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初書法圖片欣賞

  周劍初的書法作品50餘次在全國全軍入展獲獎。曾獲中國書法2011年度佳作獎,全國首屆行書書法大賽提名獎,全軍書法展一等獎5次。2008年度被評為"中國書法家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周劍初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周劍初書法欣賞

  周劍初書法圖片1

  周劍初書法圖片2

  周劍初書法圖片3

  周劍初書法圖片4

  周劍初個人簡介

  周劍初,1971年生,湖南隆回人。5歲習書,至今臨池不輟。中國書法家協會青少年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周劍初五體書法工作室導師,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精英班成員、助教,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劉洪彪書法工作室助教,北京大學藝術系書法研究生, "沈門七子"及"國書會"成員。

  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名家系統工程千人千作展、500強、首屆全國"三名工程"50家,2012年《中國書法》年展暨當代書壇中青年60名家,《書法報》中青年實力書家。

  書法作品50餘次在全國全軍入展獲獎。曾獲中國書法2011年度佳作獎,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最高獎,全國首屆冊頁書法大賽一等獎,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大賽二等獎,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大賽二等獎,全國首屆行書書法大賽提名獎,全軍書法展一等獎5次。2008年度被評為"中國書法家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

  舉辦個展3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周劍初五體書法展"和湖南省舉辦"周劍初五體書法回鄉展",在書壇引起較大反響。

  出版發行《周劍初五體書法》《周劍初五體書法廉政詩文》等專著6部。

  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文博單位收藏。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名家系統工程千人千作展、500強、首屆全國"三名工程"50家,2012年《中國書法》年展暨當代書壇中青年60名家,《書法報》中青年實力書家。

  書法中的學書斷語

  周劍初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一切中國文化史、藝術史,無不與中國書法相聯絡。

  ◎"書法"是指有關書寫的一門學問。這個"法"字不只是一個"方法"的意義,應當看作是"傳統"、"語法"的"法"字的意義來理解,包含著"法則"、"規律"等諸多內容的一個總體涵蓋。在這個意義孕育下所形成的作品,我們可以稱為"書法"作品。

  ◎梵高語:好的藝術家在"抄",偉大的藝術家在"偷"。我覺得真正的藝術真諦在"變"。

  ◎學書如孩童學步,先立***正書***後行***行書***再跑***草書***。要循序漸進,墊牢基石,才能攀登藝術的高峰。換句話說,應從書畫同源的角度去認識和理解,按照書法起源的軌跡,以漸進的方式進行,可從甲骨、鐘鼎、隸篆入手,繼而楷書、行書和草書。

  ◎學好書法得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天資高,二是路子正,三是老師好,四是用功勤。

  ◎我一直認為,書法是"畫"出來的,而畫是"寫"出來的。書法是抽象的漢字,通過書者運用筆法、墨法、章法等手段,參入內心感受,呈現出令人無限遐想的意境,畫則需通過具象的描述體現人文的寫意精神。換句話講,書法創作要做到心態自然、心境愉悅、環境宜人、四寶到位,用豐富的用筆技巧,"隨性而發"的自然書寫。

  ◎如何把握創作的規律?概括地講要經過三個階段:復古,新增,自由。具體講有四步:臨摹性創作,依託性創作,吸收性創作,情感性創作。

  ◎比較眾多藝術門類,書法藝術是一項看起來簡單,卻又複雜、最難取得成效的一門藝術。說她簡單,簡單到一支筆、一瓶墨、一張紙,似乎人人都可上手,個個能成書法家。不像繪畫,有具象來表現,有顏色來補充,還可反覆塗抹。書法則不然,表現的內容是抽象的漢字,靠點畫的精準豐富來抒情表意,且只許一次成功,其難度可想而知。有人形容"書法是笑著進來,哭著出去,繪畫是哭著進來,笑著出去",正是這個道理。

  ◎學習書法的唯一道路,就是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變與發展。學習書法的唯一捷徑是臨帖,說到底就是對古帖的模仿。模仿的精準與到位程度客觀上反映了對古法、經典的掌握程度,以及在這個基礎之上將來取得的高度。

