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鄭和名字的來歷

  馬三保為何改名為鄭和?是什麼?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鄭和原名馬三保,他出生在雲南昆陽一個回族家庭裡。他自幼聰明伶俐,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自己也非常喜愛讀書。他的父親和祖父信仰伊斯蘭教,曾經前往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做過朝拜,在當地有著非常高的威信。

  鄭和由於家庭信仰伊斯蘭教的原因,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規,並逐漸懂得了其中的意義。在和父親與祖父的言談中,鄭和獲知了海外各國的許多情況。這使年少的鄭和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的父親為人剛直不阿、心地善良,經常將自家的糧食分給貧困的災民,長輩心胸豁達、不圖回報的性格遺傳給了鄭和。馬三保的童年在快樂中度過,但是好景不長,隨之而來的戰爭毀掉了他的家庭,打碎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對將來的憧憬。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統治雲南的樑王不肯降服,他多次殺死朝廷派來的使臣,指揮手下的人馬發動叛亂。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為了平定叛亂,統一全國,任命傅友德為徵南大,令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征討雲貴,在兩年多的艱苦征戰中,明軍打敗了樑王,平息了叛亂,史稱“太祖平滇”。

  鄭和的祖父及父輩都是前朝的重臣,父親官拜滇陽侯,在這次戰爭中,鄭和的父親身亡,家人受到其父的牽連,都成了明軍的俘虜。當明朝大軍班師回朝時,年僅11歲的鄭和因為聰明伶俐、眉清目秀,年紀又小,被傅友德帶到了京都。

  但是,他沒想到傅友德為了討好皇上,命人閹割了鄭和,之後送入宮中。傅友德進宮沒多久就被派去服侍皇太子,從此開始隨著明軍轉戰南北。在幾年的征戰中,他走過了國內的大部分地區。在惡劣的條件下,鄭和經歷了千辛萬苦,但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難,這也使他迅速成長起來。在鄭和14歲的時候,他被送到北京,在燕王朱棣身邊當了一名小太監。

  此後,鄭和跟隨燕王多次出征,在兩軍交戰時,鄭和的機警和膽略逐漸表現出來,引起了燕王朱棣的注意。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鄭和當上了朱棣的貼身侍衛,這時的他更加刻苦,閒暇時間練習武藝,苦讀兵書,越來越受到燕王的器重。

  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因病去世,由於朱元璋過世前皇太子就已經去世,皇位就傳給了皇長孫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建文帝初年,各地藩王手握重兵,對中央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為了鞏固中央政權,建文帝下令削藩。朱棣是建文帝的叔叔,佔據著北京,手中擁有北部邊防的全部兵權。朱棣的野心很大,一心想成為九五之尊,他不甘心皇位落到他人手中,便決定先發制人,開始了他一系列的行動和計謀。

  於是,朱棣首先在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引用《皇明祖訓》中“有敢更改祖制者,以奸臣論處”的條文,以“誅齊黃、清君側”為名,起兵反叛。從此爆發了明王朝內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戰”,在此期間,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鬥,屢立戰功,他的軍事才能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在朱棣剛剛發動反叛的時候,各地的藩王沒有起兵響應,這使燕軍非常孤立,在軍事和經濟等方面也無法和朝廷相比。此時的朱棣無法進軍,只好死守著僅有的幾座孤城。建文帝的手下大將李景隆率領幾十萬大軍在朱棣出兵攻打大寧時迅速包圍燕軍的老家北平。燕王得到訊息,馬上回兵解圍,兩軍在鄭村壩展開激烈的戰鬥。

  鄭和跟隨燕王朱棣偵察敵情後,獻計說:“王爺,奴才有一計,可破敵軍,只是不知該講不該講?”朱棣說:“你有什麼好計策,趕緊說吧!”鄭和便根據心中所想講道:“我軍可派出一隊人馬前去討敵罵陣,同時在兩翼埋伏好精銳之師,等到李景隆領兵出戰時,我軍兩翼迅速出動,左右夾擊,大隊人馬從正面向前猛攻,定能打敗李景隆的大軍。”

  燕王聽後,連連誇讚他說:“好計!好計!”當即按照鄭和的計謀,安排好兵馬。鄭和和大隊人馬一同向前猛攻,在衝殺中,斬殺敵軍無數,明軍大亂,士兵紛紛逃竄,燕軍趁機擴大戰果,一舉擊敗明軍。李景隆只好率領殘兵敗將倉皇地逃到德州。這一戰是燕軍起兵後獲得的第一次大捷:俘虜數萬降兵,兩萬多匹戰馬。一舉扭轉了整個戰局,為朱棣取得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這也離不開鄭和的良好計謀。

  此後,朱棣終於坐上龍椅,登基當上了皇帝,改年號永樂,也就是著名的明成祖。而朱棣也沒有忘記宦官鄭和的功勞,將其任命為內官監太監,相當於正四品官職,由於鄭和在鄭村立下的戰功最大,所以明成祖賜鄭和姓“鄭”;由於鄭和在出生時,他的父母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孩子能平安成長,給他取名為和,所以從這以後,馬三保就改名為“鄭和”。

  鄭和下西洋到過哪些國家?

