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散文

  北京的冬天,風真的是很大,呼啦啦的,猛烈無比,有著一份難以琢磨的豪放氣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北京的冬天很冷很冷。

  忘記去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是什麼時候降落人間的了,這個冬天似乎不太關注雪,也就搞不清楚這個時候是不是該下第一場大雪了。我想,雪來不來都不能阻擋冬天的腳步,那又何必空耗了情感切切地盼望呢,盼望太久便會生了失望出來。人的年紀越長,心態就變得越來越淡然,對世間萬物便會少一些糾結,苦惱和焦躁也很容易得到平復。

  這個冬天過去之後2014年便又成了生命裡不可更改的的曾經了。想想年齡這個東西,似乎有點可怕。然而,因為可怕年齡就不會增長了嗎?當然不會!那又何必在意呢,只有庸人才去自擾。隨它去吧!

  看著黃葉一片一片瑟瑟飄落,我知道,那是一個個生命在與這個世界做著最後的告別。其實它們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從小小的芽孢開始,便與這個世界結了一份難解之緣。你能說的清是它們裝點了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絢爛了它們的生命嗎?說不清的。緣,總是妙不可言!

  每一處闖進視野的風景,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每一件銘刻於心的事,都是和你有緣的。所以,接受,坦然地接受,可能是我們與之相處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使我們安心的最好的理由。

  你來,我定會迎接你;你走,我定會送別你。因為,所有的到來和離開,都是我們每個人生命裡的必然。

  秋天走了,所以,冬天來了。相信不久後的一天,雪還是會來的,因為它本就屬於寒冷的季節。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因為冬天的到來本就是要告訴世人,每一個寒冬的懷抱裡都藏著一個溫柔嫵媚的春天!

  春天來了,你就只需化作彩蝶在花叢間飛舞;夏天來了,你就只需撐開花傘在綠蔭下漫步;秋天來了,你就只需登上山巔遠眺漫山紅葉;冬天來了,你就只需圍上圍巾,戴上手套,在冷風中讓自己綻放成一朵傲霜的花!

  北京的冬天確實很冷,這個冬天過後,的確又是一年。那就在心裡點燃一簇思想的小火苗,在心裡構思一篇不老的童話吧!

  篇2

  北風吹,黃葉落。

  又到了一年的冬天,一場場風又與我們不期而遇。很多人不喜歡冬天有風的日子,尤其是南國之人,時常覺得它太猛烈了,太沒有人情味兒了。可是我卻不然。我喜歡冬風的迅猛,冬風的聲響,更喜歡冬風的氣息,並在冬風中迎來新的一年。

  北京的冬天,風真的是很大,呼啦啦的,猛烈無比,有著一份難以琢磨的豪放氣概。在美麗的三秋過後,它就來了,來的是如此之快,讓人還未緩過神兒來。陶然的蘆花,香山的紅葉,郊野的蟲鳴,在尚未被遊人品得夠的時候,都被冬風吹跑了,吹得無影無蹤,不留下一些痕跡。的確,冬風的迅猛宛如那達慕大會上比試摔跤的蒙族小夥,一眨眼的功夫,就讓你知道它的威力了。

  不過,北京冬天的風所擁有的不光是迅猛,它還有聲響。“嗚”的一聲,北風起。那樹上搖曳著的枯葉,彷彿聽話的孩子似的,簌簌地掉落下來,踩上去‘吱吱’作響,如果你常到釣魚臺附近的銀杏大道走走,你定會有這種感受的。

  風的聲響,除了帶來“吱吱”作響的天籟之音,還帶來了古老的吆喝聲。日近年關,這種聲音會更加地濃烈。每當你行走在大街小巷,便會聽到“賣關東糖嘞……”“賣豆腐腦嘞……”的叫賣聲這種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這些小商小販為了一年的生計,做出了最後的衝刺。他們的叫賣聲與冬天風的聲響交替發出,形成了一首難得一聞的交響樂。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南國的冬風。風在那裡不僅颳得沒有力度,還給人一種乍暖還寒的感覺,一種寂寥落寞之情。怪不得文人輩出的江南,寫冬的文章少之又少呢!

