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好動是什麼原因

  寶寶調皮與多動是兩回事,過分多動則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寶寶好動的原因

  1、

  患兒的母親常在孕期或圍產期有較多併發症,常有大量吸菸或酗酒史。

  遺傳因素,如:患兒的血緣兄弟、父親等有較多多動或注意不集中表現;雙生子中單卵雙生子的患病率高達51%~64%;親屬中酒精中毒、反社會人格及癔症者也較多。

  神經遞質、酶的研究結果雖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為對本症病因的一種研究途徑。

  嚴重的鉛中毒可產生致命的中毒性腦病、痴呆等神經系統損害,但輕微鉛中毒是否可產生多動症,至今尚無結論。

  社會、家庭、心理因素的影響,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家庭條件***破裂家庭、經濟貧困、住房擁擠,父母性格不良、酗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並影響病程的發展與預後。

  其他因素:營養問題、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食品的調味劑或新增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兒童容易產生多動症。

  2、寶寶好動有哪些表現

  2.1、經常出現手腳多動或在座位上扭轉不停,難以完成某件事。

  2.2、做作業或遊戲時,注意力不能持續集中,經常干擾其他孩子。

  2.3、平時講話過多,他人講話時,經常插話或被他打斷,別人和他講話時,經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2.4、對提問經常出現反應遲鈍。

  2.5、難以排除對立情緒,理解困難,經常不能完成作業。

  2.6、在學校或家中經常丟失必需品,如丟失玩具、筆、書和作業本等。

  2.7、經常出現冒險性行為而不顧後果,如盲目在大街上奔跑。

  3、怎樣區別寶寶是多動還是調皮

  假設家長帶孩子到非常陌生、莊重嚴肅的場合,除了家長,孩子誰都不認識,周圍的環境和人群都是陌生的,那麼在最初幾分鐘之內,孩子正常的心理反應就是帶有陌生感和距離感,有些膽怯,緊跟著家長,只有在一段時間後,熟悉了環境、和周圍的人混熟了,才會顯得輕鬆活潑一些;而多動患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群都不會出現距離感,不管見到誰,第一面就是自來熟,主動翻別人的東西,拿來就玩。

  頑皮好動的孩子寫作業比較快,因為老想著趕緊寫完,就可以省出時間玩了,一個小時的作業50分鐘就做完,所以作業寫得很潦草,但是絕對不拖拉;而多動症患兒寫作業非常慢,老是一邊寫一邊玩,中間有許多小插曲。

  寶寶多動怎麼治療

  1、藥物治療

  治療此病的藥物可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及抗癲癇劑等,但一般以中樞神經興奮劑***或右旋苯丙胺為常用藥品。

  2、精神治療

  藥物治療是對症的。動作過多往往經藥物治療而得到控制。同時,不可忽視家庭和學校方面的適當教育和管理。對患兒的態度要以耐心、關懷和愛護的態度加以處理。

  對患兒的不良行為及違法舉動要正面地給以紀律教育,多予啟發和鼓勵遇到行為治療有成績時給予獎勵,不應在精神上施加壓力更不能現罵或體罰。對有不良習慣和學習困難的患兒,應多給具體指導,執行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培養良好習慣,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的困難,不斷增強信心。文獻資料指出藥物有效,但藥物與教育、行為上的指導相結合更為有效。

  寶寶多動怎麼教育

  1、家長和孩子一起遊戲

  家長可以著眼孩子喜歡的東西和他一起做遊戲。家長和孩子一起遊戲,這樣可以在孩子中途放棄或是無法集中注意力時,引導他回到遊戲上,在孩子沒有興趣時,增加一些有趣環節激發孩子的興趣,加長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進而集中注意力,繼續做遊戲。

  2、充實孩子的生活

  家長儘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滿,找到孩子興趣愛好,比如畫畫、彈琴、游泳等,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將孩子安排的豐富多彩,參加適當的運動,比如平衡木、跳床等,讓他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同時,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中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堅持,不要因為孩子一時做不好就責備他,不要給他過多壓力,讓他輕鬆成長。

  3、孩子飲食多注意

  不給孩子吃含鉛的食物,比如皮蛋、爆米花、小零食等含鉛多的食品都不要給孩子吃,因為,鉛對多箇中樞和外圍神經系統中的特定神經結構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大腦皮層和小腦是鉛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組織;而在周圍神經系統中,運動神經軸突則是鉛毒害的主要靶組織。

  4、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讓他覺得衝動和吵鬧才可以解決問題,要讓孩子學會冷靜、堅持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在家長和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多動症會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