  鄭和下西洋到底到過哪些國家?歷來史書記載各不相同,且無一個統一而確切的數目。記錄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經歷的國家和地區名稱的史料較多,說法各異,現介紹如下:據鄭和撰劉家港《通番事蹟記》及長樂《天妃靈應之記》兩塊碑文記載,有占城國、爪哇國、三佛齊國、暹羅國、蘇門答刺國、滿刺加、南天竺、錫蘭山國、古裡國、柯枝國、忽魯謨斯國、阿丹國、木骨都束國、卜刺哇國,大小凡30餘國。“三十餘國”的國名和數字是鄭和親自提出的。目前一般學者都採取此數。但此二碑只舉了14個國家名稱,其餘的國家名稱不得而知。這些國家的名稱究竟是什麼?各種史書記載不一:據馬歡《瀛涯勝覽》載有占城國、爪哇國、舊港國、暹羅國、滿刺加國、

  蘇門答刺國、那孤兒國、錫蘭國、小葛蘭國、柯枝國、古裡國、忽魯謨斯國、榜葛刺國、阿丹國、祖法兒國、溜山國、天方國、啞嚕國、黎代國、南浡國,共20國名。馬歡是鄭和的通事,通阿拉伯語,隨鄭和三次下西洋。這是他以親歷諸國所見所聞,回國後寫的記錄,是重要的史料。

  費信《星槎勝覽》載有45國名。費信也跟隨鄭和四次下西洋。該書分前後兩集;前集記他親覽目識之國22國;後集記他採輯傳聞之國23國。22國名為占城國、賓童龍國、靈山、崑崙山、交欄山、暹羅國、爪哇國、舊港、滿刺加國、九洲山、蘇門答刺國、花面國、龍牙犀角、龍涎嶼、翠蘭嶼、錫蘭山國、小***口具***喃國、柯枝國、古裡國、忽魯謨斯國、刺撒國、榜葛刺國。23國名為真臘國、東西竺、淡洋、龍牙門,龍牙菩提、吉里地悶、彭坑國、琉球國、三島、麻逸國、假裡馬丁國、重迦邏、***口具***泥國、蘇祿國、大***口具***喃國、阿丹國、佐法兒國、竹步國、木骨都束國、溜洋國、卜刺哇國、天方國、阿魯國。從費信所記國名來看,其中有些不是國家而是島嶼或地方名稱。其採輯傳聞之國,費信並未去過,或抄自《島夷志略》一書。

  但不一定是鄭和未到之地。

  鞏珍《西洋番國志》載有20國名。鞏珍是隨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幕僚,其所記20國名皆採自馬歡書。又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載有23國名,但皆可見於費信書載,而無新的國名。

  史書《明實錄》載有33國名,《明史。鄭和傳》載有37國名,《鄭和家譜》載有20國名。綜此所列國名,除與前所列國同名外,新列出國名有:加異勒、阿拔巴丹、甘巴里、急蘭丹、孫刺、麻林、沙裡灣泥、哈丹、西洋瑣裡、默底納等。根據以上數種史料的不同記載,近80年來,不少學者進行研究和考證,其中梁啟超、朱偰為代表。梁啟超以馬歡、費信等書記載,加以綜合考證,早在1904年就撰《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一文,首先按地區列出了40國名。

  馬來半島以東諸國,凡15國名:占城、靈山、真臘、崑崙、賓童龍、暹羅,彭坑、東西竺、龍牙門、交欄山、假裡馬丁、麻逸凍、爪哇、重迦羅、吉里地悶滿。剌加諸國,凡4國名:滿剌加國、亞魯、九州山***原文缺一國名***。蘇門答刺諸國,凡7國名:舊港、蘇門答剌國、南浡裡、那孤兒、黎代,龍涎嶼、翠蘭嶼。印度諸國,凡6國名:榜葛刺、柯枝、大小葛蘭***實為二國***、古裡國、錫蘭、溜山洋。阿拉伯諸國,凡5國名:阿丹國、祖法兒、忽魯謨斯、天方、刺撒。非洲東岸諸國,凡3國名: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此外梁啟超還考證,鄭和還曾到達汶萊***浡泥國***、呂宋***菲律賓***。

  朱偰於解放後著《鄭和》一書,他亦據馬歡、費信、鞏珍的記載和《明史》、《碑文》所載,更詳細加以歸納考證,提出了56個國家和地區名稱。屬於東洋者有琉球一處。屬於印度支那半島者有占城、靈山、崑崙山、賓童龍、真臘、暹羅,共6處。屬於馬來半島者有滿剌加、急蘭丹、彭亨***彭坑***、東西竺,共4處。屬於南洋群島者有蘇門答剌、阿魯***亞魯***、那孤兒***花面國***、黎代、南浡、舊港***三佛齊***、淡洋、九州山、龍涎嶼、龍牙迦邈***龍牙犀角***、龍牙門、爪哇、重迦羅、吉里地悶、浡泥、假裡馬丁、交欄山、麻逸凍***麻逸***、龍牙善提***龍牙菩提***、三島國***三嶼***、蘇祿國,共21處。屬於印度、錫蘭及其附近島嶼者有榜葛剌,瑣裡***西洋瑣裡***、迦異勒、柯枝、古裡、小葛蘭***小***口具***喃***、大葛蘭***大***口具***喃***、南巫裡、甘巴里、阿撥把丹、沙裡灣泥、錫蘭、翠蘭嶼、溜山,共14處。屬於波斯灣者有忽魯謨斯一處。屬於阿拉伯者有祖法兒、阿丹、天方,共3處。屬於非洲者有卜剌哇***比剌***、竹步、木骨都束、麻林、剌撒、孫剌,共6處。

  以上是鄭和或其船隊的其他使者分***舟宗***去過的國家和地區名稱。如再加上前列未包括的呂宋、南天竺、哈丹、默底納,則有六十個國家和地區之多了。但鄭和到底親自訪問了哪30餘國,則有待深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