  在冬風中,我們還能嗅到一種特殊的氣息,那是土味,是滋潤養育世間萬物的味道!它不同於春天的花香沁人心脾,不同於夏天的水汽令人窒息,更不同於秋天的果香寓意收穫,它所蘊含的是一種能量的孕育與開始。

  在冬風的氣息裡,我們還能聞出烤白薯的香氣,烤羊肉串和煎油餅的香味,彷彿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過去,回到了那美好的年代。

  冬天的風吹動得更猛烈些了,它吹來了祭灶的小年;吹來了守歲的除夕;吹來了上元的燈節。在北京的冬天裡,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每個人也長了一歲。

  隨著“九九歌”的數盡,伴著“八九河開,九九燕來”的語出,冬天與冬風也漸漸離我們而去,與此同時,我更期盼著下一次的北京冬天和它所帶來的冬風,因為它的迅猛,聲響與氣息不同尋常。

  篇3

  冬日的一個晌午,在雲翔山莊南端,揹著包端著書細細的盼著駕校的班車,生怕錯過了今天的好日子,為了儘快通過交通法規考試,已經連續好幾個晚上學習到午夜。天氣預報說今天0-5度,好像還會下雪,然而在靜靜的近乎守候的時候,心裡倒是熱乎乎的,每過來一輛車,都被用心的仔細掃描過,確信是非遠大駕校的班車才肯放過。

  “禍不單行”,昨天送修的手機至今還沒有修好,據說是晶片壞了,我當時估計是線路問題,或者是楊聲器等接觸不良。晶片可不好把握,至少維修費用不會很低。行人中多數在等候公交車輛,205始發站不時的發出賓士的公交車輛。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淌,現在是幾點了?趁著一輛公交車剛剛劃過的間隙,順勢問站牌附近的行人,

  “先生,現在是上午10點45,離11點還差15分。”

  “哦,”暗自慶幸時間預備的充足,等著吧,或許班車馬上就會到了。

  “請問是遠大的嗎?”伴隨著聲音看見了兩個非常技術的年輕人,洋溢著青春氣息。

  “是的,我在等班車。”他們見我確認了也就鬆弛了一些,因為剛剛收到的短息說班車到永旺商城這邊是上午11點一刻,大概還有30分的時間。

  “先生是做什麼的?”忙不迭的回答讓我很愜意,因為我畢業以來都是企業會計,或者說是耳熟能詳的職業了。“兩位是?”

  聽見我發問了,他們便說是技術,印證了我的判斷與猜想。“我發覺你們身上有技術人員的特質”站在他們倆的視線1米開外,我肯定的說著,

  “你們是做什麼行業的?”接下來便是他們的回答,“電子電力”

  “輸變電裝置供應?”下意識讓我很熟悉的關注起他們的行業,“國內的輸變電裝置行業應該不錯!”

  “還有差距,”說完,並沒有見他們補充,約莫過了15秒,一輛灰紅相間的公交車從我們身旁駛過,

  “西門子?”

  “對,還有ABB”等。說完,我們都笑了。為什麼呢?“不僅是製造工藝,還有管理等各方面,都有差距。”

  “你哪個行業?”

  “我在瑞光極遠公司,主要是綜合業務接入,光端機裝置聽說過嗎?”

  聽他們說住在上地,我就直接說出了公司的名稱,歡迎他們訪問公司網站。概括的講,我們做節能裝置,類似於應用系統中的“飛秋”,OK?企業或集團區域網中接入我們公司的裝置,可以節約不少費用,還有光纖通訊,15公里、20公里、25公里、40公里等光纖訊號提速輸送,讓模糊變清晰。

  我不是產品出身,又不是產品說明書,憑著自己的理解跟兩位技術精英彷彿著,彷彿天上的風箏,能飛多高就飛多高吧,只要拽著絲線的人不往回拽就行,還有城市上空的風,吹拂著足足能抵達天空。不小心時恐怕能摘著星星,在夜間也可以逼近藍月亮。

  班車忽然開過來了,見我們遠遠的揮手,開車的教練迅速擺手示意前方,我們三個便邁步飛奔,怎麼回事,公路右側不能停靠?等我們來到112公交車站站點時,班車沒有絲毫停下的意思,反而加大了油門提速前進!