  ◎古帖雖從不"言語",但卻是我們學書之人最好的靜態老師,總是靜靜地、潛移默化地引領學書人解惑得法、領悟真諦。選帖要遵循四個原則:取法乎上,沒有個性,因人而異,高人支招。臨帖主要把握好三點:一是把握規律;二是重點突破;三是貴在堅持。注意搞好兩個結合:一是讀貼與臨帖相結合;二是臨摹與集字創作相結合。

  ◎一幅成功的書法作品要做到"四性":完整性、合理性、自然性、獨特性。

  ◎一件好的書作應蘊涵"古、雅、靜"之氣息,給觀者以美的享受。有古意,主要是能根植傳統,取法乎上,有一個正確的學書路子。有雅韻,主要是作品精緻而不粗俗,有品位,雅俗共賞。"雅"能使專家認可,"俗"能讓大眾喜歡,很好地把握這個"度",並一以貫之去實踐。有靜氣,主要是書作結字爽朗,點畫精到,形神兼備。要達到靜,我的理解只要"到位"了,作品自然也就靜下來了。如何到位?一是天資要高,要過"模仿關"。二是守得清貧,要過"寂寞關"。試想,一個人如果一味追求功利,不甘寂寞,耐不住清貧,處處拋頭露面,則心氣浮躁,筆下流露的只能是流滑躁動。功利心乃人之常態,過分注重則事與願違。

  ◎有的人寫了一輩子,從不臨帖,一味地"創變",拿起筆來空無依傍瞎劃一通,漠視於"法",遊離無"根",想當然地誇張、變形,最終結果只能是勞而無獲、勞而無功。還有的人迷途知返,但人的精力體力有限,加之"野路子"已染上許多不易修正之毛病,所謂"一張白紙好開篇",便是這個道路。

  ◎書法最要脫俗,古人謂諸病可醫,唯俗不可醫。何為俗?得古人形表而失意神者為俗;衣衫襤褸、亂頭粗服者為俗;騷眼媚目、妞妮妖豔者為俗……雖標準不一,但本質相同。雅與俗之別,最簡單的辨別是一個"異"字。"異"是由"眾"而脫穎立異,不是"羊群出駱駝"的異,是"鶴立雞群"的那種異。

  ◎寫字犯不著一本正經,但也不能沒一點正經。清人劉熙載說:"書要有為,又要無為"。在我看來,有為就是懂得黑白分割、行列排布和全域性經營。無為則是輕鬆率意,任達不拘和自然天成。近人曾熙評論沈曾植書法時說:"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沈公進一步闡述道:"翁方綱一生之誤在穩,劉墉八十歲後能到不穩,何子貞七十以後更不穩,惟下筆時時有犯險之心,所以不穩,字愈不穩,則愈妙"。我想,我們可以從中悟出點什麼。

  ◎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好比一首優美的樂章。尤其是行草書,蜿蜒連綿,起伏跌宕,其點畫線條隨著書者的情緒變化而變化,活生生的就是書者的一張"心電圖",書貴悟道,一個"悟"字最為重要。書要由生到熟,然後由熟到生。寫了幾十年,功力不可謂不深。一味地熟下去,當然會寫至"漂亮",寫至"美",但這種"漂亮"將流於媚俗,這種"美"會讓人覺得醜。要熟中求生,求的過程就是"悟","學而不思剛罔","詩到老年惟有辣,書如佳釀不宜甜"。書最忌甜熟,熟則傷雅,過熟則腐。

