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月小孩吃了奶就吐是什麼原因

  八個月小孩吐奶,首先我們要分清溢奶、吐奶、嗆奶和嘔吐。然後才能正確應對。那麼八個月小孩吃了奶就吐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八個月小孩吃了奶就吐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八個月小孩吃了奶就吐的原因

  溢奶一般發生在寶寶吃完奶後一段時間內,胃裡的奶液經由食管反流到口腔從嘴角邊溢位,量少,寶寶自己不會察覺,情緒不會受到影響也不會啼哭。***其實平時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常說的吐奶指的就是溢奶***

  嗆奶多發生在寶寶吃奶或吐奶時,會表現出頻繁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嚴重可導致窒息。發生原因是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造成喉部會厭失靈不能及時蓋好氣管口,導致奶液誤入了氣管從而引發嗆奶。需家長及時正確就地處理。具體可點文末連結瞭解。

  嘔吐則是指寶寶餵奶時或餵奶後發生的,胃內食物反入食管,經口吐出的一種動作和症狀。是胃部受到神經中樞的指令將胃內食物收縮擠壓強有力地排出體外的過程,有時甚至會出現噴射性嘔吐,量較多,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寶寶嘔吐之前可能會感到噁心、乾嘔,之後會感受到痛苦和不適,因此情緒會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

  八個月小孩吃了奶就吐怎麼辦

  對於輕度的吐奶,比如僅僅有吐奶或者返流的現象,但是寶寶不感受痛苦,生長也良好,那就無需特別處理。在餵奶時和餵奶後,注意將上半身抬高一些;餵奶後至少20分鐘讓寶寶安靜,可以豎抱著走走,避免劇烈活動和平躺。

  對於中度的吐奶,比如寶寶吐奶或者返流時,表現不適,但是生長仍然是良好的,那輕度返流的養育要點仍然適用。但是,如果餵奶時寶寶哭鬧有些嚴重,可以嘗試中間歇息15-30分鐘後再繼續哺乳。

  如果哺乳困難而且時間持續很久,那在嚴密監測寶寶體重增加狀況的前提下,可以嘗試稍稍縮短一下哺乳吮吸的時間,或者稍稍減少一些奶瓶餵養的奶量,然後注意觀察寶寶不適的狀況是否有緩解。寶寶哭鬧時,也可以使用常規的安撫方法,比如適當的包裹,安撫奶嘴***僅在母乳餵養已經成功實現以後的寶寶***,使用嬰幼兒背巾等。

  當然,如果寶寶仍然哭鬧嚴重,沒有任何緩解,或者嚴重影響大人的休息,那麼需要及時就醫排查原因,然後根據原因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或者應對方式。

  而對於胃食管返流病,如果因為疼痛導致哭鬧不安,通常會存在餵養困難的問題,則需要在醫生和其他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額外治療。常見的應對方式包括:

  1.前面提及的對於輕度,中度吐奶時的常規養育要點,仍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所以可以繼續嘗試。

  2.使用增稠劑。家長可以選擇已經預先增稠的特殊配方奶粉;或者使用增稠劑自行新增到普通的配方奶中,這種增稠的方法有一個好處是家長可以根據寶寶表現自行控制增稠的程度。增稠的配方奶會影響流速,需要根據寶寶吸吮力度調整奶嘴孔徑大小。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有一些增稠劑可以用白開水預先調好,然後在母乳餵養換側的間隙嘗試餵給寶寶***操作上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我們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3.使用抗酸藥或者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當常規處理方法沒有改善時,家長可能會被建議使用藥物。抗酸藥通常在哺乳時或者哺乳後半小時到一小時使用。另外,抗酸藥應該按需使用,而不是常規定量使用。如果使用1-2周後沒有效果,那就需要找醫生進一步排查和評估。

  如果孩子有胃食管反流病,對父母來講是很大的挑戰,在養育過程中會經歷很多艱辛,常常覺得自己已經盡了全力去科學餵養,孩子卻仍然生長不好,對家長的精神和情緒都是考驗,在帶好孩子的同時,家長也需要注意照顧自己的情緒和健康,必要的時候要及時尋求幫助。

  另外,大部分胃食管返流病的幼兒在他們到了6-8個月,他們能夠獨坐的時候,症狀會逐漸緩解,因此陪伴孩子經歷度過這個困難階段,本身就是一種應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