪些應用範圍?水粉畫運用的乾溼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著色方法

  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著色順序

  1、從整體到區域性水粉畫是色彩畫的一種,它同水彩、油畫一樣,都是從畫大色塊深色塊入手。整體著眼和從大體入手是我們的作畫原則,大色塊和大片色,對畫面色調起決定性作用,應首先畫準組成畫面的主要色塊的色彩關係,然後再進行區域性的塑造和細節刻劃。

  2、從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塗,一遍遍薄塗亮不起來。先畫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蓋;相反,一般是先畫面積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確定畫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間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為主的畫面,還是要先塗明亮的大色塊,顏色稍薄一點,區域性小面積的深重色後加上去。如果中間色為主,作畫時先塗中間色,運用並置的方法,分別向面積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畫過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3、從薄塗到厚畫薄塗即用水稀釋顏料,如同畫水彩畫,根據總的色彩感覺,迅速地薄塗一遍,造成畫面整體的色彩環境,爾後逐漸加厚,深入表現。薄塗比較正確的地方要善於保留,使畫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層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畫顏料不象油畫、丙烯顏料附著力強,可隨意畫厚。水粉畫的厚塗要厚的適當,過厚容易龜裂脫落,所以較厚而不準的顏色應洗掉再畫。

  具體著色

  ***1 ***幹畫法和溼畫法在水粉畫中,幹畫法一般是指厚塗重疊的方法。此法可以反覆地畫,一遍不行再畫一遍,表現物件比較充分、深刻,也宜於初學者掌握。這種厚畫的畫面,類似油畫的效果,有渾厚之感。溼畫法是以薄畫為主,發揮水色滲化的效果,著色遍數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紙,具有水彩畫溼潤流動的意趣。當然,一些區域性加厚也是可以的,乾溼結合會增強表現力。

  ***2 ***並置和重置並置是筆觸在畫紙上並列擺置,著色遍數較少,開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強調二度空間的畫面。先用毛粗暴色線勾一下輪廓及結構,添色時用並置的方法把顏色擺上去,壓出色線。

  重置是一種疊色的方法,以色點、色線、色塊進行重疊著色。作畫大都是重置與並置結合運用,以利充分地表現物件。

  ***3 ***乾溼變化的掌握顏色乾溼變化是水粉顏料的特性之一。將顏色塗在畫紙上,溼時感覺比較恰當,幹後才會發現變淡變灰一些。不瞭解這一特性往往給著色帶來被動。掌握這一特性,事先預計幹後的效果,可避免後加之色成為不協調的“補丁”。作畫時,應從薄到厚進行著色。先厚畫再薄塗乾溼變化大;先薄畫,逐步減少用水畫厚,乾溼變化不明顯,較易掌握。修改畫面時也適合厚塗。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圍塗一點清水,修改的部分幹後就會自然統一。

  ***4 ***色彩的銜接畫面需兩塊顏色銜接要自然,從明到暗要過渡圓潤,色彩要銜接恰當。方法有三:1、利用溼畫,使明色與暗色、此色與彼色,由於水的作用互動滲化,這樣效果會自然而柔潤。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畫一遍.2、在兩色之間用中間明度的顏色畫上去,雖有明顯筆痕,遠看過渡自然。3、兩色銜接生硬之處,可用其中一色在鄰接處幹掃幾下,增加過渡的色階。也可用筆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處輕掃幾下,使兩色銜接處從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過渡層次,轉折即會自然。

  ***5 ***用筆筆色在紙面上運動,出現筆痕,即謂筆觸。一般通過畫面中的筆觸可以看出畫家大致的作畫順序和怎樣用筆來塑造物件的,用筆不是目的,是一種表現手段,許多畫家的筆法是有所區別的,有的大筆縱橫,有的小筆點繪。哪一種筆法好呢?怎樣用筆才對?應該從表現物件的目的著眼,根據不同物象的不同結構、不同質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於表現。要從表現物件出發,為表現形體結構和色彩,靈活運用塗、擺、點、勾、堆、掃等各種筆法進行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