  ◎書家當習"五體"。從生活角度而言,猶如人不僅要食"五穀"雜糧,還要暈素搭配。從書法本體來說,也自有道理和根據。其一,今人染翰,除純屬修心養性之業餘愛好者,多視書法為摯愛而定為主業。然書法之於當代,大抵已失卻實用功能。斯世之書家,若只攻一體,千篇一律,長久迴圈往復,雖具一格一調之面目,卻難免自感單調乏味,人覺視覺疲勞。至於筆法、結字之變化,謀篇、佈局之創新,將無能為力,無計可施。其二,五體雖各體獨立,實乃一脈相承,相互影響,相互聯絡。蘇東坡雲:"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周密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習楷書,難在姿態飄揚書寫放鬆,減少規矩束縛,字的姿態應盡多橫生自然之趣,體現天真的流露。有人寫楷幾十年,功力不可謂不深,但拘謹呆板,毫不生氣。如以篆隸入楷,字裡行間可透出生拙的金石意趣,以行草寫楷,書寫可自然流暢,拘謹呆板之態頓可化解。有人寫小字得心應手,可寫大字卻神采全無。小字寫大,需對字形重新整合,如練魏碑,便可迎刃而解。有人對草書情有獨鍾,尤其是大草,最能抒發書者之性情。當今草書創作,主流是好的,但無視經典、自我作古、任筆為體、狂塗亂抹之現象比比皆是。解決的辦法,除了多讀書多臨帖,重要的一條是在取法上要"博"。篆隸可解決草書線質之輕飄浮滑,習行書可使書寫自然輕鬆、結字美觀大方,習楷書尤其是小楷,可使書者關照書作之細節。其三,習五體乃書家日課之基本功,好比習武站樁、唱歌吊嗓,習五體不是書家之終極目標,乃由"博"向"專"過程中之必要手段、重要過程,五體積澱越深,個人書風的建立越"健康",否則容易形成"怪胎"。

  ◎形式是必須要講究的。如同天生麗質之美女,若略施粉黛,既能不失自然與素樸,又能平添些許韻致,令觀者賞心悅目。就書法而論,關於形式的理解,我歸納為七個字:合理的與眾不同。合理是前提,與眾不同是關鍵。合理的概念是寬泛的,包括內容、書體的選擇,筆墨、紙張的運用,空間、章法的把握等等,都要恰當、完整,達至和諧。光有"和"是不夠的,更要關注"和而不同"。書法大展數萬件作品同時PK,短短數日之內評出結果,若"長相"平平,毫無新意,自然慘遭淘汰,若能新意迭出,有自家風貌,才有可能與評委"一見鍾情",脫穎而出。章法之妙,在於參差均衡,疏密得當,陰陽調和,變化統一,大膽探索。

  ◎我常講,"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不可將就,終需講究"。書法創作亦如此,應態度端正,認認真真,一絲不苟;關注細節,精心經營,佈局合理。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的廣泛普及,電腦可以解決"書" 的問題,書寫的功能日漸被擱置起來。但是,書仍然有書的價值,因為,有一些問題不是電腦能夠解決的,我們的手可以使漢字"生姿",可以賦予漢字生機,讓它們有足夠的生氣,使得沒有生命的變成有生命的,還能有節奏的變化。這種變化,也許只有人才能夠完成,加上"文"這種只有人才能夠賦予的內容。"書"和"文"相互映輝,相得益彰,相互補充,這樣的作品才能使我們得到真正的藝術享受,讓人心為之嚮往。

  ◎書法家不僅僅只是解決技法的問題,在"技進乎道"的過程中,要以其它藝術門類來豐富,以學識來滋養。書齋中,要翻閱典籍、涉獵百科,開啟電腦、瀏覽世界,伏案書齋、思聯今古,置身床榻、心遊乾坤;書齋外,要走進課堂、求學問道,遍訪名師、富智慧心,討教同道、啟思得法,遊歷天地、闊見增識。真可謂:處處留心堪問道;時時在意可求真。

  ◎創作內容是書法作品的載體,是書家思想、情感、意趣和對時代審美感受及理解的反映,也是其文學底蘊,文化修養的體現。

  ◎書寫點畫組合而成的字不是書法這門學問的全部,寫出的字,是要"載道",表達一定的意義,為我們的社會服務,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讓人們在書寫的內容之後,啟發思考,獲得教益。

  ◎學書要正宗,做事要正派,做人要正心。做好人是學書的前提和基礎,要成人之美,與人為善,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