  同樣在路肩上等車的海淀駕校的同仁非常可親,“原來也有兩個人揮手攔車,但是因為班車滿員了,不能超載。”

  “法規掌握的很好,”一位個子稍高的年輕人心平氣和的說著,“是啊,北京市交通安全條例非常管用”,另一個年輕人補充道。

  “學以致用”,看來我們只有打車去海淀駕校考試了,我思忖著,但不得不考慮計程車費用,著琢磨著,身後的一位女同胞勸慰著說,“再等一會,班車就會來的,遠大的班車多,何必花那個錢。”“也是,我查查公交車線路,倒一趟車去河壩灘頭!”同行的技術員趕緊用手機搜尋,很快就查出來從205總站到海淀駕校可乘112到黑山扈,再從黑山扈倒車346到海淀駕校,途徑30個站點,時間漫長。

  大家正在熱烈的討論時,另一輛遠大的班車駛過,整個車廂滿滿當當,司乘教練向我們鳴笛示意,不一會留下飛馳的背影!印在隨行人們的心裡,烙在你我他的腦海裡,是很深的很熱血的感覺,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很寶貴,但大家又都是達成文明的共識——理解萬歲,按規矩辦事。

  再等就是11點半了,最遠端的女同胞楊著資訊卡說,我有海淀駕校的卡,到時候我登上班車,你們看情況也跟上去,也許就方便了。“是的,不會隨便查的,”另一位女同胞補充著。

  我們三個商量後還是決定打出租車,因為是請假來考試的,萬一晚了就不值了,再說公交車時間太長,雖然在車上能看書,可是從雲翔山莊到了黑山扈,如果再打出租路程可就遠了。從205總站出發,沿著北清路20多分鐘就能到目的地。

  坐上計程車後,我們三個人的心總算是放下了,前座的小夥子說,開往溫泉北路,交代了基本路線,並拿著手機定位導航。

  司機師傅很熱情,問我們幾個是否都是考試的,我們默許。他便放開說,“以後年輕人80%都會開車,駕照普及了”

  “我從密雲開到朝陽,再從朝陽放車帶黑山扈,中途放空了40公里”。說話時,師傅的臉上略顯淡定從容,語氣略帶誇張,可能是40公里的路途放空了的緣故吧,“師傅,前方急轉彎,請調速至30公里”。前座的小夥當起了電子警察。

  “30公里的速度,很容易堵車的。”司機師傅對年輕的交規知識很認同。

  “市內公路最高限速70公里,專用道是80公里”。我也參加大家的討論。

  “麻煩的就是***的條款不好記,一會50,一會200,”“還有處罰計分也難記住。”

  後排的小夥不時的交流心得。

  入冬的北京,天空稍顯陰沉,車內外一樣的溫度,因為大家的心意都在即將到達的海淀駕校考場,以及考試結束後的成績單上。冬眠的動物,無一例外的緘口不言,任車輪滾滾、馬達低鳴,山籟、樹影、行人稀鬆的交織著週二的午天,靜默中婉約可能聽見他人的鼻息聲,“跟著前面的遠航駕校班車,快要到了”前座的小夥欣喜的告訴手握方向盤的司機師傅。

  嶄新的現代汽車拐過彎便能看到遠大駕校的巨幅校牌了。

  下了車,師傅交出了車票,總計43元,前排小夥子先行墊付。

  “我們去海淀駕校的食堂午餐吧”,後排的小夥建議。因為想吃些麻辣,以增強記憶,再因為我得給小夥子車費,所以把一張20元面值的鈔票給了前排的小夥後順道進了路邊的餐廳。

  答完題交卷後,監考的警察示意我們立刻離開考場,成績單馬上遞交到了遠大駕校的工作人員手中。同坐得鴻達駕校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也許是鼓勵我們剛剛考完的學員,以及剛剛經歷過一場緊張考試的應試人員,他們表現得尤為友善,主動讓我們在成績單上籤了名,把准考證別在了成績單上,囑咐我們等候試車通知。

  寫完考試日記時已是晚上的十點,匆忙間趕緊發出了簡訊,

  “北京的秋天,我感覺到了人,那行色蔥鬱、和靄可親的每一個人,都在用心的灌溉著腳下的土地,每一分、每一秒,他們付出的是自己的心靈,收穫著萬物春華秋實的喜悅。”

  “北京的冬天,我感覺到了你,那無限行人中的一個,多少分之一,在用心工作嗎?學習?生活?休息?我說出你的全部,你只需要按照人生的指標,逐一實現就行了。”